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荧屏,看你能发现什么?生:开始看到了一个点,这个点移动又变成了一条线(直线),这条线再平移又变成了一个平面(长方形),面的移动又变成了一个体(长方体)。师:对了,像这样的立体图形就是长方体,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谁能举一些长方体的例子?生:砖、牙膏盒、一次性打火机等都是长方体。师:师举起一支打火机,这到底是不是长方体呢?我们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就知道了。(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师:请同学们观察你手中的学具,看一看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正>一、新课导入1.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取出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让学生摸一摸。师:摸的这个面是什么图形?生:长方形。把这个面完整地粘到盒子的一个面上,追问:"这个盒子是什么形状?"生:长方体。2.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学生举例:高楼、冰箱、药盒等。师: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是长方体,今天我们继续认识长方体。3.揭示课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激发──明确目标 师:看下面组合图形(电脑屏幕演示①),并让学生计算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师:再看一个演示②(展示将这个组合图形转变成长方体的过程)。 师:谁能根据这个演示很快地说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是多少?为什么? 生:(略) 师: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六个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板书课题)。 师:看书24-25页,看看本节课我们应该学会什么? 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叫做表面积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以及利用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  相似文献   

4.
一、猜想、验证——激趣探究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思维为主,且有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个单元的很多内容恰好以直观为主,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处处可见,而立体图形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正是我们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施魏 《良师》2003,(10)
题目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和下部分别截去高为4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体后,得到一个正方体(如图1)。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长方体少168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分析与解:要求原长方体的体积,关键是求出所剩的正方体的棱长。根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从上部和下部截下的部分合并起来(如图2),从图2中可以观察到所截部分相当于从一端截去一个高为6厘米的长方体,剩余部分表面积比原长方体减少了4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图2中的阴影部分),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所剩下的正方体的棱长,长方形的宽就是6厘米。已知长…  相似文献   

6.
王慧  宋徽 《师道》2011,(5):24-24
为创设“长方体的体积”一课的情景,我专门从学校仪器室借来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并告诉学生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0厘米,宽是30厘米,高是2喱米。我说:老师现在想再造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玻璃板呢?一个学生回答:只需要求出底面、前后面、左右面的面积和就可以了,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  相似文献   

7.
戴云凤 《云南教育》2001,(11):46-46
1.巧用正方形在一些练习或测试卷中,常会碰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这一类题。这类题虽然不是很难,但由于小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观念较差,往往是束手无策。对此,应引导学通过拼摆活动,探寻发现此类题的解答规律。例1:用3个棱长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先利用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通过拼摆,得出只有一种拼法。如图: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画出所拼图形。学生从拼摆中得知三个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要拼两次,每拼一次,就减少两个正方形,…  相似文献   

8.
题目: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4厘米、8厘米、4厘米。把这个长方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与解:把一个长方体分成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增加的面积是随着分法的不同而变化的。请看下面三种分法:  相似文献   

9.
猜长方体     
一休 《小读者》2011,(8):60-60
将这个展开图围成一个长方体,你猜是A、B、C、D、E中的哪一个?  相似文献   

10.
[题目]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高是2分米,把它们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分析与解]把两个同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而  相似文献   

11.
认识长方体这是一个长方体。请你找一找,下面的图中哪些是长方体,用笔圈起来。做个长方体找一张比较硬的纸,照下面的图样另画一个并剪下来,做个长方体。图中有什么图形?哪些图形形状一样?请分别把它们涂上同样的颜色。做好的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颜色相同的图形都在什么位置?算一算(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算一算(2)要拼成这个正方体,需要几个小长方体?为什么?要拼成这个大长方体,需要几个正方体?你是怎么知道的?2个大小相同的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长方体。4个大小相同的小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长方体。4个大…  相似文献   

12.
[教学实录]师 :(出示平面图形组合成的机器人图 )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 :这个机器人由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些图形组成。师 :(出示长方体和立方体组合成的机器人图 )这个机器人 ,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 :这个机器人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成。生 :(质疑 )我认为这个机器人是由长方体和立方体组成的。师 :同意他的观点吗 ?说说你的理由。揭题 :(板书 )长方体和立方体师 :你们想先研究哪个图形 ?师 :(根据学生要求 )请大家拿出长方体形的硬纸盒 ,仔细观察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四人小组合作 ,探索长方体的特点。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一个长方体由若干个棱长为3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已知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那么这个长方体可能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拼成的?  相似文献   

14.
学完了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我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10厘米(如图),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第139页有这样一道习题:“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和7厘米,这个长方体会不会从一个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木板洞中漏下去,为什么?” 教师先出示教具,按不同的面放三次,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A:这个长方体不会漏下去。因为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都比正方形的面积大。  相似文献   

16.
教“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学生由于空间观念不强,往往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致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形成了知识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表面积的概念,可设计一个游戏,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在教学中,当学生通过展开图,初步理解了长方体有六个面后,教师说:“老师要把你们带进一个长方体盒子里,请你们闭上眼睛,我数一、二、三,你们再睁开眼睛。”等学生睁开眼睛,教师指出:现在,同学们都在一个大的长方体盒子里 (手示教室 )。接着,教师手指着教室前面一块墙壁的右…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2.理解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即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这个长方形的大小。3.会识别长方体或正方体,并能量出它们的长、宽、高或棱长。4.能初步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结构关系:正方体属于一种特殊的长方体。5.能通过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模型的观察、比较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二、实现教学目标的建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学习它们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8.
巧求表面积     
[题目]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42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6厘米,高是5厘米,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9.
上述结果解下题:有一个长方体,长a、宽b、高c三个它们的和等于61,对角线是37(长方体对d=Ciqii----------).你能求出这个长方o长方体的体积  相似文献   

20.
课前思考: 教学“长方体”这个内容,除了“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含义”这些基本目标之外,“发展空间观念”是一个更上位的、更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基本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不难达成。但是,“发展空间观念”这样的目标.又该如何落实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