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极——地球最北端,一个"高高在上"而遥远的地方。那里常年肆虐的风雪、白亮耀眼的冰山和深不见底的海域,似乎都隐藏着无数神秘莫测的故事。北极——目前人类还没有完全征服的地球两极之一。雄心勃勃的人类,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潇洒地在那里自由往来吗?北极——在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的今天,似乎就是《天方夜谭》中的黄金宝库,就等待人们去发掘、去分享一样。仿佛一旦我们踏上那片海域,从此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千百年来,人类以热切的憧憬和希望,在探寻、问候着北极;北极也仿佛不断展示它的魅力,正在迎接人类的到来。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2007,(8):6-6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北极气温不断升高,那里的“隐居者”——蜘蛛在生活习惯和生理上都发生着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佐证。 尼克尔介绍说,在北极生活着许多种类的蜘蛛,它们适应了北极寒冷和缺少食物的环境,大多数蜘蛛往往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发育成熟。然而,他们研究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平均气温升高,一些蜘蛛的生长速度加快,提早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为了摸清北极圈气候对海洋气象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发挥潜水艇部队的作用,派遣了威廉上校及数名气象专家,秘密再赴北极冰川,准备在那里建立探测网.  相似文献   

4.
正过去几百年里,人类对北极的探险始终不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欧洲人渴望另辟蹊径,绕经北美大陆北端,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海上航线,直通亚洲。但是那里属北极地区,环境恶劣,探险屡屡失败,造成的船难接二连三。其中最大的一次船难发生在170年前,直到21世纪沉船残骸才被找到。船难铺就的探险路由于对东方的香料、财富极  相似文献   

5.
初到澳大利亚,看看那里成群的牛羊,确实与其他大陆没什么区别。但只要你离开沿海城市到内地走走,并到博物馆看看,就会发现澳大利亚是个非常奇异的国家。众所周知,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生物群也迥异,如在北极人们见到的是北极熊、北极狐……在南极见到的是企鹅、海豹等等,在非洲可见狮子、大象、长颈鹿、  相似文献   

6.
德国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北极气温不断升高。那里的“隐居者”——蜘蛛在生活习惯和生理上都发生着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佐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约生长着50万种的植物,在这种类繁多、丰姿多彩的植物界,有着许多趣事。其中有些还是当今科学之谜。发热之谜在几处终年严寒酷冷的北极,那里的植物能在冰天雪地里开花结实。科学家惊奇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吗?     
1.那一颗行星有像月亮表面般的亏盈变化?2.假如我们恰是在地球北极上,则东西南北四方将如何解释呢?3.新星真的是一颗新的星吗?4.如果你在地球上重120磅,在月球上将重多少呢?5.怎样决定北极星的高度?6.十九世纪第一夜有甚么天文发现吗?7.春分时日出日没的方向在那里?8.一年中日食的次数多还是月食的次数多?  相似文献   

9.
融化的北极     
北极将对未来全球变暖造成重要影响。近几十年来,那里温度上升的速度几乎达到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北极圈委员会是由美国、加拿大、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俄罗斯八国及几个当地组织组成的政府间机构。去年11月它发表了一份严肃的报告称:到本世纪晚期,北极地区陆地上冬天的平均气温将上升约4到5摄氏度,对海洋地区这一数字将达到7到10度,这将在世纪末带来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流金 《百科知识》2001,(7):25-25
许多大城市夜间灯火辉煌,亮如白昼,但那是要消耗好多电能的。这里介绍的黑夜变白昼,是说到了夜晚也可以见到真的阳光。这可不是在白日里做梦,早在1992年11月俄罗斯的一艘宇宙飞船曾把一个能够反射太阳光的太阳伞似的镜子带到距地面350公里的宇宙空间,在那里把阳光反射到北极,使北极的黑夜和白昼毫无二致。当然,因为是初次试验,这把太阳伞似的反射镜直径只有20米,照亮的地方不太大。但它向世界证明,把黑夜变白昼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I0006-I0007
[导读]中外科学家完整解读了北极熊基因组,揭示了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研究由华大基因、加洲大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的科学家完成。中外科学家揭示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科技日报深圳5月9日电(记者刘传书)中外科学家完整解读了北极熊基因组,揭示了北极熊适应北极极地气候之谜。9日,最新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的影响下,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越来越多的动植物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如北极熊。然而凡事都是双刃剑,正是全球暖化,使得英国灰蝶(Argus butterfly)脱离濒临灭绝的险境,重获新生。食源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作用。在过去25年间,英国灰蝶的栖息地逐渐向英格兰北部扩张,在那里它们找到了丰富的食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科技》2005,(4):34-36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因此也就是北极当然的主宰。如果说,企鹅是南极的象征,那么北极的代表自然就是北极熊了。但是,如果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考虑,人们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狼群的捕获目标是驯鹿和麝牛等北极最大的食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为争取我国北极海洋环境利益,主要介绍北极概况、全球主要国家北极战略与政策和北极航线开通预期及其战略思考。最后,给出中国针对该问题上具体的建议。本研究为我国获取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权益提供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地球的南北极.曾是人类难以涉足的神秘之极,那里的气象、地质、物理、海域、冰原的变化规律似乎是人类难解莫测的谜。南极和北极尽管距离人类居住活动的地区十分遥远.但是,它们的存在和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开展极地考察,成了一项前瞻性的科研事业.从1980年开始,这项事业正成为我国追踪世界发展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6.
北极同边各国对北极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除了因为北极有丰富的资源,还因为北极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价值.北极是美俄等大国博彝的新战略点.  相似文献   

17.
在很多年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他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各种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我们没有天敌,可以使我们发展得更强大。”另一部分则反对:“那里太冷了,如果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要被冻死、饿死。还不如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生存,可供我们吃的食物也很多,我们也会很容易生存下来。”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生活,另一部分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下来。  相似文献   

18.
北极熊要移民南极?全球暖化让北极冰加速融化,威胁北极熊生存,有生态学者建议:把北极熊往南极送,或许能为北极熊留住一线生机。消息一传出,反对者炸开了锅。美国杜克大学生物学者杰森·麦克拉兰认为这是一个馊主意,已有太多前例证明,善意地引入外来物种会导致各种破坏。南极的企鹅、海豹不习惯冰层表面有掠食者,会大量被北极熊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参与北极事务存在着有利因素,既有法律依据,又得到北欧北极五国的支持,而且北极国家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但同时亦存在着障碍,例如中国遭到了北极八国“门罗主义”的阻挠,俄罗斯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尤其是2011年努克会议上,俄罗斯成为阻挠中国进入北极的急先锋.事实上在北极事务中,中国更适合走“曲线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许多大城市夜间灯火辉煌,亮如白昼,但那是要消耗好多电能的。这里介绍的黑夜变白昼,是说到了夜晚也可以见到真的阳光。这可不是在白日里做梦,早在1992年11月俄罗斯的一艘宇宙飞船曾把一个能够反射太阳光的太阳伞似的镜子带到距地面350公里的宇宙空间,在那里把阳光反射到北极,使北极的黑夜和白昼毫无二致。当然,因为是初次试验,这把太阳伞似的反射镜直径只有20米,照亮的地方不太大。但它向世界证明,把黑夜变白昼是完全可能的。昼夜的交替是人们生理正常所需要的环境,把黑夜变成白昼岂不是多此一举?其实不然,有时黑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