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谦 《江西教育》2011,(12):27-28
<正>从本质上说,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因此小学教育要追寻儿童精神。而小学语文既姓"语",要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又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学,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笔者认为"基于儿童"是小学阅读教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方儿童歌曲在国内大受欢迎。但与之相反的是中国儿童歌曲所出现的"低迷"现象。为了洞悉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本文以五十首西方儿童歌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音乐分析等研究方法从音乐形态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其"重复性"创作特点,并兼论西方儿童歌曲的拟人性、参与性、创造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以上创作特点的分析总结,为国内儿童歌曲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理解儿童     
理解儿童要基于儿童特点。从"思维能力"、"双重生命"、"心理预置"、"幼态持续"、"儿童的原始特质"及"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等几方面来理解儿童,就是为了更好地去对儿童进行教育。理解儿童的教育,要相信"人可以教育";要尊重自然,引导自由;要关注成长"关键期";要重视游戏的价值。理解儿童就要走进儿童的世界。鉴于此,要尊重儿童本能;要坚持儿童立场;要关注儿童成长的完整性;要构建"润泽课堂";要重视教师的人格引领以及文化熏陶对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堂应在浓厚"语文味"的基础上彰显"儿童味",这是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向。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尊重儿童的生命状态,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并努力追寻适切儿童的语文教学。基于儿童视角、站稳儿童立场并激发儿童情趣,正是能够有效彰显"儿童味"语文课堂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5.
黄霞 《教育》2012,(4):52-53
融合教育以平等、自由、多样化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倡导"零拒绝"的哲学,认为特殊儿童有权在普通教室接收高质量、适合他们自己特点、平等的教育,普通学校应该为社区内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适合儿童不同学习特点、没有歧视的教育。在融合  相似文献   

6.
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儿童道德素质、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为儿童乐学而设计的课堂,应该是充满儿童气息的课堂.我们要让儿童"热爱"道德与法治课,让儿童对道德与法治课的"热情"不断升温.打造有"热"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抓"童"特点,有效导入;寻"童"生活,深入细节;重"童"体...  相似文献   

7.
好童谣总是与童心同在。"走向童心"的童谣教学,是指与"儿童"同行,以儿童的视角为切入点,关注每一个儿童生命个体的生长需求,尊重理解儿童存在方式(童真)、情感需求(童趣)、言语生命(童言)、思维特点(童思),让童心在童谣中被唤醒、点亮,丰盈着儿童生命的厚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就福建省诏安县法院近五年来的有关"留守儿童"犯罪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分析,对"留守儿童"犯罪的特点、原因及犯罪控制与权益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对"留守儿童"犯罪控制及权益保护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游戏精神"是最具有儿童精神特点和审美意味的心理状态,对满足儿童精神成长需求,培养儿童热爱写作的态度有重要意义。儿童写作教育应张扬儿童的"游戏精神",改变写作教育重"实用"轻"审美"的倾向,以利于儿童最终形成既符合社会需求又体现自我个性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了解儿童心理需求儿童学习数学不同于成人,要想创造孩子喜欢的课堂,就要谙熟儿童心理,了解儿童需求,把握儿童认知规律,形成良好的儿童数学教育观。"儿童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了解儿童独特的心理世界,进而正确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保护儿童幼稚的心灵;"儿童教育心理学"还能帮助教育者认识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和规律,探索影响儿童学习的内  相似文献   

11.
正2011年版课标配套的北师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以"儿童视角"为基本出发点,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教材编写特点。教材编写注重让儿童获得与其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其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小学课程应当以综合课程为主,密切贴近儿童的生活,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活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先生说:"小学的语文应该是儿童的语文。"但如今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普遍存在着晦涩难懂的"成人化"和矫揉造作的"娃娃腔"等令人担忧的状况。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该如何有效运用儿童化的课堂语言来吸引学生,从而让他们爱上课堂、爱上语文呢?一、了解儿童认知特点,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7岁是儿童言语发展重大转折期的开始,该时期儿童的心理操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现代"图式"理论,"图式"具有多元、联想、层次性和加工性的特点,对儿童绘本阅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儿童在绘本的阅读中往往会受到他们已有"图式"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儿童在绘本阅读中"图式"激活以及如何启动已有"图式"进行阅读与学习的过程,提出了儿童绘本阅读"图式"运用的方法以及教师指导儿童绘本阅读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实验--意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在自然教学中,实验占主导地位.它符合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儿童年龄、心理认知等特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方法较多,游戏法便是其中之一.它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儿童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玩而不乱,玩而不闹"有力地发挥游戏法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与儿童相关的文学创作是其散文创作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在丰子恺研究及其散文研究中持续受到关注。丰子恺的"儿童文"可分为"写儿童"和"为儿童而写"两个内在层次。目前这部分的研究呈现出以下三个趋势和特点:儿童题材散文与儿童散文研究存在跛足现象、儿童文学创作各类作品体裁的深入研究和从童真的分析到发现真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儿童为本的绘本阅读活动应凸显自主性、生成性、愉悦性等特点,确立以关注儿童内心感受和内在体验为核心的价值取向,选择以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为依据的阅读内容,追寻儿童与绘本间的互动、对话、探究、游戏的活动过程,力求阅读环境有"温度"、活动架构有"维度"、教师引导有"校度"。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课程要"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而且"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都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都强调课程的内容和实施要贴近儿童生活,儿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探究生活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9.
儿童观决定儿童文学观,并进而决定儿童文学翻译观。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始于清末民初"儿童的发现",并随着儿童观的进步而发展。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共同作用下的儿童文学翻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随着儿童观从"成人本位"走向"儿童本位",儿童文学翻译观亦随之发生了改变。新时期"儿童本位"的确立形成了"为儿童而译"的儿童文学翻译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儿童的了解,课程内容的解读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在科学课程中设置儿童喜爱的"微活动"引导儿童展开从"做中学"到"学中思"再到"思中悦"的学习过程。儿童通过角色扮演、现场再现和呈现想象认识耳朵功能、了解不同材料和绘出心中的外星人。儿童通过欣赏短片、阅读资料、编写小故事了解食物如何消化、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细菌的特点。儿童利用"微活动"认识生物关系,通过思考将难懂的知识转化成自己擅长的图式,享受成功与创新的喜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