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利用"问题征解活动"培养高中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数学应用”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过程.数学应用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数学问题(即实际问题数学化);其次,应用数学知识、方法和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即解数学应用题).培养高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途径主要有: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强化数学应用技能的训练,积极开展“问题征解”活动等.  相似文献   

2.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就是为了解决从事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是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层含义。兴趣的激发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内驱力;加强数学建模训练、培养建模能力、建立适当的数学摸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实际问题解决的形式是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因此说,教师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形成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应用能力是指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能力。它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数学问题;其次是应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在我国现行的中学数学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方面的问题,数学的应用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的教学存在着学与用的脱节,  相似文献   

4.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刻不容缓。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中的培养途径主要有: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会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世界中出现的数学现象;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迫切求,在数学教学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数学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题、习题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问题,应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感悟快乐.  相似文献   

6.
初中数学的学习是小学数学的提升和应用,更注重学生对实际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和应用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数学建模思想的应用成为我们教学中不得不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指的是把现实世界中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关的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或者是用数学的方法主动地去观察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有关问题,而作为教学中的“数学应用题”,一般是指作者或教师以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基础,编写(构造)出来  相似文献   

8.
数学问题分为两大类,纯数学问题和应用数学问题.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应用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索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意识,是指人们在数学学习、数学应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数学的见解和看法。数学应用意识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意向,它是主体主动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描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心理倾向性。如何让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就成了值得数学教师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指的是把现实世界中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有关的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或者用数学方法主动地去观察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有关问题。而作为教学中的"数学应用题",一般是指作者或教师以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为基础构造出来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数学应用,将标志着我们的数学教育进一步走向未来、走向世界.数学及其应用曾是我国古代最发达的传统科学之一.以实用性和问题解决为特征的中国古代数学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达千余年之久.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致使师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失落,近年来,随着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课程中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中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在高中数学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例、习题,“实习作业”和“研究性课题”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问题,说明了新教材对数学应用问题的高度重视。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  相似文献   

14.
<正>一、问题的提出数学应用意识指的是在遇到问题时能自觉地从数学应用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解决,即用数学来解释所遇到的问题,然后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最后得到原来问题的解的过程.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但遇到问题时学生能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意识却很薄弱,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还停留在数学应用题上,仿佛数学就是一门为了解题和考试而存在的学科.这源于教师教学中就题论题过于强调或深化知识点而忽略了数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硕士、本科生解决开放性数学应用问题仍然是困难的,具有较高数学理论知识未必天然地能较好解决那些只用较低数学理论知识就能解答的数学应用问题;解决策略开放、结论开放、条件开放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逐渐显著增加,数学新课程重视数学应用教育促进了学生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解决开放性数学应用问题的策略选择具有显著性差异,呈现数学思维的单一性、近迁移性等特征,误解信息、隐喻干扰等因素对被试的策略选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高一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高一年级的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影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因素是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化能力、定势思维、计算能力、实际生活经验、心理素质;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能力成显著的相关;学生在数学应用过程中缺乏灵活性和原认知监控能力;对简单应用问题,男女生无显著差异,对较难的数学应用问题,男女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数学应用意识,是指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带有实际意义和相关学科中的数学问题,尤其是用来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意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强调学数学的目的是就是用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对此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数学情景与问题提出是国家十一五的研究课题,在教学的应用中分为:设置数学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四个主要的阶段.而情景——问题模式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模式之一.创设数学情景是教学的前提,为后面问题的提出提供了生动、直观的思考空间,也能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探讨和解决数学问题,情景是问题的一种刺激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数学教育界越来越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与研究,数学教育如何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内容上改变传统数学问题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加强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数学问题真正具有应用性,还数学问题的本来面目。但目前生活化问题的开发还相对滞后,急需编制一些生活化问题,以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一、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的编制原则1.目标多元化原则传统数学问题教学目标单一(强调思维训练的价值),它使一部分学生具备了高超的解题能力和技巧,同时也使一部分学生在数学问题面前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数学实验引入高职数学的问题驱动式教学,并以实际问题为各教学情境的载体,把数学理论知识的典型应用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用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作为广义的学习任务,形成课程内容或任务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且通过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包的应用,促进了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结合,使学生摆脱了繁重乏味的数学演算和数值计算,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