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國是一個人口众多的農業大國。 1949年,我國總人口已高達5.4億,農村人口有4.84憶,佔全國總人口的89.86%,到1987年底總人口增加到9.6億,其中農村人口7.9億,佔總人口的82%。全國人民按照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模式,奮斗了三十年,并没實現我們的理想——農村現代化。改革開放十五年,中國農民有兩項偉大的創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發展鄉鎮企業,為我國億萬農民擺脱貧困、奔向小康,發現了一條必由之路。為实現我們的理想——中國  相似文献   

2.
當今世界經濟的競争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物化在商品中的高新技術競争。許多國家高度重視高新技術研究和開發,競相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貿易。目前世界高新技術產品總值超過一萬億美元。佔整個製造業產值比重的17%,美國已超過20%,它的高新技術  相似文献   

3.
2020年3月13日,國家知識産權局、國家統計局發佈聯合公告顯示,2018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爲107,090億元,佔國内生産總值(GDP)的比重爲11.6%。這是我國首次正式發佈全國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數據,標誌着我國專利密集型産業增加值核算與發佈機制正式建立。爲全面反映我國專利密集型産業發展狀况.  相似文献   

4.
全地球上共約有二十二億的人口。可是其中至少有十五億人,是每天得不到溫飽的。在亞洲,在南美洲,在非洲等某些地區,確實有飢荒的發生。縱使是美國人吧,連美國參議員埃伊肯也認爲有一千萬美國人,是陷於飢餓之中。談到“世界飢荒”,某些英美反動學者,捧住了腐朽的從墳墓中拖出來的馬爾薩斯的觀點,胡言讕語  相似文献   

5.
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擁有四萬萬七千五百萬的廣大人力,而且保持着相當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作爲工業建設的基礎,可以作為由農業國變爲工業國的本錢。 (1)先就煤來說:煤在現在,仍然是工業上最重要的“能力之源”。根據最保守的估計數字,我國煤儲量至少有三千億噸(最高估計是九千九百五十六億噸)(萬萬曰億;每噸等於一千公斤,亦  相似文献   

6.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未来的粮食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問题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帶根本性的大問題,農業問題中的糧食問题則是中國發展的根本之根本。“民以食為天”,“有糧则穩,無糧则亂”,糧食問题始終是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但我國目前的狀况表明,我國糧食問題的前景不容樂觀。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所長莱斯特·R·布朗在《世界觀察》1994年5期上撰文論及中國的糧食問題及其未來面臨的難題。12億人口的泱泱大國的“吃飯”問題還须及早地警示。為此,我們請貢光禹先生將該文摘譯出來,副標題是我們加的,供大家參閱。  相似文献   

7.
國家教委於1994年11月8日在南京大學召開了由國内著名大學等21個單位參加的“面向21世紀地學人才培養研討會”,與會代表就地球學科面臨的任務與發展趨勢、怎樣培養跨世紀地學人才等問題展開了研討。 21世紀是電腦世紀,是生命科學世紀,是超導世紀……,總之,是新學科發展的世紀。從人類發展的角度看,預計到下個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將達150億,隨之而來的是资源需求、環境保護、预防自然災害等,人類在下一個世紀更多的活動將投入到改善人與自然,人與地球的關係上,人類將為有一  相似文献   

8.
去年除夕,江澤民總書記發表了關于臺灣問題的重要講話,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高度的民族責任感和求同存异的真誠態度,表達了海内外炎黄子孫的共同心願。在兩岸分離四十五年後的今天,江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億萬人民所共鳴,海内外渴望祖國統一的有識之士反響强烈。“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促進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仍然是所有中國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糧食是“寶中之寶”。我國農業從古到今都是以糧食生産爲主。现在全國糧食作物面積約估總播種面積的百分之八十八以上。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有稻榖、小麥、玉米、粟、高粱、大豆、甘藷、馬鈴薯、大麥、糜黍,蕎麥、燕麥、綠豆、豌豆、紅豆、豇豆等十多種,而稻榖、高粱、粟、大豆等的産量都是佔世界上的第一位,小麥的産量,在世界上亦佔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說,我國糧食種類之多和産量之  相似文献   

10.
我們國家正處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偉大時期。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就是要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對農業、手工業和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了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基礎,我國從去年開始實行的第一個五年計划,基本任務首先就是集中主要的力量,來發展重工業。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們的國家已經走上了计划建设的階段了。國家的總路線和總任務,就是要在一個相當长的時期內,基本上實现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和對農業、手工业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我們首先要集中主要的力量来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1月19日,2020粤港澳大灣區知識産權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爲"2020知交會")圓滿收官。據悉,本届知交會在參展規模及國際化程度、交易規模等方面,刷新了紀録。本届知交會成功促成知識產權意向交易128.5億元,實現專利和商標交易金額共計17.23億元,地理標誌産品達成交易11.1億元,版權達成交易金額1.4...  相似文献   

13.
中國化學會     
民國廿一年,教育部爲討論化學譯名國防化學及課程標準問題,召集國内化學專家,在首都舉行討論會。其時參加討論會諸化學同志,感聚集機會難得,且國難方殷,非亟組織學會,無以促進我國化學之發展,乃發起組織中國化學會。當即召開成立大會,定宗旨為聯絡國内外化學界同人共圖化學在中國之發展及應用,並定以首都為總會所在地。光陰荏苒,於茲十有六載。本會成立後,前五年為安定時期,中間九年則在艱苦之抗戰期間,後二年為複員困難時期。本會雖在如此艱難情况下,  相似文献   

14.
長江是我國第一條大河,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河流之一,但是在這條大河全長五千五百多公里的江面上,至今还沒有一座橋梁,洶湧的江水割斷了我國陸上南北交通的聯系。京漠與粵汉线、津浦與滬宁、浙贛踐是我國溝通南北的两大缎路幹綫,可是到了長江,只有依靠武漢,南京两地的输渡維持着運輸,而输渡運輸量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在武漢,長江水位在這里漲落極大,高低相差到十六、七公尺,江面尤多濃雾,一個月總有幾天不得不停止通航,運輸效率大為削弱。現在我國大規模經濟  相似文献   

15.
一河北省的造林條件与成绩河北省土地總面積为二億畝,除耕地佔一億畝外,另外一億畝土地中,河流湖淀、城市村鎮与道路交通約佔三成,其餘七成均为不適於耕種而宜於造林的荒地。由於森林被破壞,荒山裸露,氣候失常,水、旱、风、沙、雹等各種天災,連年發生,加以十多年的戰爭與日偽蔣匪的毁壞,樹林殘存無幾,木林燃料極感缺乏,而建国開始,需材量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大城市面臨的最頭疼的問題之一是交通擁擠、事故叠出。據統計,美國高速公路上,合計每行駛1億英里就有一名司機死於交通事故,其中90%的事故址由於人為駕駛失誤造成的。通過修建新的高速公路來解决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的方法並非總能奏效,因為这需要佔用大面積可耕地,甚至於居民密集區的土地。一些專家們認為,解决交通擁擠的另一辦法是,設法增加現有高速公路的通行車輛密度,建造自動化高速公路系統,研製和發展由計算機駕駛的汽車,使汽車能快速、安全又暢通無阻地行駛在原已十分擁擠的公路上。 2050年:無人駕駛汽車將行駛在  相似文献   

17.
一、90年代的世界給美國管理的挑戰 1.日本的影響。日本人細心觀察、模仿和改進了美國50年代的管理風格後,有效地應用於日本的工業組織中,很快適應了新發展起來的全球經濟。日本起初在生產率與價格方面都無法與美國競争,因此,日本加强產品質量。為了克服小的國内市場和有限的勞動力等問題,日本把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固定成本,而不象美國作為可變成本。索尼公司總裁說“美國的管理對待工人就象一個掙錢的工具,當經濟迅速發展、繁  相似文献   

18.
漫谈沙漠     
世界上沙漠的總面積,要佔到整個陸地的十五分之一,這是一個多麽龐大的面積啊!在亞洲有着世界上第二大沙漠的中亞細亞沙漠。它是以我國新疆的羅布泊爲中心,西面起自蘇聯的裏海,東面經過新疆到達青海,東北包括蒙古,横貫了中亞有三千二百餘公里之多。它的整個區域是在一個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來,隨著亞太經濟的崛起,世界經濟增長中心已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在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的條件下,沿海已初步形成五個城市帶區域,即京津塘、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膠東半島、遼東半岛城市帶。這些城市帶中的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已經從作為地區和國家經濟、商貿、金融、科技、文化中心的地位和作用,開始向着國際化城市的功能轉變。可以预見,随着這五個城市帶的發展,2l世紀必將在我國沿海形成大國際城市帶的新格局。然而,目前這一初具規模的大國際城市帶在閩東南地區卻却出現斷層,這不懂將使  相似文献   

20.
專利统計信息從2005年第2期起,《中國專利與商標》雜誌原來每期[統計資料]欄目中刊登的中國專利申請授權情况已改為在網上按月發佈,內容包括2004年1月以後按專利類別統計的專利申請量和專利授權量、國內按地區統計的專利申請量、國外按國別統計的專利申請量、以上數據的年度匯總。鏈接地址:www.cpt.cn或www.cpahkltd.com/cn/Publications/ stat.ht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