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惠明 《湖南教育》2002,(18):33-34
一先看两个案例。教学内容:15-9=?(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82页)L老师是这样教的。师:先看这幅图(学生看教科书第82页上图),袋鼠妈妈说:“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应该怎么算呢?生1:15-9=?师:计算结果是多少?生2:6。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3:把15分成10和5,10-9=1,1+5=6。师:对,很好。我们现在看其他的方法,请同学们看图(教科书第82页下图),小老鼠是怎么计算的?生4:小老鼠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师:对。那么老…  相似文献   

2.
“小数加减法”的起始课,一位老师是这样开头的——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23页,谁能站起来把例1读一遍?生:(一生站立,并朗读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8.5公斤。第二小队采集了21.5公斤。一共采集了多少公斤?师:这道题是叫我们求什么的?生:叫我们求“一共”。师:既然叫我们求“一共”,这道题应该怎么算?生:用加法算,列成算式18.5+21.5。  相似文献   

3.
【案例】 师:(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5根小棒)根据这幅图,你能知道什么? 生:知道了一共有14根小棒。 师:你是怎么算的?能用小棒摆给大家看吗? 生1:我是数的。从9开始数5个,数到14。 师:你能再数一次给大家听听吗?  相似文献   

4.
第一步:巧提问,认识你我 师:初次见面,谁有办法让我们快速认识? 生:自我介绍。 师:是个好办法。怎么介绍既快又好呢? 生:大家写在纸上,老师您一看就知道了。 师:太耗时间了,需要写的时间,还需要看的时间。 生:我们问,您回答;然后您问我们,我们回答。  相似文献   

5.
罗鸣 《科学课》2009,(10):42-44
片段一:找空气 1.用塑料袋、扇子、气球找空气师:你们了解空气吗?我们来找空气观察一下,怎么找呢? 生:用塑料袋。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冲突1.出示: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师:怎么列式?生:720+6=120(毫升)师:为什么这样列式?生:这里是将720毫升的果汁平均分给6个小杯.求每一份是多少?师:将720毫升果汁平均分给了6个同样大的小杯.可以直接用除法求出小杯的容量。  相似文献   

7.
片断实录师:(幻灯示题: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0.4与0.7。生:(齐答)0.4<0.72!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甲:从图上看出,0.4表示将一个整体分成10份取其中4份;0.7则表示取10份中的7份。4份当然小于7份,所以0.4小于0.7啦。师:(期待地望着大家,欲问又止?..  相似文献   

8.
师(拿气球的手故意松开):气球怎么了? 生:气球飞走了。 师:你们想玩吗?老师有要求:1.试一试。拿气球的手慢慢松开,对着气球口的手掌有什么感觉?2.画一画。用箭头画出气球运动的方向和气球喷气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教学现场 师:孩子们,下午好! 生:老师好! 师:知道我姓什么? 生:姓孙! 师:怎么知道的? 生:主持人介绍的。  相似文献   

10.
【问题思索】曾看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教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时,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读的:师":竟然"是什么意思?生1:想不到。师:想不到什么?生2:想不到母亲这么轻。师:怎么轻?生3: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师":我"为什么会想不到?(生读这段中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师:我们班每个同学的家里都安了电话,谁愿意把你家的电话号码告诉给大家?生:我家的电话号码是:7848942784893078475557846390师:在这些电话号码中,哪些能被2整除?哪些能被5整除?哪些能同时被2和5整除?生:在这些电话号码中能被2整除的有7848942、7848930、7848390;能被5整除的有7848930、7847555、7846390;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有7848930、7846390。师:如果要判断这些电话号码能否被3整除,你想怎么办?生1:看这些电话号码个位…  相似文献   

12.
师生对对碰     
《中等职业教育》2009,(17):38-38
师:你作业咋能这么写呢?!我上课为了节省时间才在黑板上乱写的…… 生:那您下次好好写! 师:如果一位中国学生在美国加州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警察来了以后问他知不知道事情的经过,他该怎么对警察说?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小红军宁肯牺牲自己也不拖累别人的精神,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教学过程:  师:下面请大家默看第二部分,边读边想:陈赓准备怎样帮助小红军?小红军想出什么理由拒绝?用笔划记。(生默读,划记。)  师:第一次,陈赓是怎么说的?小红军是怎么拒绝的?  生:(略)  师:请男生读陈赓的话,女生读小红军的话。(生分角色朗读,师板书:骑一会吧比你强)  师:第二次,陈赓是怎么说的?小红军是怎么…  相似文献   

14.
一、回忆学法、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一组数:1、2、5、8、9、12。 师:这些数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 生:1、5、9是一类,它们是奇数;2、8、12是一类,它们是偶数。 师:奇数、偶数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有什么特征? 生:奇数、偶数是从能不能被2整除的角度来认识,奇数的特征是不能被2整除,偶数的特征是能被2整除。 师:从学习“奇数、偶数”的过程中,你能不能总结出学习数的方法。 生:先想是从什么角度来认识,再想它有什么特征。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一组新数:“质数和合数”。 [评析]小学生的思维发…  相似文献   

15.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后——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生:谁?玩什么?怎么玩?玩出了什么名堂? (师板书)  相似文献   

16.
鲁敏 《四川教育》2008,(2):65-65
[案例]“认识人民币” 片段1: (依次出示课件:1元的硬币和纸币) 师:这是多少?你怎么知道? 生:上面写着“一圆”啦。 师:这个呢?两个1元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17.
谁先结冰?     
有个学生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杯热水、一杯等质量的凉水,在相同的条件下,哪杯水先结冰? 师:答案是显然的,凉水先结冰. 生:我从小学就听说热水先结冰,后来在课外读物上也看到过,并说得头头是道.从初中到高中我问过几位物理老师,也说热水先结冰,并作出了解释. 师:你做过实验吗? 生:做过. 师:什么结果? 生:凉水先结冰. 师:你相信实验事实还是相信道听途说? 生:当然相信实验事实,但有些物理老师的解释听起来也有道理. 师:什么道理? 生:热水散热快. 师:“热水散热快”这句话的意思是热水与环境温差大,散热…  相似文献   

18.
师(出示图1)这是一个什么情境?生钉图钉.师前面学过,力作用于物体会有两种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那么墙壁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吗?生没有.师形状呢?生改变了,墙壁被钻了一个小洞.师这个洞是哪个力作用的结果,施力物体是谁?生是钉尖对墙壁的压力作用的结果,施力物体是图钉尖.师这个压力是从哪儿来的呢?生是手指给的.师可手指并没有作用于钉尖呀!生哦!这个力是作用在钉帽上的,老师,它怎么跑到钉尖上来了呢?师请仔细观察,手指和墙壁之间是什么?生只有图钉……哦,我知道了,拇指加给钉帽的力…  相似文献   

19.
师:(出示红辣椒)这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它是这种颜色的? 生:这是辣椒。它是红颜色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红颜色的呢? 生:我是通过眼睛观察的。 师:(出示地球仪)谁上讲台说说这个地球仪是什么形状的?  相似文献   

20.
一、质疑问难,点燃学生思维之火 片断一:(《船长》武凤霞) 师:再读读这段对话,我相信你一定会有问题问船长。(生读。) 生:如果真有人拥挤,船长会让他开枪么? 生:船长刚才还说要把六十人全部救出去,怎么又要打死想逃生的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