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材第42~43页,例2、3;第44页练习十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全面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概念;2、以自主探究的形式去理解、掌握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以及概括的能力;并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9—72页例1、例2.教学要求:1.通过演示、操作、测量、讨论等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空间观念,并结合教学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相似文献   

3.
“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与评析设计:梧州市大东小学翟秀芬评析:梧州市教委教研室廖金玲教学内容: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05──106页例3、例4、例5。教学目标:1.知道周长的含义;2.会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正方形周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难点是理解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案及评析童报春执教(玉山县瑾山小学)熊戈评析(上饶地区教研室)教学内容:通用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9l-92页例1、例2。教学目的:1.启发学生从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认识到理解及公式的正确应用。2.通过对长方形、正...  相似文献   

6.
谢毅 《山东教育》2004,(28):47-47
“长、正方形的周长”是课程标准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42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理解了一个图形的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错误:求长方形的周长时忘了乘2;拼图形或者切分图形时多算了边或少减了边。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想,老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操作、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①让学生用小棒摆长方形和正方形,加深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7页、第78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和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操作、推理、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教具: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表格、幻灯片.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灵活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和优化,培养数学思考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在...  相似文献   

9.
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教学(人教版九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五册)包含着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两方面的内容。周长的意义、图形的特征是学生理解周长算法算理的基础。一、引导操作抽象概念操作能使学生得到直接的感知,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例题的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操作。先指导学生照样子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再指导学生用尺  相似文献   

10.
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本单元教材包括: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以及周长的含义和计算两个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和周长。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69页~70页例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抽象概括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段步兰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六册P123、P124的内容。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重点:理解和...  相似文献   

13.
张静 《贵州教育》2012,(8):40-44
课例背景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一课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背景: <图形的周长>是浙教版新思维数学三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本单元已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本节课要在这一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和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弘扬教学民主,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41~43页。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应用探究研讨法,探索周长的求法,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片断一新课导入师:在刚刚结束的学校运动会上,聪聪和明  相似文献   

16.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5,(31):41-4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101页“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正确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47~4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利用这种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探索、讨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科学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结合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体验发现的喜悦。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关键抓住周长的意义。教具准备挂图、地砖或其它正方形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结合47页笑笑布置迎新年联欢会…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六年制数学第七册第72页例1、例2。指导思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例1、2,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掌握了这两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且会根据边长计算它们的周长,以及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了解面积单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单元内容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面积和周长的比较,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下面就本单元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重视观察和测量,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是学习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在学生已学过周长之后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45页的例题及“做一做”的第1、2题,练习三十四的第1-3题。教学目的:通过“面积和周长的比较”的教学,使学生正确区别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学具准备:直尺1把,手帕1块,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20张,火柴棒16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