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直流输电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日益增加,尤其是近年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的发展,使得电网输电逐渐呈现交流与直流并存的格局。本文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在电网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阐明当前电网中柔性直流输电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与传统直流输电技术相比较优势在于:无需无功补偿、没有换相失败、谐波水平低,能同时独立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但是在直流侧发生故障时,由于目前还没有大容量高电压高速直流断路器,清除故障的手段是跳开换流站交流侧开关,使故障清除和直流系统再恢复的时间比较长,影响柔性直流输电的可用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全桥子模块、钳位双子模块、交叉型子模块的MMC故障自清除技术,缩短直流输电再恢复的时间,尽可能保证直流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的电力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由于高压直流输电具有送电距离远、送电容量大、架线成本低、控制灵活等特点,现已成为我国输电工程中重要的输电方式,在未来的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的全国联网中,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电网现状及趋势、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兴起、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针对交流输电的优点和特点、直流输电应用所受的限制因素、直流输电技术适应我国电网发展的规划与需要等六大方面做了论述与探讨。对高压直流输电的研究与应用将是我国现阶段电网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集约化大规模远距离供电主要以交变电流输电方式为主.但是,交变电流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电网的稳定性问题、交变电路的电阻、电感和电容.针对这些缺陷,直流输电将作为解决输电技术困难的方向之一.本文利用实验室有限条件,搭建了高压输电模型,对直流和交流输电下的功率损耗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直流输电比交流输电省电,高压输电比低压输电省电.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中国互联电网发展的客观需要,说明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我国电力跨区域大规模输送的必要性;例举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国外的发展状况;简要介绍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发展现状;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说明了特高压直流输电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智能电网是由发电、输配电、用电三大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电力电子技术在各个环节都扮演了重要作用,主要涉及领域包括发电侧的储能、变流技术,输配电侧的柔性交流输电技术(FACTS)、高压直流输电(HVDC)、智能开关等,以及用电侧的储能系统和电动车充电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直流输电作为电网安全互联、远距离经济输电的一种重要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直流输电系统技术复杂、设备种类繁多,成套设计是确保直流系统方案技术可行、经济性好的关键,是确保直流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依据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独有特点,针对同一网络中连接无源和有源网络的稳定性分析,首先建立换流站数学模型,将abc三相坐标系的模型转化为dq0坐标系,推导出换流站的等效数学表达式,并对其运行原理和工作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建立dq0坐标系下的电流控制环,通过设计PI控制器控制交流系统和电压源换流器之间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利用Matlab软件成功对这个三端系统进行模拟,对其性能进行分析,体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灵活性、可控性、智能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自1954年问世以来,由于对高电压、大距离、不同步运行的两个交流电网的连接、改善交流电网的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点,近50年来已取得很大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直流输电系统中开关数量过多,且受仿真机存储容量和CPU处理能力的限制,给直流输电系统的实时仿真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实现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实时仿真,采用理想变压器模型法在直流线路上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行模型分割。以12脉波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将上述模型分割方法与原整体模型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分割方法适用于直流输电系统实时仿真测试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高压直流输电作为一种新兴发展输电方式,具有线路输电能力强、低损耗、双侧交流系统不需同步运行、发生故障时对电网造成的低损耗等优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器是输电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力保证,能够满足我国的输电要求。针对换流器整流部分使用PI控制器,构建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通过MATLAB仿真确定基于PI控制器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智能控制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直流输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直流输电有着一些交流输电不可比拟的优势,直流输电有可能取代交流输电成为主要的输电方式,并且从发电站并网到给终端用户都可能换成以直流为主,文章对此可能性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直驱风电场经串补及柔性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建立了直驱风电场经VSC-HVDC的系统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了次同步振荡现象,并用频谱分析验证了其正确性。利用时域仿真法,设置不同的场景分析风机网侧换流器的内环控制参数、串补度以及直流侧电容对直驱风机经柔直输电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针对减小次同步振荡危害,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高肇、兴安直流输电工程为例,对直流控制系统中因操作导致丢失功率的相关预防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拟了直流输电系统在不同控制模式下进行极闭锁操作导致丢失功率的过程,分析了高肇、兴安直流现有控制逻辑的不足,通过和其它新建直流输电工程的控制逻辑进行对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特高压直流输电引起的直流偏磁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特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产生的直流偏磁现象的出现、产生原因及危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特高压直流输电中产生的直流偏磁的限制措施及消除机理做了详细剖析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2日,国家"十二五"西电东送重大能源建设项目——糯扎渡电站送电广东±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和溪洛渡右岸电站送电广东±500千伏同塔双回直流输电工程在南方电网开工。从四年前投运的我国第一个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500千伏贵广二回,到一年前投运的我国第一个特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800千伏云广直流,再到最近开工的"两渡"工程,五六年间,日趋完善、更臻成熟的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西电东送战略实施、实现电网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介绍了灵活交流输电技术、定质电力技术、新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同步开断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用电需求也持续增长,这要求输电系统具有更高的输电能力和输电效率,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大容量、远距离送电.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满足这种要求的关键技术之一,发展特高压电网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介绍了这种技术的发展、特点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中国第一条±800kV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由于传输功率高,其稳定性关系到整个电网的安全运行.直流电流测量装置(CT)是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信号采集的重要模块,以2012年9月12日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一起单极闭锁事件为例,分析了CT装置对整个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对比考察了历次换相失败的历史电流数据,并对电流谐波状况进行分析,定位发生故障的为极1母线CT二次测量回路.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普通的交流输电系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优势在于电力的远距离传输、成本更低以及电力损失更小.安徽省是西南水电外送特高压走廊的途径省份之一,但目前还没有针对直流输电线直的研究,所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与研究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采用实地监测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周边电磁辐射环境,同时从环保角度提出在沿线周边进行建筑规划时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