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新闻机关的资料工作,有些同志存在着不正确的看法.谈建华同志来信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请人民日报的一位资料工作者作了答复.  相似文献   

2.
2005年4月21日,一位马同志来到市档案馆要查找自己退伍时的档案材料:据介绍,这位同志是1976年退伍后被民政局分配到矿山机械厂工作,后分配到松江百货大楼,在调动工作期间,将其个人档案丢失。这次企业改制寸发现她没有档案,不能证明他参加工作时间。他为此已经找了3天,去了民政局、就业局等单位,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这里没有”。后经一位亲戚介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档案馆。  相似文献   

3.
《湖北档案》2014,(7):5-7
正(2014年7月16日根据录音整理)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参观历史珍贵档案展览、调研档案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的办法。会议表彰了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颁发了第一批"十百千"人才工程证书。三位同志作了很精彩的发言,集中展现了湖北档案人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和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勤政务实、无私奉献的良好作风。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抓住重点,认真学习贯彻鸿忠同志讲话精神在建党93周年前夕,在群众路线教育、作风建设的重要时期,鸿忠同志带头参观"红星照耀中国"展览,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作出牢记党的光荣传统、加强作风建设的示范。省委书记的现场讲话通篇  相似文献   

4.
础石 《广东档案》2000,(3):12-12
3月底,省档案局徐大章局长率石大泱、周乐人同志到深圳、佛山、东莞、顺德、三水、从化市调研,这次调研的重点是企业改革中的档案工作发展现状、难点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建档的情况、存在的困难等。调研的目的是为了开好全省企业和农村档案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下旬,一位叫孙来法的读者给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写信,就《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一消息中有关“台湾间谍被判4年”中的“间谍”一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此用“台湾特务”表述更准确。张研农同志接到来信后就读者提出的问题和报社有关同志进行了讨论,同时把这封信转给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南振中同志接到信件后非常重视,马上组织新华社相关部门核实求证。经过向权威部门及有关专家咨询,确认上述报道中用“间谍”一词是正确的,并致信答复孙来法同志。本刊现将两位总编辑处理这位普通读者来信的过程实录刊出。《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是我国两家重要的新闻媒体,两位总编辑对一位普通读者的来信如此重视,及时处理,这种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学习。  相似文献   

6.
已经有36位同志发了言。在年会即将园满闭幕的时候,我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一下,其中自然也有我的看法。这次年会的主题是谈改革,大家以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和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思想,探讨了我国广播电视研究刊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为广播电视改革服务及自身如何进行改革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画家邵宇同志发言说,培养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新一代,使我们的革命传统得以延续,后继有人,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所以这次为少年儿童出好书和多出书而召开的会议,也就非常重要了。这次会议有几十位少年儿童文学作家参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档案管理》2006,(5):6-7
这次陪同全国同志来档案局调研,我和全国同志有同感,档案局的工作是很出色的。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这次调研的目的,一是看望大家,二是了解情况,三是支持档案局的工作。档案局的班子调整以来,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但我感觉档案局的工作很有起色,在历届班子创造的好的工作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展。国振同志从九个方面汇报了档案局的工作,如通过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河南省“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并第一次纳入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去,这是长远大计,对保证档案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再如在全系统开展新时期档案工作…  相似文献   

9.
1982年2月10日,吴世昌同志写信给胡乔木同志,对人民日报上的某些文字错误提出了批评。胡乔木同志将此信批转人民日报,要求人民日报答复和更正。人民日报已经给吴世昌同志写了回信,并表示感谢。3月5日,本刊又邀请在京的部分语文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就如何防止和消灭报刊上的文字错误等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吴世昌同志的信、胡乔木同志的批语和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刊登于后。  相似文献   

10.
3月10日,江蓝生同志对纳入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提出责问,我们作了三点答复。3月15日,董琨同志“再次回应”,对《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答复诸条进行了反驳,但是不讲道理。一、对社科院编写《现代汉语规范字典》一事不必那么讳莫如深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1979,(1)
为使《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适应分类工作的需要,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北京图书馆于今年三月下旬在长沙召开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修订再版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图书馆,部分高等院校图书馆和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图书馆等近五十个单位的代表。我省高等院校及部分地、市、县图书馆和科研单位图书馆的二十多位代表列席了会议。在这次会上,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图书馆处处长胡耀辉同志和北京图书馆付馆长丁志刚同志、北京图书馆分类法词表组韩承铎同志作了专题发言,介绍了原分类法产生的经过与存在的问题。大会还揭发批判了“四人帮”破坏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罪行。  相似文献   

12.
这次会议年初就部署了,召开这次会很必要,也很及时.为了开好这次会,陈厅长和文博图处的同志搞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会上传达了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交流了图书馆工作的经验,认真地研究了如何做好图书馆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考驗和鍛炼     
去年的最后两个月,我们深入到全国19所重点高校,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采写了《对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十点建议》这篇调查报告,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习仲勋同志批示说,这个建议“符合实际并提出了可行的意见和办法,极有参考价值”。这对我们鼓舞很大。的确,这次走出北京,深入基层搞调研,对我们两个年轻记者来讲,是一次考验和锻炼。  相似文献   

14.
流产的报道     
一九七六年夏天,<大众日报>的领导同志出发抓到几个所谓重头典型,回来就组织力量采访报道.我和编辑部的另一位同志还有记者站上的两位同志计一行四人,奉命奔赴菏泽地区的曹县.该县的朱老家大队,被认为是学习天津小靳庄的先进单位.这次采访中遇到的几件事情,是我在过去的采访中不曾遇到过的,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浙江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图工委)于1983年12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大学召开了一次"图书分类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共116人,包括所属高校图书馆22所,还有公共系统和专业图书馆(如浙江省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及机械系统图书、情报单位等)的同志们.兄弟系统图书馆的参加,使这次研讨会的气氛更加热烈,开得更加成功.省图工委组织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1.了解水平,检阅高校图书分类力量,2.交流经验,相互研讨,共同提高;3.讨论《中图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在会上进行了图书分类竞赛,竞赛结果有四所图书馆获团体优胜,六位同志获个人优  相似文献   

16.
1964年春的一天,柯庆施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对当时的解放日报总编辑魏克明同志说:“这次有你们的了,上次跳过了。”接着,他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在这年1月同吴冷西同志关于报纸工作的谈话中有关表扬解放日报的一段话:“解放日报比较注意抓思想,抓思想工作,值得看一看。”柯庆施对毛主席表扬解放日报,当然是高兴的,但也勾起他6年前的一桩心事。1958年1月,毛主席给中共广西省委刘建勋、韦国清两位同志写了一封关于“省报问题是一个极重要问题”的信,并附了几份  相似文献   

17.
7月中下旬,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吴忠泽同志率调研组在山东省聊城市调研后认为,聊城市在探索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技术创新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这些工作不但推动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也推动整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这次调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第一,要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机制,鼓励企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局长边春光同志在十月十六日的闭幕式上讲了话。他讲了五个问题。一、关于这次会议。边春光同志说,从庐山会议到这次泰安会议,经过儿童读物的作家、儿童教育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出版印刷发行工作者的的共同努力,还有新闻界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19.
康慨同志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副秘书长,协助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海涛同志分管省档案局工作。他对档案工作非常重视,给予档案工作很多的支持和关心,亲自率有关人员到省档案局调研,帮助档案工作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这次在陪同国家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检查大庆市《档案法》贯彻实施情况过程中,他还在百忙的工作之余,认真阅读了大庆市让胡路区档案局编写的《探寻让胡路的故事》一书,并特意写了书评,认为这是一本用档案讲历史、述文化的好书。康慨副秘书长的书评立意深远,文笔流畅,读后使人耳目一新,感同身受,很受启发,特予刊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们在学习《新闻事业简史》时,遇到三个问题搞不清楚,特写信向中国人民大学方汉奇教授请教。方教授在百忙中给我们学员作了解答,对我们鼓励很大。因此,我们特将他的答复,全文抄录如下:韩德文同志:信收到,简复如下:①邸报有很多别称,进鉴院状是其中的一个别称。这个别称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问,早于邸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