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梦溪  衡均  王卫 《文化市场》2003,(5):0-5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于正在接受知识教育的中小学生来说。书籍则是他们成长环境里的阳光雨露和精神食粮。然而,近年来一些不法书商却在盗版书高折扣、高利润的诱惑下。把孩子当成“摇钱树”。在庞大的教辅图书市场兴风作浪,大肆从事“匪盗”活动。  相似文献   

2.
摇钱树内涵溯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摇钱树大量出土于以四川地区为中心的西南地区的东汉墓葬之中,早期献未见到有关摇钱树的名称。要弄清楚摇钱树的最初得名,看来颇为困难。  相似文献   

3.
让我们从分析“交流”这一概念开始。汉语“交流”的更字面的英语译法应该是“interflow”。顾名思义,“interflow”或“交流”意味着,来自两个不同源头的水(或任何可以流动者,任何所谓流体)各自流向对方。但此“交一流”如何才有可能?又将如何开始?  相似文献   

4.
命运之思     
人生中使人惊喜和诚惶诚恐的东西有很多,但最让人喜不自胜或担惊受怕的是———命运。“命”是源自于“天”的某种必然性;“运”是变化不定、难以捉摸之意。既然是“天”之“命”,人又怎能违拗呢?既然“命”是千变万化的,人又那能窥其万中之一呢?所以,长期以来,中...  相似文献   

5.
晓瑞 《华夏文化》2006,(3):52-53
当你来到滇西边疆,特别是在保山坝和昌宁、施甸、临沧等地,会听到很多人被称作“蛮儿”。其中有的是名字,而更多是对普通男子的通称,根本界定不了它的褒贬色彩。父母称自己的孩子时,便说:“我的蛮儿”,特别有爱呢的成份。“蛮儿”或“蛮”到底源自何处?为什么滇西人们喜欢称“蛮”?我们不妨探究一番。  相似文献   

6.
“忧患”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反映了当时人们以史为鉴、努力实现长治久安的自觉性。忧患意识,也就是“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的意识,指人们身处太平顺达的境遇却不忘记出现危险祸患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现代儒商论     
现代儒商的界定何为“儒商”?儒商的概念应如何界定?新加坡周颍南先生认为:“‘儒’指文化人。那么,文化人从商,则称儒商。”周先生还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后,许多文化人改行做生意,这些文人经商或办工厂,都可以称作是“儒商”①。马来西亚的陈春德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8.
李胜军  王军花 《寻根》2008,(1):84-85
“破镜重圆”一词,用来形容一对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用“破镜重圆”来比喻呢?这要从古代的习俗来追踪求源。  相似文献   

9.
“明天莱茵公园大跳,去跳吗?”‘去呀,我得好好跳一回呢!”乍一听这样的对话,你一定以为是跳舞吧?在公园里跳,且是“大跳”,除了跳舞还能跳什么?你这样想可就错了广‘大跳’堤“大跳蚤市场”的简称或呢称,而去“跳”,则是去逛跳蚤市场的简便又通俗的说法。跳蚤市场,即旧货市场。现在即便是在国内,也不是什么陌生的东西了,但在离开十几年后重返德国,这里的跳蚤市场还是让我大开眼界。周围同事的思想如今也解放多了,也乐于去“跳币”“跳一跳”了。想当初大家是不屑于到洋人的“破烂摊子”去的,那“有损中国人的形象”。跳蚤…  相似文献   

10.
就整个人类世界而言,少林寺的真正价值究竟何在?少林寺今后的路将如何走?我们刻意保护的究竟是哪个“少林寺”?是“物化”的少林寺:殿堂、碑铭、璧画、雕刻……,还是与这些物融为一体的“活生生”的少林寺:佛、寺、僧、慈、禅、武、医、艺、茶、斋……,即集合在“禅武合一”旗帜下,享誉千年的“化少林”?  相似文献   

11.
周放 《寻根》2007,(3):41-45
世界文化是在东西方不同民族长期互相交往中形成的。这在东西方语文各有不同的“中国”名称而语词却同出一源这一点上也得到了印证。对于“中国”一词的外文译名出于同一词源,学术界争议并不大;至今依然无法做定论的问题是,这个词源究竟确指什么?就阿拉伯语“中国”一词而言,“隋尼”(Sīn)究竟是对中国地名或朝代名称(秦或隋)的音译,还是对中国特产(丝、瓷、茶、粳等)名称的中国发音的模拟?  相似文献   

12.
大仲马轶事四则王基高“家系”大仲马(Dumas,1802-1870)是个诙谐的作家。一次,一个银行家揶揄地问他:“听说,你有四分一的黑人血统,是吗?”“我想是这样的。”大仲马说。“那令尊呢?”“一半黑人血统。”“令祖呢?”“全黑。”大仲马笑答。“请问...  相似文献   

13.
中华百年老字号“吴裕泰”即将迎来125岁生日,写篇什么样的文章祝贺呢?追溯其自1887年老裕泰创始以来的历史?还是述说其“好茶为您,始终如一”的承诺?是沿苏、浙、闽、皖、滇、桂、琼、川吴裕泰茶叶基地一路走过?还是写其连锁店和加盟店在全国的布局?……笔者来到素有“天街第一座”之称的前门老裕泰茶馆,与吴裕泰企业发展部黄莉、高然一起品茶,希冀从中获得灵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民党是孙中山和许多志士仁人为“振兴中华”而创建的革命的、爱国的政党,蒋介石、张静江、戴季陶等一大批人也曾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献身于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什么后来其中的部分人成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的对象?简单的“投机”说或“叛变”说不足以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根据史实,科学分析,理清事件、人物的发展、变化逻辑,找出合情合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陈晓伟 《寻根》2009,(1):33-36
《周礼》中记载:“及葬执纛,以兴匠师。”纛为何物? 《史记·项羽本纪》曰:“纪信乘黄屋车,傅左纛。”李斐的《集解》对纛做出了解释:“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柱之。”蔡邕也进一步描述它的具体形制:“以牦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上也。”“黄屋左纛”作为天子舆制,不鲜见于后世的史籍。如石勒称赵王后,就开始了典章制度的完备,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现代”的涵义是什么?或说我们今天探讨“现代”这个关键词的价值在哪里?我认为,其最大的意义是提供一个视角,梳理自2007年中央第一次发布关于建设公共文化体系若干意见的文件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出于这个视角,我认为,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五大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黄杰 《寻根》2008,(2):85-92
罗敷是谁?以《汉语大辞典》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罗敷:古代美女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壬家令……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或谓“罗敷”为女子常用之名,不必实有其人。如《孔雀东南飞》即有“东家有贤女,自名为罗敷”。然“罗敷”这个名字,究竟有些别样,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在法国最受人们喜爱的“牛角面包”,并非起源于法国,而是来自其它国度。严格说来,在法国,面包是面包,即为法国人所谓的Pain,如国人熟悉的法国面包;但是,如“牛角面包”等奶油面包卷,却是法国人通称的“维也纳甜面包或甜点,有点类似我们的甜甜圈或美萄干等多种口味。而“维也纳甜面包或甜点”中,最为驰名的,就是如弯月型的“牛角面包”。这个如弯月型的面包造型的灵感,众说纷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来自土耳其军队人手一把的“土耳其弯刀”。在1683年时,土耳其军队大举入侵奥地利的维也纳,但是却久攻不下,心焦…  相似文献   

19.
于雷鸣 《寻根》2012,(4):105-110
一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梯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相似文献   

20.
“人间岁换,天地回春”,“又是一年芳草绿”,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其习俗丰富、隆重、热闹、喜庆。怎样过春节才有年味?民间春节有哪些习俗?当代时尚怎样与传统节日融合?记者从民间习俗角度,专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罗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