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宋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革,使家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宋代思想家大量的家训著作使家庭道德教育引起大众的重视;印刷刻版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俗易懂的家训著作的广泛传播,也使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大众化。宋代家训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家庭道德教育的社会化和普及化开启了先河。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宋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变革,使家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宋代思想家大量的家训著作使家庭道德教育引起大众的重视;印刷刻版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通俗易懂的家训著作的广泛传播,也使家庭道德教育更加大众化.宋代家训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家庭道德教育的社会化和普及化开启了先河.  相似文献   

3.
笔者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说明从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商业化和私有化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迫使封建土地赋税制发生变化.虽然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仍保留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形式,中国封建社会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但资本主义萌芽毕竟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而且这种萌芽在不可遏制地生长着,中国的社会性质正在发生着初步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赋税制度的发展变化,说明从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土地商业化和私有化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迫使封建土地赋税制度发生变化。虽然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仍保留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形式,中国封建社会还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但资本主义萌芽毕竟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而且这种萌芽在不可遏制地生长着,中国的社会性质正在发生着初步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矛盾之一,贯穿于从秦王朝统一中国后的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本文从孙吴君权与相权之间矛盾斗争的渊源入手,分析孙吴内部中央权力与地方势力的斗争,展现孙吴内部政治斗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利用教育民族志方法,对三类中产家庭的教育期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进行探究,发现当代中国中产家庭内部的家庭教育和文化资本再生产方式存在差异,中产家庭的文化资本代际再生产可以用三重不同的机制解释,即精英中产家庭文化资本的传递机制、普通中产家庭文化资本的补充机制和边缘中产家庭文化资本的重建机制。精英中产家庭文化资本存量较高,倾向于通过以身作则的榜样效应将文化资本直接或间接传递给下一代;普通中产家庭的文化资本再生产通常是在上一代文化资本的基础上进行补充;边缘中产家庭抱有严重的教育补偿心理,由于上一代文化资本匮乏,需要经过重建文化资本才能实现代际之间的再生产。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家庭需告别工具主义教育,杜绝教育的攀比竞争,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从生到死都难以逾越“家庭”这一魔方的影响与制约。中国是个重视“家庭”而忽视“个人”的国度,是家庭主义价值观念最发达的典型。家庭的兴衰荣辱与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有罪株连九族,这种观念必然导致家庭强大的向心力。因此,“家庭”为社会普遍关注,从漫长的封建社会走过来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8.
一八四○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侵略的加深,使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日趋激化,因此,于一八五一年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震惊世界的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在它的影响之下,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地区也先后爆发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9.
由于皇权无限扩大,相权消失使中国封建社会自我调节机制消失,导致封建社会必然“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10.
扩展型家庭与商业保险都具有分担风险的功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制度竞争关系。扩展型家庭的存在使风险个体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的机会成本发生变化,制约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发展;这种制度竞争是一个动态过程。保险公司的业务经营受扩展型家庭这一非正式风险分担制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阶段特征】 14-16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 从社会形态看,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从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之间的过渡时期;从世界面貌变化的角度看,是人类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汉代妇女家庭地位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许多制度、礼教初露端倪或正在形成的时期。因此,汉代妇女在家庭中仍居一席之地。她们不仅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和支配权,还有对家庭成员及家庭重要事务的相关决策权。  相似文献   

13.
普通话的推广、语言内部的竞争、思想观念的改变、社会的进步等原因都会使方言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家庭内部也是如此。分析家庭环境基本一致条件下的新老派语言差异及其变化原因和趋势,并由此考察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亚细亚生产方式就基本内涵而言,主要是指东方封建社会内部特定的经济成份或经济形式,并不能构成独立的社会经济形态。其特征主要有农村公社成员共同占用土地、存在以父系家庭为核心的农村村社、农业和手工业的家庭结合和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其局限性主要有封闭性、保守性、依附性和非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各个朝代中,宋代的文学家庭可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家训很发达,宋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延宕和突转构成《促织》的基本叙事策略,这两种策略,让故事情节起起伏伏,人物命运悲喜交加,使一个关于普通小虫的故事,容纳了极为丰富的社会内容,通过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撬动封建社会千家万户的悲剧,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产生了伏流千里、百转千回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二册古代部分,共两章,叙述辽、宋、夏、金、元和明、清(鸦片战争以前)两段的历史.现对其中若干问题的处理谈谈我们的做法.我国的封建社会,经历了发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有上升和下降的阶段,从而划分了封建社会的前期和后期.关于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具体分期,史学界尚无定论,中学《中国历史》为了便于教学,把前后两期分为四段来叙述:战国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其中明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前两段大体上属于封建社会前期,后两段大  相似文献   

18.
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是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日薄西山时期出现的绚丽晚霞。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的社会面貌并无多大变化,仍然在封建桎梏下徘徊着;地理大发现却使西欧的社会状况大为改观,封建社会迅速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同样是远洋航行,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却如此悬殊,曾使很多人迷惑不解。笔者认为,这种差异与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不同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不同的基本文化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凝聚了中华民族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引起了许多争议,留下了许多谜.本文以贾雨村、林黛玉、薛宝钗的家庭背景及现状、与贾府的关系相比较,通过三个人投靠贾府后的表现和结局,分析人物形象,透视整个封建社会的衰弱,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的罪恶.审视封建社会和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中国和西欧向封建社会过渡存在一千年的时间差,这是奴隶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一种历史的必然。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创了世界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新时代。各民族向封建社会过渡有四种过渡类型。中国和西欧分别属于过渡的常规型和综合型。中西向封建社会过渡时间和过渡类型的差异,使两者封建社会发展的起点即历史环境不同,因而中西封建社会发展的结局不同。此论富有创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