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中的宝贵珍品,是徽化研究的对象之一。徽州古民居建筑中蕴含的化意味,主要体现在对古代美学的家居运用上,徽州古民居建筑依山傍水、顺应自然、浑朴简约、富于变化、精雕细刻、造型独特等特点,反映了中国古代儒家化中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反映了中国儒家化的致用性、教化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及现代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化都有自己发生和存在的历史空间和社会空间,正是化的这种性质规定了它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建筑作为一种化也是这样,其浅层的物质化更富时代性,是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快,深层的精神化最具有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慢,是赋予建筑作品内在气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促使高技术建筑走向高技术建筑地域化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高技术建筑自身的局限性、可持续发展对建筑提出的新要求、全球文明与文化多元化的影响、高技术的相对性以及地域建筑理论的影响等。高技术建筑地域化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建筑作为化的载体,无不折射出它所根植化的内在精神内涵。岭南建筑深受岭南化影响,具有显的务实性品格。本通过对岭南建筑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及人适应性和兼容开放性的具体分析,揭示岭南建筑的务实品格。  相似文献   

5.
闽南与台湾传统建筑匠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闽南地区)传统建筑沿袭着中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形式,又在移民入台定居后相继传入台湾。现存建筑遣构中既有宋《营造法式》、清《营造则例)的“官式”做法。又有匠师们世代相传、师徒相承的传统设计与施工的民间做法,形成独特的地域工匠技术。无论是城市、住宅与庭园、教建筑、宗教建筑、会馆建筑等类型。还是传统建筑本身的形制、设计与营建方法等。台湾传统建筑的平面类型在福建祖籍地都能找到相同或相近的例子,几乎是原乡形式的移植。同时。台湾传统建筑在吸取中国传统建筑化与移植闽南传统建筑特色中,也在寻求表现台湾地域建筑化的特性。尤其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两地有所不同,体现了中华民族建筑化纷呈多彩的地域建筑化特色。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自豪的明成果之一,是化思想的结晶,一个时代的建筑布局设计、艺术风格鲜明地反映了该时代的经济、社会、科学及相应工程材料等特点。建筑的兴衰与社会的兴衰相始终,从隋唐都城和明清都城建筑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唐代的建筑风格豪壮奔放,显示出广阔博大的气势;清代的风格圆熟典丽、端庄凝重,透射也过度程式化的倾向,这正是封建社会从鼎盛期到衰落期的时代变迁和化理变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泉州古民居建筑俗称“皇宫起”、“汉宫体”,其建筑形制、风格、名称源自古代中原,一千多年来。泉州古民居建筑名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语言学,化学角度探究泉州古民居建筑化的源流变化与化意蕴。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建筑细部的起源出发,论及建筑细部具有反映建筑工艺水平、意象表达和表现化特征的作用,创造有个性、与建筑和谐统一的细部需要对化、社会的深刻理解,需要娴熟的技巧和对建筑语言独到的运用,以及探究应该创造怎样的建筑细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建筑形态的归纳和建筑师设计特点及人环境的分析,剖析了不同类型建筑形态构成中雕塑化设计手法及特点.着重从建筑形态构成的角度,根据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对雕塑化设计倾向进行了研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智能建筑、建筑能化系统的概念,分析了智能建筑的基本组成要素和建筑智能化的内涵,讨论了国内外智能建筑的发展状况,提出智能建筑是21世纪建筑发展的主流,并针对我院建筑安装类专业为适应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所应进行的课程设置改革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现代“室文化”的一门综合学科。“室文化”既包括室外文化,又包括室内文化,那么建筑就是界于联系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载体。从历史的发展、空间的概念和审美的要求来看建筑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学好室内、室外文化,就必须先了解建筑文化,也就是必须先学好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2.
建筑学的专业教育应与时俱进,符合时代特征和需求。而建筑院校应将专业教育根植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中。本文以新疆地区为例,阐述建筑院校专业教育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期望通过对建筑学专业教育课程的改革,探讨建筑院校及传统建筑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赵剑峰 《大连大学学报》2012,33(3):69-71,93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表现形式,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异有着多层面的联系。本文就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的继承,现代建筑对建筑文化的依赖性,以及建筑创作的文化内涵等3个方面,对建筑与文化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古建筑的科学保护利用对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城市甚至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古建筑拥有多重价值和功能,加强古建筑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能够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15.
闽北古村落的地域分布和发展历程有自身的特色,以此为主线来探讨闽北传统民居的建筑与装饰特色是必要的。闽北,由于特殊的地理与历史环境,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三雕"艺术充分体现了传统民居的知识与技能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如何研究和保护历史文物建筑及其空间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今天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正逐步得到发展和实施,而安徽高校校园景观的特点既不同于其他城市高校的文化特点又不同于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的亲民娱乐生活化,不同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又或是清静致雅的苏州园林,而是具有独特徽州地域文化及人文内涵的高校校园景观,如何更好的把徽州文化融入到安徽高校校园景观之中且得到更好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特定的历史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泉州古建筑的审美取向,同时也促进了其石构件的艺术发展,从而形成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泉州建筑中的石文化。通过展现泉州古建筑精致美观的石雕装饰、巧妙构思的石构件细部处理等艺术魅力,增强人们的古城文化保护意识,为现代建筑中石雕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傣族传统民居干栏结构不断发生变异,目前呈现出实质性变异的趋势——汉化。传统民居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应从明确傣族民居的特有价值、正确处理保护与创新关系、坚持傣族民居的建筑风格、合理使用现代建材4个方面对傣族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教师发展是教师文化的创生与转变,“文化人”是现代教师的一种崭新形象。教师的本性是文化性,教师是文化的建筑和寓所,教师文化能够充分表达教师的完整形象和存在方式。从“专业人”走向“文化人”,整合教师的多元发展路径,致力于为教师打造一种“通过文化、在文化中、为了文化”的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教师发展与教育实践转变的同步化变革,是当代教师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