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新闻?新闻前辈有言在先: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上新闻基础课时,老师一再强调:除了是“新近发生的”外,它还必须是“新鲜的、有价值的事实”,才能成为媒体采用的新闻。而今,这个定义遇到了挑战。这就是不少地方给宣传干部和下属单位下达的“指标新闻”:某个部门要在某级以上新闻媒体上稿多少篇,全县一年必须上稿多少篇。为了保证上稿总数的完成,还把任务分解到单位和个人,制定了奖惩措施。 重视宣传、特别是重视对外宣传,应该说是好事情。把一个地方的优势和特色,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及先进人物的事迹…  相似文献   

2.
白文斌 《记者摇篮》2004,(2):33-33,36
尽管人们对于如何定义“新闻”这一概念的说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先有事实发生, 后有新闻报道。“新闻的本质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 (陆定一语)。”虽说“新闻是事物发展最新状态的记录”,这个“最新状态”也仍然是发生过的事实的记录,它不可能“跑”到“新闻”报道之后。  相似文献   

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报纸上经常报道的是若明若暗的“事实”,使读者感到“不满足”。总想更多地了解产生新闻事件的背景、原因、人物、结果等等。这种更强的新闻欲,其实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读者心理反映,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剧烈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  相似文献   

4.
“配评”顾名思义,就是为配合当刊的新闻报道发表的新闻评论。这是既有新闻又有评论的组合式报道。在这组合报道中,读者既从新闻中得知了新近发生的事实,又从评论中领会了编辑部明确的指导性意见。这显然比单独一篇新闻或单独一篇评论更有舆论强势,读者也往往受益更多。按“事实是  相似文献   

5.
谢顾问:前不久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某医院破格为一个住院费不足的被撞伤的司机办理了入院手续,并使这位司机转危为安。可由于我采写这篇新闻晚了一步,加上稿子还要—一核对审查,稿子送到报社后,编辑说“过时了”。可也有人说,新闻过了时也可以“抢救”,是这样吗?52973部队刘喜刘立同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倘若等新闻变成旧闻时再去采写,那还有什么价值呢?因此,新闻单位总是偏爱一两日内发生的鲜活新闻事件,而对那些过了时的新闻,总是忍痛割爱,“枪毙”了事。然而,对于作者来说,是否稿子因为“过时”而被枪毙,就…  相似文献   

6.
与“文学是人学”提法相映照,有的同志说:“新闻是事学”。如果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传播,那末,说新闻是事学,是事实学,是真实学,这些说法,就新闻的某一属性而言,似乎都可以“派司”。新闻应该是事实的忠实反映,这话好像接近废话。但废话重申,却是有其必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闻策划历来有所争论。前些时候,上海某报发表一篇《你有同情心吗?——一次现场模拟测试实录》的报道,新闻圈内对此就颇有微词。 几位年轻记者装扮成盲人、孕妇去测试路人的反应是否有爱心、同情心,初看似乎挺新鲜;再往深里一想,这不是假借采访之名来制造新闻么? 新闻学上有一大忌,即“制造新闻”,社会上、生活中并没有发生的事实,靠人为制造,显然这种做法违背了新闻本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语)。事实并没有发生,不过是你模拟制造出  相似文献   

8.
某晚报记者去年曾通过模拟测试,写了一篇《你有同情心吗?——一次现场模拟测试实录》的报道,新闻界颇有异议。这几位年轻记者装扮成盲人、孕妇,去测试路人有没有爱心、同情心。电视上已见过类似的“策划”,初看挺新鲜,再一深思,这种名为采访,实为制造新闻的活动实不可取。因为那事实并没有发生,只不过是记者模拟、“制造”出来的,这怎能叫新闻?新闻应遵从事实是第一性、报道是第二性这一原则,采访不过是挖掘新闻、发现新闻的过程,绝对不能无中生有或去制造,其中的界线是可以把握住的,一种是制造、一种是挖掘。至于有人说这是…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关于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第三条规定:“新闻与广告必须严格分开,不得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为被报道单位做广告。凡属新闻报道,新闻单位不得向被报道者收取任何费用,凡收取费用而刊播的,应标明为‘广告’。”这一规定,为处理新闻与广告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但是实践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企业在新闻单位做了广告,同时这家企业又创造了先进经验或涌现的突出的好人好事,这些经验或事迹不少内容与广告内容有密切关系或一致,新闻事实与广告事实发生“重合”现象(以下简称“重合”现象)。能不能和怎样宣传上述新闻,让广告与新闻二者宣传内容“重  相似文献   

10.
陈立吾  胡剑 《新闻前哨》2006,(10):48-48
何为新闻,历来众说纷纭。权威的说法是“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又有学称,“新闻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还有学说“新闻是新近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其实,不管是“发生的事”还是“发现的事”,作为一名新闻工作,看重的是生动鲜活的新闻实践,是跑新闻,抓新闻,抢新闻,做到“人无我有”。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它又不是对客观事实有闻必录式的纯客观再现,报道新闻时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实进行认真筛选,通过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来阐述某一个道理、答疑释惑,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要围绕“为什么”、针对性地抓住某一个问题写深与透。编辑们经常提醒报道员“写报道要注意抓问题”。从一些同时起步的报道员成长经历看,过几年发展大不一样,有的报道员起步就很注意抓问题,很快就写出了很叫响的新闻作品,有的却始终原地“打转”,不见长进。究其根源,不会和不善于“抓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会议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点,改进会议报道,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挖掘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把会议报道做新 一是选择最有价值的事实进行报道。许多会议涉及多个议题,报道会议要拎出“新闻眼”,抓住最具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问题进行报道。一篇稿件通常只有一个主题,只有抓住主题,突出重点,才能抓出新闻甚至重大新闻。  相似文献   

13.
新闻价值的判断标准是事实的重要性、典型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等,所谓抓住“新闻眼”,即对某一新闻事实,选取某一报道角度或报道时机或采写方式,以期最大化地实现其内在的新闻价值。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舆论监督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部分,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新闻报  相似文献   

14.
企业产品要讲求信誉,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报道,更应讲求信誉。新闻报道的信誉体现在什么地方?除了新、真、活、准和客观公正等要素外,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有头有尾”,即报道的完整性、也是关系报纸信誉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平常,我们常见到一些新闻报道“有头无尾”,这不是说某篇文章写得不完整,而是就报道某一新闻事实的过程而言的,即是指在新闻发生时,新闻媒介作了报道,但没有随后对该新闻事实的发展、后果(结局)作跟踪报道(这里是指一次性报道不能给人  相似文献   

15.
刘世伟 《记者摇篮》2004,(5):21-21,31
一篇好的新闻,标题制作很关键。给新闻制作标题就好比“画龙点睛”。新闻按发生的地区和影响的范围可分为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和地方新闻。而时事新闻则包括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的事实报道。时事新闻这种特有的本质特征决定了新闻的“眼睛”——标题必须精当。  相似文献   

16.
我从1975年加入新闻队伍,至今已有12年,没有出过一次假报道,其原因是自己有防假“八法”。坚守“雷池”法。陆定一同志说:“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一直为新闻界所公认。这个“新近”和“事实”就是新闻的生命,也就是写新闻的准则。如果说搞新闻工作有什么“雷池”的话。这就是“不可逾越一步”的“雷池”。我多年没出假报道,头一条办法就是坚守这个“雷池”,恪守真实的原则,宁可不写,也不写假报道。破私立公法。此话虽是老生常谈,各行通用,但对新闻工作者尤为重要。因为一篇假报道在社会上造成的危害,远比一般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个别行  相似文献   

17.
说起这个话题,有同行可能会误解这个题目,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还有诱惑吗?即使有“诱”,也不可能有“惑”。也许有的同行还会说,新闻就得“诱”,才能吸引人们读下去,以达到报道事实,让事实推动更多事实发生的目的。这都不错,但不是本文的真意。  相似文献   

18.
企业产品要讲求信誉,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报道,更应讲求信誉。新闻报道的信誉体现在什么地方?除了新、真、活、准和客观公正等要素外,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有头有尾”,即报道的完整性,也是关系报纸信誉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可忽视。平常,我们常见到一些新闻报道“有头无尾”,这不是说某篇文章写得不完整,而是就报道某一新闻事实的过程而言的,即是指在新闻发生时,新闻媒介作了报道,但没有随后对该新闻事实的发展、后果(结局)作跟踪报道(这里是指一次性报道不能给人  相似文献   

19.
齐鲁晚报3月30日在一版头条位置发表张明采写的新闻述评《“硬件”上去了,软件要跟上——写在“4·1”提速调图之时》,是一篇时效性、可读性较强的评述性新闻。这一稿件,既报道了火车4月1日开始提速的重要信息,又及早地评述了铁路部门在火车提速后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这篇报道具有一定的启示性,对广大读者,对有关部门,都有思考之益处。新闻姓“新”。新闻的“新”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时间上的新近,二是内容上的新意。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  相似文献   

20.
前些天偶见一条消息,开头就写:某地“检察机关秉公执法,敢于碰硬。县检察院不畏权势,顶住压力,坚持立案侦查意见……”这篇报道的内容大概不假,但报道方法很不客观。事实还没见到,结论先巳连篇。五个短句里有四项“考语”,都是高级形容词。读后印象,觉得记者不象在写新闻,倒很象是在给这个部门做“工作鉴定”,且过分热情,不够冷静。类似的写法、笔风,尚常见于不少新闻的字里行间。有些记者、通讯员写新闻、生怕读者看不懂或不重视。总忍不住要跳出来直接表态,随便加状语,下定论。例如:报道一个单位的学习情况,少不了“认真”一词,好象不说“认真学习”,就没学习;报道某部门开展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