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苟锦毅 《家教世界》2012,(10):89-90
埃德加.爱伦.坡是恐怖文学界的大师。他的代表作《厄舍古屋的倒塌》被视为世界恐怖文学的经典,而其作品的特色是无处不在的恐怖元素。通过对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厄舍古屋的倒塌》进行解读,揭示其恐怖根源。本文分别从哥特因素、艺术技巧及读者潜在的恐怖心理来分析爱伦坡的代表作《厄舍古屋的倒塌》,以期找到其恐怖根源。与传统的的哥特小说不同,坡开创了心理分析的先河,将恐怖意境根植于读者心中,并运用多种写作技巧达到使读者震惊,实现其作品预设的效果。虽然坡的恐怖元素的深层含义往往被他所处时代的读者所忽视,但却被他的后继者所模仿、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中怪诞的创作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怪诞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显著特征,其在小说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主要从历史的层面、理论的渊源和文艺心理学的范畴来探究怪诞的创作根源。其小说的怪诞性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和历史渊源的。  相似文献   

3.
怪诞是爱伦坡恐怖小说的显著特征,其在小说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本文主要从历史的层面、理论的渊源和文艺心理学的范畴来探究怪诞的创作根源。其小说的怪诞性是有着深刻的时代因素和历史渊源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创编出适应青少年儿童心理、生理及让青少年儿童认知知识能接受好的舞蹈是舞蹈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本文浅谈了几个影响青少年儿童舞蹈创作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5.
相关研究显示,国内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核心因素是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针对行为和生活方式问题,近年来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迅速。本文从健康管理的视角出发,介绍了国外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管理的现状,并对我国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管理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当代文坛,通俗小说因其娱乐性与大众性成为拥有庞大读者群的文学形式。近年来恐怖小说异军突起,成为美国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斯蒂芬·金开创的社会恐怖小说一直主导着美国恐怖小说的发展方向。他擅长运用各种恐怖元素进行创作,如在独特的环境、人物和视觉化效果等方面制造恐怖效应,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反映并审视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对其小说中独特恐怖元素的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从而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对民间元素的重视和吸收是延安文艺大众化的特色所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就文艺导向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延安文艺界意识到民间元素对文艺大众化的重要性,但没有突出这一点,有时还消解了大众化与民间元素的内在关系;讲话发表后,延安文艺界形成了文艺大众化离不开民间元素的共识.其二,就创作主体看,知识分子在...  相似文献   

8.
新闻性在综艺晚会中多方面、多视角的体现,是电视新闻与电视文艺相融性的统一。文艺元素、新闻元素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体现了电视文艺的特色和优势,具有了电视艺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青少年儿童的成长要接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多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才能对青少年儿童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与青少年儿童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要积极地进行合作,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国在家校合作中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哥特式小说的特点是恐怖,恐怖构成了哥特式小说的最突出特点.像哥特式的其他元素,无论是黑暗,奇异,鬼魅还是高贵的吸血鬼形象,都是为制造恐怖气氛服务的.电影的出现为恐怖的哥特式小说做了最好的解读.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欧美恐怖电影中随处可见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艺具有审美、道德教化、经济等多种价值功能,文艺价值的实现与时代政治、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传播手段等密切相关。在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文艺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也更为复杂。在传播方式、受众群体、文化认同、价值导向、审美趣味等出现新趋向的背景下,青岛本土文学艺术应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致力于提供青岛特色文化公共服务内容和产品,创作具有艺术性和以本土文化为流行元素的文艺作品,细分文艺受众,注重文艺的消费需求,顺应电子媒介时代的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包卫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127-130
道德人格是个体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标志着个体道德境界和人品修养的高低,同时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青少年儿童期是人生发展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道德人格及其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道德观念依附性强、道德情感扭曲变形、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脱节、道德人格的某些基本元素缺失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自身等多因素造成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培养与训练、社会环境的整治和优化、家庭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个体自律精神和自觉意识的增强等手段,可以克服青少年儿童在道德人格培植过程中的问题,并促进其形成健全道德人格和良好行为。  相似文献   

13.
自信心是青少年儿童成才的前提,但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在学习和活动中表现为缺乏自信。如何使儿童具有自信心?文章着重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青少年儿童缺乏自信的原因;二是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飞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据调查,截止2005年,我国的青少年儿童上网人数超过1500万,其中更有高达250万人沉溺网络。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关系,如何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使用互联网,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青少年儿童在互联网上的道德表现,可以映射当代青少年儿童的现实道德水准,以便为将来的道德教育找准大方向、发掘新途径。一、网络特性与青少年儿童的自身特点网络对青少年…  相似文献   

15.
《画皮》和《丽姬娅》分别是中关两国杰出的恐怖小说.时空毫无交叉的两位作者却同时采用恐怖题材创作出两部文学经典。有偶然也有必然。本文通过恐怖元素的选用、故事叙述角度、宗教信仰的文学文化方面分析这两篇文章的畀同,同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对相关的中关文化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恐怖电影与日本的恐怖电影有所不同,前者主要讲究视觉冲击,后者主要是营造心理上的恐惧。日本恐怖片的之所以卖座,是因其中的恐怖元素并没有什么特殊,只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观众会感觉到恐怖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了文艺变态心理与人的生理关系,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及与理性因素的关系。现代生理科学及心理学的发展揭示出文艺变态心理受到生理因素的制约;社会文化因素也对文艺变态心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通过无意识或潜意识而作用于文艺变态心理;另外,文艺变态心理还始终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  相似文献   

18.
<厄舍古屋的倒塌>是爱伦·坡短篇恐怖小说中的杰作,作者通过营造恐怖气氛,选择恐怖情节,描述人物的恐怖心理,展示了人物从心理变态到精神崩溃的全过程.分析作者在<厄舍古屋的倒塌>中营造恐怖气氛的方式,品味恐怖形成的因素,就能给读者带来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飞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尤其值得我们关注。据调查,截止2005年,我国的青少年儿童上网人数超过1500万,其中更有高达250万人沉溺网络。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网络迷信正悄悄地影响着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与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关系,如何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使用互联网,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青少年儿童在互联网上的道德表现,可以映射当代青少年儿童的现实道德水准,以便为将来的道德教育找准大方向、发掘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诚信教育 路在何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者指出了当今青少年儿童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诚信及诚信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影响诚信品质养成的因素,提出了改善诚信教育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