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些考生特别担心自己在考试中出现焦虑情绪,甚至稍有紧张情绪就担心得不得了,以为大祸临头,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如何消除紧张情绪上,结果越陷越深,以致无法自拔。适度的考试焦虑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因此,考生考前要应付的是过度的考试焦虑。调节心理的  相似文献   

2.
王极盛 《辅导员》2009,(22):38-40
其实,真正具有考试焦虑的考生是很少很少的,人们常常把考试前有点紧张、有点不安、有点担心都看成是考试焦虑,这是错误的,并且会使本来没有考试焦虑的考生,因为自我暗示从而导致考试焦虑。考试前有点紧张、有点不安、有点担心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它有助于人体把自己潜在的心理能量发泄出来去应对考试、去解决考试中的问题;有助于考生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思维力、想像力和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考试焦虑是高考学生中常见的负性情绪,在美术考生中,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这种现象,它不但影响学生的正常复习,而且对考试成绩影响很大。问卷调查发现考试焦虑主要由于考生心理压力太大——担心考不好、担心前途暗淡、担心自己不如他人等。也有的考生是因为不讲究用脑卫生,打疲劳战,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及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针对此类现象,我们开办了家长学校,向家长及考生讲明情绪——认识——生理之间的复杂关系,使之明白“静心”、“从心”、“细心”是取得考试成功的重要心理、生理条件,引导考生适当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掌握放松技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考场取胜的重要法宝。在备考中,如何跨过考试焦虑和考试怯场等心理这道坎儿呢?一、考试焦虑与怯场的表现1.考试焦虑是考生担心自己考试失败有损自尊而高度忧虑的一种负性情绪反映,是在考生备考当中最普遍的心理反映。多表现为对自己完成和应对考试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紧张、恐惧、心慌、喜怒无常、无精打采,还可能出现原因不明的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  相似文献   

5.
临场考试的心理状态,对考试成绩有直接影响。为了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考前,精神要尽量放松 对考试有恐惧感的考生常常是吃不下、睡不着,惶惶不可终日。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考生在思想认识上不要过分夸大考试与个人前途得失的关系。唯恐考不好,一切都完了,总是担心别人要讥笑,家长要挖苦,这是大可不必的。事实上,一次考试的成败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的前途和幸福,考试落榜后自学成才者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情绪上的焦虑、担心和压力.要赢得高考的成功,首先靠的是实力,但也不可忽视心理的调节及应试的技巧.保持良好的考试心态,运用正确的考试技巧是考生避免失误,获取高分的重要保证.因此,考前心理“三调整”,考时应试“三注意”尤为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高考考生是否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争论,褒贬不一。笔者长期在基层执教,并从事高中生考试心理研究,认为考试应激反应强烈的高考生尤其需要考试心理辅导,但凡高考考生都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说法不能一概而论。本文就高考考生考试应激反应强烈的心理行为和心理调适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考试成功的规律表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考生心理调节状况是考试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在20多个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中,居第一位的因素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由此可见,考生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如何使考试中、考试前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考试成功的规律表明:学生掌握的知识水平是考试成功的基础,考生心理调节状况是考试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在20多个影响考试成功的因素中,居第一位的因素是考生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试前的心理状态,第三位是学习方法,第四位是学习基础。由此可见,考生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如何使考试中、考试前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考试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素与人的心理反应之间的关系涉及各个方面,在高考、成人高考等考试过程中,实施考试的环境与考生临场发挥、应试心态之间的关系同样千变万化。换言之,考试氛围是影响考生考试心态和考试成绩的直接因素。也就是说,考生心理会随着考试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考试氛围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对考生应试心态的导向作用。考试氛围对考生应试心态的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考试氛围与考生的轻视心理当考生置身环境优美——窗明地净,花红草绿,气氛热烈——飞扬的彩旗、祝颂的标语,考场井然——桌凳整齐,横竖成列,纪律严明——考场规则放大公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考生艰苦的考试生活出发,提出考生存在的四种心理困惑:学习疲劳、考试焦虑、父母过高的期望和考试怯场。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参加体育高考考生的考前产生焦虑的原因作了分析,研究发现考生离考试时间的远近、考生考试的专项、考生对成绩的归因以及考生自我调节与焦虑的关系等等反应现象,提出了克服体育高考考生焦虑的心理的调控方法,为教练员及考生的心理训练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面对即将来临的4月份考试,不少自考生都出现了焦虑、紧张心理,有的是怕最后一门过不了,有的则在担心几个月的忙碌复习成了惘然…… 针对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节: 首先树立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4.
考试焦虑是考生在考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对考生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考试焦虑的产生既有自身的心理因素。也有外界的环境因素。对考生产生的考试焦虑,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本人应给予特别的重视,并采取适宜的调节方式、方法,对考试焦虑进行矫治。正确引导和利用适度焦虑,可以形成正常的考试心理,并成为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每年美术专业考试结束后,班里一些专业很棒的同学考砸了,而一些在班里专业一般的却考得很好呢?主要取决于同学良好的心理素质、准备工夫做足和正确的训练方法。有的考生在专业考试来临之前,会担心考不好,出现考试心理焦虑症。画画时不能够把心静下来,全心身地投入到其中。有的学生甚至放弃老师组织的专业学习,盲目参加一些美术培训班的学习。这些都是考前心理紧张的表现。其实,考前并不需要老师过多的知  相似文献   

16.
●高考中考生常出现哪些心理障碍? □应试中常出现心理障碍有如下四种: 1.升学心态重。考生往往是带着一种强烈的升学欲望参加高考的,甚至把高考看成“一试定终生”。而语文又是第一堂考试,担心第一堂考试考砸了就会影响后几科考试,升学就会无望。考生对升学、前途想得过多,心理负担重,影响了正常发挥。 2.紧张恐惧心理。在考场特有的肃穆气氛中,考生一旦遇到陌生的试题,情绪就紧张起来。由此形成病态的恐惧心理,致使应考中产生强大的压迫感,从而影响正常的思维,这样心慌意乱,思维就失去严密的组织性和条理性,导致错答和乱答。  相似文献   

17.
2010年高考艺术类音乐专业考试已临近,考生的学习状态已进入冲刺阶段。这时一定也有不少考生还在担心小三门,甚至有一部分考生才刚刚接触小三门。音乐专业的理论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被人们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考试的来临,广大的自考生在努力准备考试知识的同时,更多的却是心理承受着考试所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从而使自己陷入极度的焦虑之中。针对此种情况,考生要进行有效的心理训练,以缓解广大自考生的焦躁情绪。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共同参与者——主考与考生来说,考试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心理活动,考试这一客观现实必然会在主考和考生的头脑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反映,这就是考试心理。考试心理包括主考和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认识活动,所出现的情绪情感体验和意志努力,所表现的不同的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应试心理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考生应试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水平的发挥。教师要在平时的考试训练中从应试心理培养、应试策略、应试心理训练三个方面来提高考生的应试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