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招生分配制度,是中等农业教育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各地农业中专创造性的教改实践,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明。本文试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就改革招生分配制度与提高农业中专教育经济效益的关系,谈几点认识。一、农业中专现行的统招统分制度降低了教育投资的有效和合理程度。判断农业中专的教育投资是否有效,可以提出两条标准:第一,农业中专的毕业生所具备的思想道德水准、专业知识水平、实  相似文献   

2.
招生制度改革涉及到选拔和造就人才的“原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学校实施培养前的一次质量控制;分配制度改革(这里提就业制度可能更合适,现暂且用分配)则关系到能否将合格的毕业生输送到需要的岗位上去,并有效地发挥作用,这是对学校培养工作的质量的检验和认可。招生与分配是学校教育工作首尾两个环节,涉及到学校与外部环境的种种联系。因此,讨论招生与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以学校与学校外部的环境的联系为出发点,并且以学校的培养工作能适应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社会发展为目标。一、高师院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依据 (一)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之回顾  相似文献   

3.
我省农业中专从1983年开始进行招生分配制度改革,面向农村招收了不包分配班,着力于培养基层农技人员和农技骨干。通过改革,拓宽了农业中专的服务范围,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成绩是显著的。 但是目前影响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4.
就全国农业中专在深化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以及我部如何对全国农业中专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等方面谈一谈我们的做法和总结的主要经验。 一、深化改革,坚持为“三农”服务。 1.坚持招生分配制度改革试点,打开农业中专人才流向农村之路。 八十年代初,农业中专面临的形势,一方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的多种经济服务组织迫切需要科技人才,每乡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技术员不足一人,村级几乎是空白;而农业中专面临着“招生难,分配难”毕业生“不下  相似文献   

5.
论转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近之 《考试周刊》2007,(24):26-27
伴随着中专招生制度的改革,中考对中专学校已没有多少意义了,因为中专招收的是高中落榜生和初中毕业生。昔日百里挑一,今朝来者不拒,中专生生源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中专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探索,  相似文献   

6.
对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探索陆海根我国劳动力配置长期实行统包统配,对大中专毕业生也不例外。统包统配的分配制度、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固定干部身份的人事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其弊端日益暴露。学生不论表现和学习成绩好坏一样能分配,对学校和学生缺乏竞争的激励机制。编制“能干不能工”,使得企业难以根据生产(工作)的需要,调整劳动力结构,改善劳动组织,这影响企业活力的增强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给当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深化劳动、人事等制度的改革增加了难度。因而,改革中专(包括大专)毕业生统包统配的分配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和无偿分配显得更为紧迫和必要。为了适应改革需要,1984年经上海市政府教卫办批准同意上海市第一商业局与黄浦区天津中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市商业职业技术学校)联办附设商业经营中专班。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实行学生部分收费,毕业后国家不包分配,根据需要由商业一局优先择优录用的改革试点。1981年至1992年共招生9届820人,毕业5届463人。做法和效果:一、毕业生不包分配,以学生整体素质择优录用商业一局与学校十分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不包分配,  相似文献   

7.
招生并轨改革对策初探《船舶中专信息》刊登郁兆昌等同志文章,对船舶中专在招生并轨改革中提高招生竞争力提出对应策略,基本思路是紧紧抓住两个市场,三大环节同步改革。两个市场即生源市场(以招生机构和初中为主体)和人才市场(以职业介绍机构和企业用人单位为主体)...  相似文献   

8.
一、认真贯彻全国职教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宣传《职教法》,深化德育改革,抓落实、抓实效,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考核体系.二、办好高职教育;改革现行中专教育模式;探索联合办学的路子.三、进一步深化校内人事劳动缺席的改革,实行校内事业编制和企业编制双轨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体系和制度.四、重视实习教学,成立实习教学分厂,按照教师法的要求组建一支高质量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完善实习教学考核制度.五、深化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强招生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开拓生源市场和  相似文献   

9.
由“堵”到“助”为哪般?■徐胜斌一些普通中专学校由限制中专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转而充当“社会助学”的“辅导站”,由“堵”到“助”究竟是为什么?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是不容忽视的。一、走偏了普通中专改革的方向计划经济体制下,普通中专实行计划招生、计划分配...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就要使所培养的人才从数量到质量上都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最近一、二年,一些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出现了部分毕业生分配难的现象,交通高等学校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引起了教育部门和人事组织部门的疑虑,也引起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极火关注。本文想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与毕业生分配制度为出发点,以毕业生分配问题为中心,讨论如何加快和深化改革高等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图书馆意识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中专学生的图书馆意识,是目前教育现状的需要,是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是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图书馆工作者通过对中专学生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教育、图书宣传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增强中专生的图书馆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中专生作为国家干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或进入企业管理层的光辉历史已不复存在。招生困难已经成为各级各类中专校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认清形势,创造性地开展中专招生工作,才能使中专校尽快摆脱招生困境,走出低谷并有新的发展。一、认清形势,正确定位面对现实,我们要根据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创造性地开展中专招生工作。1.突破过去招生工作的时空观念,不拘泥于常规招生,把定期招生和常年招生结合起来;在招生空间上不局限于本省本市地域,而应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省乃至全…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中专教育,从招生到分配,从理论知识传授到实践技能训练,从专业设置到教学计划实施,基本上推行计划经济下原有一套教学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培养的技能单一的农业人才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形成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缺乏,不需要的专业人才拥挤过剩。农业中专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产生了消极影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计划经济下农业中专教育运行机制也制约本身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喜忧参半的中专异地招生王绪魁中专异地招生,这是我国近年来许多原只在所在地辖区范围内招生的普通中专学校乃至其他有关职业技术学校抓住招生制改革的机遇,走向教育生源市场而推出的一项跨省市或跨地、县市招生的新举措。对于异地招生这项新举措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以“包”和“统”为特征的现行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了。改革毕业生分配制度已是大势所趋。我院作为交通部毕业生分配改革的试点单位,在去年12月18日,首次召开了八九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各高校在分配制度改革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模式,管理观念、方式、手段还相当落后,不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高校的分配制度到底该如何改革呢?一、当前高校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家现行的工资分配管理体制与以往相比拉开了一定档次,对克服平均主义、奖勤罚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高校办学自主权限制多,分配制度改革乏力。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总是迈不出去,考核评估办法滞后,缺乏有效的激励竞争机制,分配上平均主义色…  相似文献   

17.
普通中专中师学校招生并轨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当前,普通中专、中师学校招生并轨改革,是中专教育体制改革中一项带动全局的综合性改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何积极推进中专、中师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确保这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非常艰巨和紧迫的任...  相似文献   

18.
一、中专学生的特点 目前的中专生入学年龄大都在十六至十八岁。在中专生活的三至四年中,是青春发育最旺盛的时期,生理上、心理上均要发生巨大的变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 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专生的自制力与基础相对较差。然而,中专生的学习任务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不轻松。在中专学习开始一年半至两年的时间内,要完成相当于高中三年全部的基础课程的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专业课的学习。同时,与普通高中学生不一样的是:中专生毕业后大都要面向社会。在中专学习期间必须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要有市场营销概念,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招生、培养、就业是办好中专学校的三个重要环节。三者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那种重招生数量、重教学质量、轻推荐就业的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近几年来,广州财政学校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常年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广泛联系用人单位,开展推荐就业工作。由于绝大多数毕业后能够就业,或进入大专院校继续深造,又反过来促进了生源“进口”。下面就中专招生就业的情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求对策。一、中专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中专生整个就业形…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专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当代中专生思想、个性心理特征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中不乏有犯罪的苗头和倾向,这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