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释“胜”     
《山海经》中说西王母“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胜”是什么?一直存有争议。而弄清这一点,则是诠释、认证西王母文化内含的关键所在。汉及汉代以来,对“胜”主要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发饰,一说是织机上的构件。说“胜”是指古代盛妆妇女头上的首饰,名叫“华(花)胜”,出自汉代刘熙的解释。刘熙《释名·释首饰》说:“华胜:华,像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唐人颜师古《汉书·司马相如传·注》:“胜,妇人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又叫“玉胜”、“金胜”,还有称“织胜”的。山东武梁祠汉…  相似文献   

2.
彝族镇物     
彝族镇物李世康镇物,又都“镇物”、“辟邪物”、“厌胜物”。陶思炎先生在《中国镇物文化略论》一文中,考察分析了中国镇物文化的历史演变、分类、功能以及镇物与民族文化心态、巫术、神话之关系,指出:“镇物以有形的器物表这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田各种实际的灾...  相似文献   

3.
郭子仪故里记胜阎广勤唐代名将郭子仪生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车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华州郑县(即位于华山、渭水之间的陕西华县)人。华县,是郭子仪的故里,是海内外郭子仪后裔的祖根和千年血脉的源头。华县古称郑县,春秋时秦国于公元前687年所...  相似文献   

4.
"五丁力士"诞生在夏商时期,活动于陇南和川西北一带,属于氐系后裔。随着蜀族入主成都平原,"五丁力士"以祖先崇拜形式存在并广泛流传,后因其忠勇超绝形象而为古蜀人喜爱并升华为民间的保护神,具有镇宅辟邪的厌胜性质和功能。开明王朝时期,其形象被鳖灵部落采纳,创造出新的"五丁力士"形象,威慑各个部落。本文从神话学和民俗学角度入手,探讨其形象的生成与演变。  相似文献   

5.
说起巫婆,人们联想到的往往是“巫术”、“魔鬼”等不吉利的词语。然而.德国哈茨山区的戈斯拉尔小城,却以“巫婆城”自居,并坚持每周表演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巫婆剧。因而招揽了众多游客。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四个方面概述了<胜鬘经>中的如来藏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如来藏是圣谛所依,其义甚深难知,非一切凡夫二乘所能了达;如来藏即如来法身,出缠曰法身,在缠曰如来藏;如来藏智即空性智,就其离烦恼、本性空而言是空如来藏,就其具足一切功德与不可思议佛法而言是不空如来藏;如来藏是生死依,是有情流转和解脱的依持;如来藏自性清净,客尘所染.本文还论述了<楞伽经>继<胜鬘经>对如来藏思想的发展,即对如来藏和阿赖耶识两说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诗二首     
大概是客家人当年“走遍天下都是客”的迁徙过程中,筚路蓝缕,常住如今称做“棚区”的地方吧?客家人对阴雨连绵、百病逢生的春天节日——端午,特别的挚诚以待,在以为迷信的节俗中,蕴含了许多科学的道理。至少,我的家乡长汀是这样。  相似文献   

8.
占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迷信形式,它与兆具有密切的关系,《说文》“占”下曰:“视兆问也,从卜从口。”占卜类的迷信在发展中演化出多种形式,如看龟的裂纹,看云气、星象、草木,用蓍草占卜等,“鸟占”是其中有相当影响的占卜形式。  相似文献   

9.
杨琳 《寻根》2001,(1):107-111
“二百五”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是某种知识一知半解的人。例如:“那些二百五大夫光会照你要的药开处方,治不了什么病。”二是指傻里傻气、做事莽撞的人。例如:“知道的说他爽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二百五呢。”  相似文献   

10.
“枪杆子,笔杆子,夺取政权靠这两杆子,巩固政权也靠这两杆子”,是“文革”期间最著名的用语。当然,当时的枪杆子是林彪,笔杆子是中央文革。但我以为,笔杆子到底是什么,少有人研究;因为,大家更迷信枪杆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最高指示”。音乐学家田青先生在台湾讲学,有学生问他:“为什么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田青先生幽默地回答:“共产党有好歌。”  相似文献   

11.
昭通龙虎文化与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江 《寻根》2003,(1):10-15
巫术文化是古代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作为窗口,可以窥知许多古代文明的秘密,诸如宗教、艺术、心理、民族、习俗等方面。因此对巫术文化的考察研究是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及其背后的巫术观念,就是对史学界、文化界长期盛行的“惟龙独尊”认识的矫正,对于还原中国古代巫术文化的原始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文试对龙虎文化在朱提(昭通)古地“淮桔为枳”的原因提出彝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并由此推及当时和其前彝族及其文化在昭通的重要地位、夏人岁…  相似文献   

12.
东周时期南方楚地巫风炽盛,巫术的执行者巫觋在楚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运用考古和文献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楚墓出土的漆木器"镇墓兽"为楚国巫觋死后载魂升天法器的新说,并藉此从考古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地不仅巫文化分布范围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巫术与政治权力结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钱神本事     
王子今 《寻根》2002,(2):18-23
秦代用于择日的数术书《日书》中,已经有所谓“钱良日”。汉代墓葬出土“钱树”的化象征意义,有多种解释,但是与民间追求“大富”的风习有关,应当是没有疑义的。汉代画像多有以钱纹作装饰,也反映了同样的社会背景。千百年来流行的所谓“厌胜钱”有辟邪消灾、趋吉迎祥的作用,也值得注意。民间有以“钱”为道具的岁时风俗,如元日贴五色纸钱,二月二引钱龙,寒食清明纸钱致祭,以及七夕钱、压岁钱等。  相似文献   

14.
王树振 《世界文化》2012,(12):43-45
巫术来源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史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模式,巫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史前文明,是人类童年时期的幻影,然而,这一幻影却在中世纪的猎巫运动中变成一场梦魇。那么,作为这场梦魇的主角,女巫在西方文化中的形象是如何诞生与嬗变的昵?让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探寻那些女巫的前世今生吧!  相似文献   

15.
诸葛亮征南中的“心战”,并非只是“七擒七纵”、“三不留”等零散策略,而是一个以南中少数民族心理特征为依据,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心理战术的总体心理战。大体说来,其第一阶段作战,是针对夷人迷信、勇悍、信服强的心理,以装神弄鬼的形式进行心理恐吓为主;第二阶段则是针对夷人在重大失败以后,又怕又不服气的心理,以一种强式的宽容进行心理攻击;第三阶段再次针对夷人信鬼神、重盟誓的民族特性和对汉人仍有一定不信任感及报复心理,以图谱、盟碑、铁券和“三不留”、“以夷制夷”政策,争取夷人的全部归顺,消除了隐患。诸葛亮南征,的确不失为一场成功的“攻心战”。  相似文献   

16.
“一字值千金”的《吕氏春秋》□严谨《吕氏春秋》一书由秦国相国吕不韦主持编纂,约请当时众多著名学者参加编写而成。该书约成于公元前239年左右,共分二十六卷,“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  相似文献   

17.
当代美国的艺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欧 《世界文化》2007,(11):6-7
人类通过艺术活动:制作活动和接受活动,来治疗心理和生理上的疾病,其历史可上溯到石器时代。其实,远古人类的巫术活动与艺术活动是合为一体的,而巫术活动是那时候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精神痛苦的主要方式。在西方,有文献记载的艺术治疗已见于古希腊和《圣经》时代。古希腊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者以及亚里士多德都曾论述过音乐的“净化”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俄罗斯人复杂、矛盾的民族性格中,迷信是其鲜明的性格特点之一。在古代,受生活环境以及宗教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迷信的说法。然而,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些说法依然在俄罗斯人当中盛行。这种迷信似乎和受教育程度、所从事职业以及年龄无关,它已经变成了一种思维习惯,深深植根于俄罗斯人的集体意识之中。  相似文献   

19.
治“自大”病之一方有人害了一种病,名"自高自大"病。他不看世界,不看别人的长处,自以为天下第一。他滔滔不绝,所说有不少是别人的成果,但他就是说是"我的发现"。他改头换面地抄了别人的东西,都说是"填补空白",向别人指点这,指点那。无可讳言,文德文风今日...  相似文献   

20.
说“兵符”     
吕博 《寻根》2009,(4):49-51
我们都熟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其中之符,就是兵符。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封建帝王为了能直接掌控军队,便发明了兵符制度。“虎符”是最早的兵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僚兵权和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