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名词解释: 冲突规范 双边冲突规范 先决问题 公共秩序保留 客观标志说 最密切联系原则 婚姻形式要件 执行外国法院判决 二、填空题: 1.“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种冲突规范出自( )。 2.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调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冲突法调整,一种是( )调整。  相似文献   

2.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由于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吸引了大批外国使节、商人、僧侣、留学生等来到中国.处理好与外国人的关系,保证唐朝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是唐朝制定涉外法律的一件大事,也是解决好唐朝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阶段,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达,为唐朝对外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大量外国人来到唐朝学习和经商,为了保障外国人在唐朝活动应当享有的正当权利,稳定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唐政府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涉外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涉及外国人出入唐朝边境的规定,外国人在唐朝生活、学习、经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体现了唐代法律开明严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魏希贵 《现代教育》2004,(11):46-47
冲突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规范,它是由国内法或国际条约规定的,指明不同性质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适用何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145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古代中国对来华外人采取的大多是优待政策,但同时也始终坚持了自己国家的司法主权。无论是唐宋时期的“藩坊”制度,还是明清时期中国政府对澳门以及中俄边境这些特殊地区外国人的法律管理,都说明了这一事实。虽然在两千多年漫长的时间中确实出现过个别特殊案例,是有过外人在华犯罪逃脱中国法律惩处的现象,但这毕竟是不符合当时的中国法律规定和国家主权原则的,决不能以此认定古代中国就已给予了在华外人以治外法权。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概论10国际私法关于外国法的性质有哪些理论?一、名词解释;门请谈谈外国法的证明程序。回.涉外法律关系2法域3国际私法412我国法律对适用外国法通过什么程序证明?“国际礼让说”5“法律关系本座说”6法则区别13简述鲍芙莱梦王子妃案。说7既得权说第三章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二、简述或论述题:一、名词解释:l什么是涉外的民事法律关系?1外国人的法律地位2.国籍3.双重国籍2.英国和美国国际私法的范围是什么?4无国籍5.国民待遇6最惠国待遇标准7普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际私法的范围是什么?遍优惠制4依据通说,我国国际私法的范围是什么?二…  相似文献   

7.
《桃花源记》中,“外人”一语,出现三次。①“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个“外人”是什么意思,看法很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以《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4期吴奔星、心海《“桃花源记”的一个问题》为代表,认为这三个“外人”各有所指,“悉如外人”的“外人”,指“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与外人间隔”的“外人”,指“桃花源外的秦时人”;“不足为外人道”的“外人”,指“和渔人同朝代的人”,而只有这个“外人”才能译为“外边的人。”第二种意见以《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11期孙玄常文章为代表,认为这三个“外人”意思一样,都是指“桃花源外边的人”。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中共有气处提到“外人”: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人教版教材中对“外人”的注释,在第1句中注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教学中,学生认为这种注解,在第2、3句中,是正确的。但对第l句,则有不妥。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中有这样三句话:“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中都有“外人”一词。人民教育出版社语一室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四年制初级中学语教科书第二册第20课对“外人”的注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意思是三句中的“外人”都是同一意思。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之意。《教师教学用书》上的译也是这样翻译的。  相似文献   

10.
蔡芝儿 《西江大学学报》2000,21(3):28-30,35
涉外税收是我国政府开征的涉及外国人和来源于国外征税对象的税收,它是我国税收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贯乇对外开放政策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与对外开放战略相适应的涉外税制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而现行涉外税收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笔者认为,健全我国现行涉外税收应当着重解决“涉外税收确立原则”、“内外两制”、“涉外税收优惠”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小爱读“公案”小说,喜看平反冤狱、大快人心的戏。上中学时,到了人称“冒险家乐园的上海”,看到外国人享有特权,犯了法或有民事争讼,外国领事说了算,据称是“领事裁判权”,我心实不平。在此早年所感受的双重影响之下,我决定学法律。后来我果真学法,此后教法律、当律师、任法官、出国考察司法,旋又参加东京战犯审判。新中国成立后,我仍教法律,不久就调北京外交部处理涉外法律事件,参加有关法律的国际会议,最后担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总之,我的一生,没有离开过一个“法”字。 ——倪征噢文图/王民培年轻的时候,他曾和朋友们开玩笑…  相似文献   

12.
涉外业务是法律业务中的“香饽饽”,涉外律师更是“金领”中的“金领”。这“金领”中的“金领”,让一部分律师“相当的”羡慕,也让他们“相当的“”无可奈何”,这是因为要成为一名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双科”律师,是“相当的”不容易。涉外律师,让我们掀起你“面纱”的一角,先来个“雾里看花”。毕竟,涉外律师:一次把你看不透!有人说他们是“民族英雄”,因为他们帮助中国企业打赢了众多国际官司,使中国企业免遭损失;也有人骂他们是“汉奸”,因为他们还帮国外企业与中国企业对簿公堂——他们就是涉外律师!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们拿着高薪,受到中外企业的青睐,同时承受着委屈和压力,而且他们的出现还为目前略显饱和的法律人才指明了新的创业之路。紧俏高薪的新贵职业随着我国法律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来是“香饽饽”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已经不再是人才市场的宠儿。但另一方面,检察院、法院在处理到涉外案件时,却不得不请经济学、外语等专家协助。因为我国现行法律教育基本上只完成了中文法律这一个方面的教育,目前的法律工作者大多是单一型的法学专业人才,其他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上相当欠缺,很难胜任涉外经济纠纷等专业性案件。另外一个事实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不仅外资企业和中...  相似文献   

13.
论南诏不是国家级政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南诏与唐朝关系的性质 ,近有争议 ,或以为南诏是与唐朝相鼎立的国家级政权。本文分析了在几个不同时期唐朝与南诏关系发展的情形 ,以及两者相互关系的总体状况 ,认为南诏是唐朝统治下的一个藩属政权或西南地区的局部政权 ,并非是与唐朝相鼎立的国家级政权。同时 ,探讨了古代政治实体处理相互间关系的原则和与之相适应的用语。  相似文献   

1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带来的新机遇,使涉外法律服务需求剧增。广西地区高校有必要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扩大涉外法律服务队伍,构建面向RCEP各成员国的经贸法律人才培养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和广西新一轮对外开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文章分析了RCEP协议背景下广西面临的涉外法治人才需求,分析广西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困境,最后从高校、政府、社会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颜维奇 《师道》2005,(5):26-26
《桃花源记》一中,“外人”一词共出现了三次:“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三个“外人”意思都一样吗?九年级语上册(苏教版)《桃花源记》一对“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的注释是:“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也就是说,教材对上述三个句子中的“外人”的解释是一样的。真是这样吗?笔以为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用到“外人”的地方有三处: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②……遂与外人间隔。③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二册的注释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其实三个“外人的含义均不一样,这种毫无区别的译文和解释是不确切的。打渔人进桃花源,看到的是为“避秦时乱进入桃花源并且“衣裳无新制”的秦时人的后裔,作为晋时人的打鱼人,看到的是与自己的时代衣着打扮很不一样的一些人,因此,在打鱼人眼中,这些衣着和自己很不同的桃花源人完全像是另外一个国度里的人。因此,“悉如外人”可译为…  相似文献   

17.
张琦云 《音乐世界》2010,(13):96-99
因《艋舺》而人气暴涨的混血帅哥凤小岳,在美国,被当成亚洲人,在中国,又被当成外国人,凤小岳坦言,其实混血儿一点都不好当。不管在哪里,他都被当做是一个“外人”,他说:“我必须让人知道我是有能力的,然后才能自信地说:“I belong to anywhere.”。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源远流长,而处于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则是与外界交往较广、较频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在唐朝境内不仅活跃着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外国人,而且还流传着许多令人耳目—新的域外物品。这些物品的流传,是唐朝对外开放、积极与世界各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化.涉外民商事纠纷日益增加。法院在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适用外国法不可避免,而外国法的查明是正确适用外国法的前提。但由于世界各国的法律千差万别、纷繁复杂,任何法官都不可能通晓世界各国的法律。因此,当一国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如依本国冲突规范的指引应适用外国法,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来查明外国法的内容。通过探讨外国法的查明主要涉及的几个问题(所要查明的外国法是“法律”还是“事实”;外国法查明途径;不能查明外国法时如何处理等)采进一步分析我国外国法查明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国际私法是以涉外民事关系为调整对象,以法律适用为核心内容,由确定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规范、解决法律冲突的冲突规范、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统一实体规范和解决涉外民事民事纷争的国际民事诉讼程序和国际商事仲裁程序规范组成的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是国际私法中一重要制度。本文试浅析这一制度的必要及在我国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