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问题背景及主要观点在一次教学公开课上,一位教师在上"身体滚动的方法"教学内容时(第1课时),选用的是"鱼跃前滚翻"教材,学习对象是高中一年级。课上该教师通过讲解、示范、体验式学练后,在提高环节,用游戏比赛的形式加强动作的巩固。  相似文献   

2.
<正>一、背景描述前滚翻分腿起是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三年级教材基本内容,"身体活动"版块"滚翻"的学习内容。滚翻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教材,它对锻炼小学生身体的价值高,特别是发展灵巧性、柔韧性、协调性和定向能力,对于增强关节、韧带和提高平衡器官的能力有显著作用。笔者将前滚翻分腿起的单元教学设计为4个课次,本课为第2课次,在第1课次的教学中,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前滚  相似文献   

3.
<正>一、课堂实录与评析案例1:在水平一(二年级)的前滚翻教学中。在完整动作练习中要求:一是下巴夹绳,帮助完成前滚翻;二是双腿膝关节内侧夹绳,提高前滚翻质量;三是绳子横放于垫上,手撑在绳子后,并逐渐前移绳子的位置,便于分层练习前滚翻。评析:在完整练习中,短绳作为限制物、助力物进行利用,帮助学生建立低头含胸、收腹、并腿完成前滚翻的动作概念,尽快进入自动化阶段。起到了缩短动作技术的掌握时间、提高动作技能完成质量的作用。案例2:在水平二(四年级)的快速跑教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主教材前滚翻是学生喜爱的技巧类体育项目,它能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灵敏等素质。作为复习教材,学生对该动作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能单独完成前滚翻动作。本课旨在通过学生的练习,进一步熟练学生前滚翻的动作,解决学生滚翻时团身不紧与分腿的问题,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课的次教材是圆圈接力,为了使整堂课统一连贯,我将该教材与前滚翻这一主教材紧密结合,作为前滚翻的巩固与拓展,并留下了更多的空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设计竞赛场地,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二、课前思考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尝试体育教学的回归,以解…  相似文献   

5.
<正> 1983年,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小学施行了新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基本内容是体操、田径、球类、滑雪和民族摔跤。 1—3年级教材的时数分配:1年级体操为32课时,2年级30课时,3年级28课时;球类分别为26、20和18课时;滑雪为12课时;田径2年级为8课时,3年级为12课时(1年级田径课时包含在体操之中)。 4—10年级,理论知识为2课时;体操为16课时;田径为20课时;球类和滑雪为16课时;7—10年级男生从体操时数内分出10课时上民族摔跤课。为了评价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规定每年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我在初一年级鱼跃前滚翻(男)、远撑前滚翻(女)单元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创新,大胆采用学生主考官进行考核,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室内课:教师讲解鱼跃前滚翻(男)、远撑前滚翻  相似文献   

7.
<正> 前滚翻是小学一年级难度较大的教材。刚入学的小学生,由于在学龄前缺乏锻炼,各方面的素质都较差,做前滚翻时常常出现以下一些情况: (一) 滚翻时不会屈臂,一滚就趴在垫上; (二) 用头顶垫,形成向侧面翻倒; (三) 翻过去不会团身抱腿,或抱腿较晚;  相似文献   

8.
<正> 在“九年义务教育”体育新大纲中,小学四年级的技巧教材中,“前滚翻起立,接球”是新的教材组合。“前滚翻起立”和“传接球”都是原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规定教材,也是技巧和球类项目的基本教材。二者的组合不仅仅只是两种教材简单相加,而是向更深层次发展的一个崭新教材。对它的研究和探讨是极为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跨越式跳高是中学阶段的主要教材。虽然动作本身技术比较简单易学,但是要想使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女同学,从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跳过的高度逐渐增加,就必须找出提高跨越式跳高动作技术的关键所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便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阶段三年,对跨越式跳高总课时只安排了九课时,其中包括三课时成绩考核,  相似文献   

10.
<正>一、教材重难点的有效确立在案例中,教学内容为前滚翻,第二课次确立的技能目标为:"80%左右的学生掌握前滚翻的动作技术。"从目标的确立来看,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滚翻能力。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完整的动作技术,  相似文献   

11.
游戏一般具有情节和竞赛因素,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是少年儿童喜爱的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在小学,游戏是基本教材,并占较大的比重,一般每学年(1~5年级)平均安排了十三个游戏。特别是1~3年级学生有的没有上过幼儿园,基础差,同时大量的基本技能要通过游戏教材来掌握,所以,一般的游戏教材至少要重复出现三次。因此,1~3年级的游戏教材比重特别大,它们分别是30%,30%,26%,换算成课时总共为55课时,按一课时安排两个主要教材计算,总共  相似文献   

12.
跳箱滚翻是初中二年级体操教材。在学习这个动作,虽然是在初一前滚翻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但大多数学生仍然怀有恐惧心理,难于达到教学的要求,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正确讲解与示范动作的规格外,进行诱导性练习是克服恐惧心理,尽快掌握动作的有效手段,现介绍如下: 1.将垫子放在乒乓球台上(或有一定宽度的高台上)  相似文献   

13.
<正>一、案例分析片段一:教学内容:前滚翻。学情:小学三年级。教学技能目标:通过前滚翻练习,使学生知道滚动的原理,初步掌握前滚翻练习的方法。准备活动过程:"报数占位"、"照镜子(画字母)"的小游戏;准备操,内容为头部运动、扩胸运动、体侧运动、跳跃运动、团身动作。分析:这个案例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小游戏达到激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前滚翻原是小学四年级教材,根据体育大纲要求,从七九年开始安排在一年级。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前滚翻的教学质量,我们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前滚翻的技术要求,选择了以培养动作能力和技术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新教法——助跳支撑前滚翻。它的动作要领是,上一步双脚跳起,双手支撑(臂直伸)适当高度(40-50cm)的垫上,提腰背屈腿上举然后曲臂低头,团身向前滚动成蹲撑。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证明这种教法是可行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我们选了条件基本相同的一年级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共38人,其中女生18人)和对照班(共39人,其中女生19人)。两个班按进度计划各上8次课。实验班主要以“助跑支撑前滚翻”为内容进行教学,辅之以身体素  相似文献   

15.
一、学情分析案例呈现 授课年级:小学二年级 授课人数:40人 授课内容:前滚翻(4个课时) 单元教学计划的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的心理特点,以及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善于模仿等特点,在教学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主动、快乐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比较适用的教学方法有示范讲解法;语言激励法,比如:比一比,看一看,谁最好,谁最棒等;竞赛法;游戏法;多媒体辅助手段等. 二、学情分析案例分析 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的情况分析,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作为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情况,包含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本案例作为单元教学计划的学情分析,显然其分析的面不够广泛,点不够深入,没有提到"前滚翻"三个字,不能够较好的指导课时教学计划.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分析的维度不全面.本案例学情分析仅从心理角度来分析,没有涉及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其他维度.学生的情况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也是多方面的,应该还要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生理特点、知识能力、社会特征等维度切入,全方面、多维度的进行学情分析.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滚翻知识、滚翻能力、滚翻方法、滚翻兴趣等方面深入的分析,才能多维度了解学生学习前滚翻的"学情",做到预设时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6.
<正>一、肩肘倒立单元计划肩肘倒立是小学五年级技巧单元的教学内容,4个课时的学习基本可以完成单元教学,笔者将4个课时安排如下。第1课时:学习肩肘倒立的动作,掌握动作顺序及用力方法,初步完成动作;第2课时:继续练习肩肘倒立的动作,重点解决"立得稳",强调夹肘内收;第3课时:完善肩肘倒立的动作,重点解决"立得直",强调展髋、挺腹;第4课时:考核肩肘倒立动作,建立体操表演意识,尝试创编肩肘倒立创新动作。二、辅教材搭配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一节小学六年级的后滚翻课时,我组织学生充分做了热身活动后,先复习了前滚翻,85%的以上的学生能成功的完成动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本觉得有了前滚翻的基础,学生学会后滚翻动作会很容易。加上我才刚刚毕业上班5年,正处于年青力壮时期,为学生"秀"出一个漂亮的动作示范,"小菜一碟",正好还能提高自己的威信。可问题却出现在了我最拿手的示范上。组织学生按讲解示范的队形站好,我在正确的示范位置顺手  相似文献   

18.
<正>那年我担任初一年级的体育教师,新学期刚开始,我给一个班上第一节体育课时,发现上课人数和班主任所提供的名单人数  相似文献   

19.
<正>点点新意:重视教材资源交流教学技巧(常用教材的教学技巧之八:前滚翻)一、小学“前滚翻”教材简介在小学体育课众多的教材中,“前滚翻”不仅是健身价值、生活价值、教学价值最高的基本体育教材之一,普遍受到体育教师的选用,而且深受学生们的特別喜爱。有效地组织前滚翻的教学,可以改善学生头与脚,手与躯干的有序配合,发展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提高神经  相似文献   

20.
第一课时:①复习垫上前滚翻(体会前滚翻的技术要领)②做鱼跃前滚翻过障碍物(着重体会起跳及提臀收腹的动作)。③用2—3张垫子垫高箱面做前滚翻(纵放器械)练习,使学生体会纵箱前滚翻的要领,克服害怕心理,同时观察学生完成动作情况,以利下节课进行分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