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职经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课程体系的内涵分析入手,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分析了高职课程体系设置模式的理论,构建了高职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提出了高职经管专业专业课程的整合思路和课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从高职院校商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内涵分析入手,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商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提出了高职院校商务类专业课程的整合思路和课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时人才需求的变化,使得在高职教育领域推行学分制成为必然,而在学分制的改革过程中.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程度决定了学分制改革的深入程度,教师在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过程中投入的大小决定了学分制改革的进度。  相似文献   

4.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于构建高职课程体系的主要指导思想--课程观进行理论思考,认为必须在课程体系诸方面进行全面的观念更新:建立认定高职课程方案特性的观念,树立高职课程目标多元化和兼容性的理念,确立高职课程内容以创造性智力技能导向和适用性的思想,创立高职课程模多元整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高专教改的关键之一.也是教改的当务之急。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几年来在教改试点过程中,通过对课程改革观念、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环节和课程评价机制六大方面整合。对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社会认可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以纵向内化整合和横向外化整合为课程改革基本思路,构建以"问题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近年来高职院校护理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论证了高职护理多元化整合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认为护理整合课程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根据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以及高职护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并对多元化课程的具体课程设置、相应教学策略的改变及课程实施所需的学校政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职《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数学》是高职的一门基础课,它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常用的数学方法。本文对进一步整合和改造课程结构、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改革教法等,以适应高职教育《高等数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职专业特色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专业特色的建设是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顺应新形势而发展的关键,应以行业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在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模式、学生能力等五个方面去构建整合,打造专业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10.
基于5个高职试点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本通过对扬州职业大学5个高职试点专业教学改革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以整合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本还就高等职业教育知识与能力结构、理论与实践教学、高新科技教学以及学校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本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课程地图既是一种课程理念,也是一种课程实施技术。它在可视化、资源整合和课程管理功能的基础上强调儿童在课程实践中的中心地位,是提升课程实施质量和儿童学习结果的重要途径。利用课程地图建设园本课程,就是要基于儿童的立场建构和实施课程,依据儿童学习规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儿童的自主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课程地图建设园本课程时,可以把民间文化和生活实践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与实施手段,通过创设自主参与的课程学习环境,支持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程研究的问题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课程研究者所面临的紧张状态。在课程时空存在的历史中,课程从计划性维度走向非计划性维度。在计划的视野下,课程研制者将流淌的时间简化为空间的平面。随着课程参与者的不断争取,每一个课程参与者都在不同的时空里实现了课程研制,从而构造出一幅分形存在的计划。同时,这种努力将问题领域拉到非计划维度,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实施,关注超越时空的空白课程。课程评价领域也发生着同样的价值转向:从目标核准的评价到动态生成的评定。而所谓的课程存在的时间化历程正是人的优化的历程。  相似文献   

13.
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课程本质、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方式、课程目标和课程主体都有了全新的看法。新的课程观要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以新的面孔呈现。  相似文献   

14.
在课程论学科建设与发展方向上,代表认为:对课程本质的再认识,是课程论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课程论的学科性质、功用和价值取向需要同时关注两方面的需求,既能科学分析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又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课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形态,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知识形态,两者之间倒是可以用“整合”一词。在课程设计方面,代表们提出两种设计观,即体现课程根本属性的课程设计观和校本化的课程设计观。课程实施在内涵和外延上比教学宽泛,课程实施受课程制度和课程意识等隐性因素影响,课程实施不应在一种取向下探讨不同取向的课程实施问题,重要的是要依据“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标准来对课程实施进行价值判断。针对课程评价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课程评价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进一步做好理论研究、加强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评价、制订有效的课程评价标准、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以及加强对话和协商等工作。在教师专业发展上,要理性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深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科学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必然是课程文化的变革,必然是自在的课程文化与自觉的课程文化的交互作用和同步转型。课程理性是课程文化自觉的本质。课程文化自觉是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客观性的过程,其本质规定性包括理性思维、理性统一、理性态度、理性选择、理性目标,具体体现为主体性的课程文化意识、开放的课程文化胸襟、系统的课程文化结构、鲜活的课程文化生命、超越的课程文化品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课程论是旅游课程体系设计和建设的理论基础,没有课程论支撑的旅游课程体系设计与建设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课程论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的旅游课程体系,发现教师中心和学科中心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学生中心模式则相对被忽视。中国旅游课程体系重视课程文件建设,但忽视了课程实现的建设。因此,中国旅游课程体系必须重视学生的话语权,加强课程实现的建设,方能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课程的产生指向公众的道德教化,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课程的过程走向德性之知,这三点确证了课程与道德的本然一体关系。然而,伴随宗教主义课程、知识中心课程和生活取向课程的发展,课程与道德不断走向疏离。宗教主义课程在极度追求宗教信仰的过程中隐含着对道德理解的异化危机,知识中心课程潜藏着道德探询的弱化风险,生活取向课程因过于注重生活效用而遮蔽了道德。课程向道德的复归,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回归课程的道德旨趣,实践运作中彰显道德的多层意蕴,学理支持上把握课程研究的道德路向。  相似文献   

18.
关于课程哲学基础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辉旭 《教育研究》2006,27(3):66-70
课程与哲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哲学制约着课程观的产生、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课程在哲学面前具有能动性、选择性。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应用于课程研究,作为课程论的哲学基础,满足课程发展的要求,建立实践课程论,这是课程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用实践哲学审视课程历史,探究课程本质,反思课程问题,把握课程规律及其特点,是实践课程论应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基础课程相对薄弱、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学科课程有待精化等问题。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正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统合课程内容、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加大自主课程的比例等措施,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以提高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20.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多样的实践模式:创新模式、整合模式、调适模式、选择模式。课程创新是校本化程度最高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课程整合是以超越不同学科知识体系而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来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的,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功能;课程调适是对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和审定的教材在学校实施层面中由教师所进行的校本化处理,使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适切性;课程选择是从众多可能的课程项目中挑选、确定学校实施的课程的过程。四种实践模式各具特点又相互补充交叉,反映了课程开发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