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所谓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责任感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孩子的成长及将来的发展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责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责任感是指人在道德活动中,对自己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持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个性心理的主要品质,是一个人对其所属全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然而在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对他人和集体、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学生最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就是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淡薄,责任感较差。这种现状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我们在主体性德育理论、集体主义教育理论、自我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展开了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研究,引导学生以负责的精神对己、对人、对事,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并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所负的利益、情感的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从对象分,依次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此外,还有对任务负责.对过失负责,对承诺负责等。负责任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责任感”是人自觉、志愿地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尽力做好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事的态度,《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自觉地把分内的事做好的心情。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言论、行为、承诺等,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例如,实现了承诺,完成了任务时感到满意,心安理得;由于客观原因未能达到要求,但是尽了主观努力时,感到遗憾、问心无愧;未尽到责任时则感到惭愧、不安、内疚等等。责任感一旦产生,就会成为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加强意志锻炼,促进个性的发展。学生的责任感是从对具体事  相似文献   

6.
挈子走四方     
程志坚 《家庭教育》2007,(7S):30-30
要让孩子从亲身经历中获得责任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浅谈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责任感?现代汉语对其的解释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的心情”。它是道德情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着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社会、民族、国家所承担的责任、应尽义务的态度,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如今,职业中专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普遍患有独生子女特有惟我独尊、责任心缺乏、感情冷漠、自私娇气、依赖性强、意志薄弱等缺点。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不但是重要的,更是必要的,除了家庭外,学校是教育主要阵地,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所负的利益、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从对象分,依次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此外,还有对任务负责,对过失负责、对承诺负责等。责任感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一个学生若是没有责任感,在校不会是个好学生,在家不会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不会是个好公民,长大了也不会是个好职员、好丈夫(太太)。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学的一些知识可能会被遗忘,但责任感会陪伴他的一生,并使他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9.
华娟 《中学教育》2006,(12):39-40
一、儿童责任感的产生 1.何谓责任感 对责任感的划分有多种形式。有研究按责任感的对象将其划分为四类:自我责任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有研究按责任感的表现形式将其划分为六类:自我责任感、他人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任务责任感、承诺责任感和过失责任感。一般我们较为熟悉的是第一类划分。自我责任感即对自己负责,如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充满自信,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理智而积极地生活。家庭责任感则是对家人负责。如孝敬父母。集体责任感则是对所处的集体中的他人负责不做损人利己之事,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而社会责任感则是对社会负责,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诚信待人。  相似文献   

10.
张维满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3):54-56,59
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社会,他人的一种态度。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大学生,是当代青年中的精华,这就要求他们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自己的成都同社会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当前大学生责任感的一些基本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阐述激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的措施,这是新的时代给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责任感是一个人对他人或群体所负的利益、情感的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从对象分,依次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此外,还有对任务负责,对过失负责,对承诺负责等。负责任是构成一个人品德面貌的基石,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核心品德。目前,我国家教育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的照顾过多、保护过多、束缚过多。在家庭生活中许多本应有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是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不愿让孩子参加家务劳  相似文献   

12.
责任感是个人素质的核心成分,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素质的优劣。美国的西点军校曾将“责任”二字作为校训。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的会议,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少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他人真诚合作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可以说“学会负责”已成为进入21世纪的通行证。只有具备高度责任感的人才会主动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首都师范大学版《思想品德》(七年级第二册)第11课《担当自己的责任》。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并努力在生活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能力目标方面,通过情境与活动体验、典型事例分析等方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实践探究的能力和分析综合等能力以及合作的精神。知识目标方面,认识到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会对他人负责,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责任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道德和良知等可贵品质的铸成物,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素质。缺乏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人,不仅没有可能成才,还会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人。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人是社会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被安排在社会的不同位置上,人总是要与他周围的人们有着相互的联系,相互制约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中,每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做人的责任感就是一个人他对自己与周围的人们联系和制约的自觉认识,并在这种自觉认识上要求自己好好做人的一种责任心。 对一…  相似文献   

15.
社会责任感与大学生成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应履行的各种义务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觉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从道德人格、能力发展、政治修养等方面促进自我完善与成才。本文对高校如何开展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所谓职业操守,就是一种从业人员的行业自律性和责任感的问题,是一种原则与态度,也是一种敬业精神。那么对于一个合格的钢琴调律师来讲,具体来说就是对钢琴需要有责任感,对自己要有自律性,对他人也要有负责任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品格即人的思想品德的规范。品格可以体现为人的性格、态度和观念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即什么是高尚的人,什么是道德的行为,什么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品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表现为人的气质与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即人格。品格可以分为个体品格和社会品格。个体品格包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律、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等品质...  相似文献   

18.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由于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对敬业价值观的秉持与践行有更特殊的意义和要求,因此,敬业应当是教师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9.
敬业,顾名思义就是敬重并重视自己的职业。敬业就是要像对生命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敬业是人的使命所在,是人类共同拥有和推崇的一种精神。敬业具体地说就是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克服各种困难,善始善终与事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其中糅合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敬业在当今社会得以发扬光大,敬业精神也是一种做人之道,也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德育的对象是人,德育的结果也是为了人。因此以责任心培育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始终围绕人做章,积极发挥教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的基本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向社会化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