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涵.文章从创造性思维涵义及特征入手,在论证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可行性基础上,从教师的角度探析语文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发兴趣、打破思维定势、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等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获取丰富的地理知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是各种思维形式交融的结晶,因此,具有整体性、互补性、突破性、新颖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等特点。要求学生要能综合应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敏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本文通过重新认识创造性思维的涵义,结合语文学科分析了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特点,分别从构成语文教学的语言教学、文艺教学和文章教学三大支柱论述了语文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关注其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幼儿绘画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有效的、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找到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教学策略,使幼儿绘画能够真正回归教育本真,实现人文关怀,是极重要的.在幼儿绘画教学中,运用探究创作式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育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教育是指为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现代教育技术的感受性、新颖性,可组合性、可扩充性、交互性,超文本和网络特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发展学生思维的扩散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探索性。  相似文献   

7.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方法主要有:在节奏编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旋律编创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歌词创编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思维的角度看,创造性思维不仅只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过程.它具有独立性、运动性、发散性与聚合性等品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上述品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一)选择合适的教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创新而不是重复,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首先教师的教法要得当,教学方法一定要坚持启发式,不用注入式.由于启发式的核心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因此它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愤”和“悱”的境界,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很重要.一次笔者讲完“两条曲线的交点”这一内容后,向学生提出:两条直线重合,则这两条直线有无数个交点,  相似文献   

9.
简述创造性思维,阐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以及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在儿童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育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一种思维理念和思想方式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同于一般思维能力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具有探索性、求新性的思维活动。加强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容来进行理解,重点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加强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特点、目的和意义 .设计性物理实验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发散思维的独特性、变通性和多端性的训练方法,并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具体课例对每种训练方法提出若干训练策略,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现创造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立足于历史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立足于中学生的思维和心理实际.其有效途径有:类比迁移,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逆向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性;多方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合理联想,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4.
强调创造性思维是创新人才最基础的素质,提出创造性思维的六要素结构,讨论其中各要素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它是多种思维方式、方法的综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教学情境,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性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具有新颖独到性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相似文献   

17.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个性化阅读,引导归纳积累和进行创造性复述.教师还可在想象习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看图习作、续写故事和假设法构思习作中,鼓励学生奇思异想,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激发想像,培养思维的连动性,打破定势,培养思维的多向性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形成能力。在诸多能力中,创造性能力最为重要,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去析取和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方式。现就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深入论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品质和优化教学过程、课程观念的更新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