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界关于龙形象的起源问题一直讼争不断。从功能学派的角度看,定型后的龙形象明显具有天命、神意的符号功能,这种功能应当是龙形象在中华文化中传承的根源。以此为基础对龙形象的观念史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人们在构建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崇拜对象时,将其形象的身体部分神化抽象为腾飞状,这种兽首蛇身的形象开始成为一种构建神圣动物的固定图式。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萨满信仰背景下,这种可以飞翔的神圣动物成为一种接引萨满(大巫)升天通神的坐骑、神使,战国以降,神仙家与道教也将其作为神仙坐骑、成仙接引者。正是由于其飞翔升天通神的能力,以及作为接引神使具有的天命、神意象征意义,龙形象在汉代被作为神圣符号、天命权力载体,统合进了帝王神圣形象建构中,甚至成为了帝王独占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2.
浅析中国民俗中的龙、狮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和狮子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其造型在中国民俗中随处可见 ,中国纹样、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中遍布其踪影 ,关于它们的神话传说也层出不穷 ,这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也增添了龙和狮子的神性 ,使它们具有了更多的文化涵义。它们作为瑞兽的形象普及城乡 ,妇孺皆知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俗的文化内容。龙在中国文化中为百虫之长 ,是人们以蛇为原型 ,逐渐将许多动物的形貌特征拼凑起来的想象中的一种动物。它喜水 ,好飞 ,通天 ,善变 ,灵异 ,有降祥征瑞、呼风唤雨、避邪驱祟等神性 ,人们赋予它保护神、水神、祥瑞的象征等文化…  相似文献   

3.
龙神之谜     
龙之为神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在数千年的古老文化中有相当广泛的影响。龙的神话与图像传世很多,但互有差异,充满矛盾,令人困惑不解,至今无法定于一说。本文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已有材料作了归纳和梳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龙神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说明龙神的原型是鼍龙(扬子鳄)、蛟龙(湾鲤),较多取材于聪明温和的鼍龙。龙寿命长,善造“地下宫”,眼能变色。尾灵活有力,嗜食含有珍珠的贝类,因而被称为神异动物。它在雨来前吼声如雷,故被古人认作雷神、报雨神、司雨神。它在某些地区常被高速旋转风云卷上高空飞行,故有“飞龙乘云”之说。古人还认为,龙的灵魂能变成闪电,驰骋于云海,向大地播雨。我国很早就是靠天吃饭即靠龙吃饭的农业社会,人们自然怀着欣赏、崇敬、利用、制服等复杂心理创造了无数龙的雕像、神话和庙宇,龙的意识广泛渗透于政治、宗教、科学、文艺、民俗乃至民族感情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dragon"(我们暂译为带引号的"龙")的形象总是一个可怕的恶魔、怪兽。它巨嘴、尖齿、长舌、四爪锋利、身上有鳞、长着双翅,还能口中喷火,成日兴妖作怪,  相似文献   

5.
一对龙这种虚幻的灵异动物的崇拜 ,在中国源远流长。汉民族很早就有所谓的”四灵”信仰。《礼记·礼运》记载 :“何谓四灵 ,麟、凤、龟、龙 ,谓之四灵 ,”据考证 ,这四种动物很可能是原始社会几个主要部族的图腾 ,图腾制度衰弱之后 ,它们就变成了人们畜养动物时的保护神。西汉时代 ,五行学说盛起 ,四灵信仰与之结合 ,四灵也就变成了镇守天地四方的神兽 ,称为 :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 (也有作“西方麒麟”的 )、北方玄武 (在龟的基础上加上了蛇的形象 ) ,四方神兽的观念后来被道教和中国化的佛教吸收改造 ,在民间影响很大。民间龙崇拜…  相似文献   

6.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明史影响深远。在不同历史时期受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化以及审美观念的影响,龙的造型和龙身上的饰纹也在变化和丰富。几千年来龙的造型主要有盘龙、卧龙、旋龙、腾龙四大样式,此外还有踞坐式龙型。但在清代以前踞坐式的龙型十分罕见。1956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市出土一尊金代铜坐龙,1969年国家将其定为国家一级物并且成为黑龙江省的标识与金代化的象征。2000年国家邮政部推出一枚铜坐龙纪念邮票。由此可见金代铜坐龙在我国化史上所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一直在玉溪工作和生活,而且是从事业余艺创作的我竟然没有上过龙马山,也没去过白龙泉。这说起来,连自己也觉得荒唐。话又说回来了,是不是从事艺创作的就应该无孔不入,到处都去一遍才行?当然不一定。世界很大,稀奇的景物无处没有,去得完,看得尽吗?不过,就在玉溪东北边,多少人赞美过的龙马山倒确实应该去一回了。  相似文献   

8.
汉字“龙”作为一种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表意文字,体现了汉字以形示意的文化形态,也直接体现着民族文化的蕴涵。汉字与汉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是融为一体的。对“龙”的字形字意考证,可以看出“龙”所蕴涵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中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赵明 《华夏文化》2012,(1):29-31
2012年是中国的龙年。“龙”是汉民族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而虚构出来的动物形象。《说文解字》:“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龙”的出现,一开始往往与水有关,龙在商代是卜问天气晴雨状况的重要事物,  相似文献   

10.
顾乃武 《寻根》2014,(4):4-7
<正>龙是伏羲氏族的图腾,伏羲氏是中华民族的血缘之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能见到的龙,大体有两种形态:一是生物的形态,一是文字的形态。学界大多认为生物形态的龙,是一个以蛇为主体的组合图腾,是华夏部落联盟族徽的标志。部落联盟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华夏部落联盟的发展过程中,构成龙图腾的"部件"由少到多,龙的形象随之不断丰满。与龙的生物形态演变情况大体一致的是,龙字形体也经历  相似文献   

11.
<正>巴人与蜀人即使在交通和通讯如此发达的当下,巴人和蜀人,也就是川东人和川西人,仍然一望即知,其内在的不同质地,仍然锵然有声。从文字学上来看,尽管人们对"巴"字的解释有多种说法,但它一定与一种较为凶狠的动物相关(毒蛇或猛虎),则是人们所公认的。东汉许慎在《说文》中说:"巴,蛇也。或曰食象它"。这个说法在甲骨文的"巴"字中,也部分  相似文献   

12.
虎年话虎联     
鼠去牛走闻虎啸。1998年是农历的戊寅年,按照我国传统说法,寅属虎,今年应是虎年。虎为百兽之王,形象威武雄壮,色彩斑斓,步伐矫健,一声长吼,威震山河。老虎作为英式的形象,人们常把勇猛的士兵称为‘晓贲”,把勇敢的将军称为“虎将”,把险要的关口称为‘唬口”。老虎成为古今中外不少诗人画家吟咏描绘的对象,出现了许多脸炙人口的佳作,其中虎联更是如洪钟大吕,声势浩大,使人读后震聋发晴,意气风发。江苏南京市,古称石头城,虎踞龙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南京的名胜古迹联中多“虎”字,例如:石头城联:龙幡六十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民俗史研究领域里 ,龙崇拜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龙崇拜的起源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仅就起源问题而言 ,从 2 0世纪以来已经发表了数以百计的文章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 ,提出了数十种观点。尽管讨论异常热烈 ,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对于这些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观点 ,我们越看越糊涂 ,越看越失望。然而 ,我们最近仔细品读《中国崇龙习俗》(吉成名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2 0 0 2年7月出版 )一书 ,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这种感觉来自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学术意境。首先 ,作者为我们…  相似文献   

14.
龙何时长上鹿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既小又大的问题.说小,龙有“九似”,角仅为其一,并且龙原是有角的,所谓长上鹿角是局部形态的变化.问题低一级,外延小一圈;说大,龙是中华民族的灵物,它的起源及演进脉络与中华文明的起源及上古各民族融合流变的历程紧密相关.龙的每一部分都是历史的积淀,它的变化则是中华各民族间交往的结果.这是一个既虚又实的问题.说虚,在先秦.人们认为龙是虚幻的气体,孔子说:“吾乃今于是乎见龙.龙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乎云气而养乎阴阳.”孔子问道于老子,感叹老子高深的学问,便将他比作了龙.可见当时的龙是聚散无常、不可捉摸的.龙的演进过程也朦胧而不清晰,在汉以前,龙没有各民族都能认同的统一形象,何况角乎?说实,龙的创造毕竟是人的行为,毕竟要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定会出现在田野考古的不断发现之中.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说的水龙,其实是草龙,因为泼水故称水龙,是人们用稻草编扎而成。水龙节,又称草龙节,即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德江土家族舞龙队伍沿街舞动水龙走街串巷,并接受民众的泼水,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水龙节发龙仪式在德江县土家族已有百余年历史,仪式的具体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16.
龙的雌雄     
孙克让 《寻根》2000,(1):42-43
我国龙化与我国明史同步。龙在我国明史中的发展是从神龙逐渐演化为皇权的代称,形态也从爬龙、走龙而成为飞天之龙。龙在晚唐、五代、宋是一个转变时期,在此之前龙分雌雄,而后逐渐以龙代表雄性、男性,以凤凰代表雌性、女性。由此龙凤相配延续了近一千年,人们对早期龙分雌雄久已陌生,不知其详。今试从献及物中加以分析.以期还龙以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7.
领带的起源     
穿西装都得系一条领带,这是规矩。但人们对领带起源的说法各异。 一种说法是:古代的西方人,特别是常年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日耳曼人,他们习惯披着兽皮取暖御寒。为了不让兽皮从身上掉下来,就用一根草绳扎在脖子上,这是最原始的“领带”。 另一种说法是:17世纪时,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的一支骑兵部队走过巴黎闹市街头,骑兵们个个身着制服,脖颈上还系着一根细布条。法国的部队军官见了,赞叹不已,争相效仿。同时,巴黎一些爱赶时髦的贵族子弟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在衣领上系一根布条,这便是领带的原型。 还有一种说法是:领带是英国妇…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部书一篇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读者、批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学识、审美情趣对原有的一些定论来重新认识、评价、阐释,有不同的解读心得,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在文艺界并不少见,即使在教育界一向认为权威的教科书、参考书几十年一贯制的有些传统说法都在松动,比如关于鲁迅名篇<孔乙己>的主题,孔乙己形象的分析就有了多种版本,有了多种说法.这是文艺界、教育界的幸事,说明我们的学术空间越来越自由,越来越活泼,真正迎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但我们也看到,有些人对某些名著,称之为古代文学经典或现代"红色经典"解读中借口对其中的某些"糟粕"进行"解毒"来颠覆主旨,乱编不顾历史背景的情节,所谓重塑人物形象等等,就未免有些出格,有哗众取宠之嫌了.一般读者难以接受,就是专家学者也未必苟同.  相似文献   

19.
亚民,一首《中国龙》的亮相,以震撼人心的气势、激情饱满的演唱,吸引了观众的瞩目,成为近年来人们熟知和喜爱的歌手。伴着《中国龙》的传唱,亚民开始其艺术人生新的一页,随后推出的《老前辈》,也以深厚执的情感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迅速传开。这个耕耘多年的歌手,得到观众的认可和热烈的掌声,犹如沙里黄金,风吹日晒,终于光亮夺目。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是龙年,一张中国龙的邮票,引起人们的争议,反对者认为这种面目狰狞、张牙舞爪的形象令人生畏;邮票设计的主持者却认为邮票虽小,却是国家的名片,这是表现中国的威严庄重,有点凶实际上是信心和力量的表现(参见锺殊:《令人担心疑心害怕的壬辰龙票》,《争鸣》2012年2月1号)。争议实际上已超出构图的本身,而是崛起的中国以什么样的面目走向世界,一张小小的邮票揭示的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