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博物馆通过举办以“文明”为标题的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国内外巡展)等方式,不断尝试在世界文明体系中凸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标准与重要贡献,但存在“中国性”呈现不足、阐释力不够等问题。在“要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理论支撑”的新背景下,博物馆以“文明”为标题的陈列展览应该通过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挖掘多元内涵,展示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自成性逻辑,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数字展陈技术,以多维释展转换等路径凸显“中国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博物馆文明阐释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实物”与“博物馆”与“直观性”、“广博性”这样一些概括相比,“实物性”的概念更准确地反映博物馆独特和鲜明的个性。的确,在人类文化生活中我们很难看到象博物馆这样关注实物,并把自己几乎全部工作都建诸于实物基础之上的机构。实物是博物馆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收藏和利用实物构成了博物馆的本质特征。所以,是否收藏和利用实物就成了我们判断和确定博物馆的主要依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博物馆的形态与职能在人类漫长的文明演进中几经变化,其外延和内涵有着重大的差别。然而,无论是早期满足个人和小团体的藏珍所,…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的革命正在迅速而又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生存方式,博物馆工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陈列设计的风格应当既是“包容性”又是“多元性”的,龙其是多元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陈列设计风格,应当并且已经成为博物馆陈列工作者追求的境界,甚至可以说代表了博物馆陈列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文以对我国部分城市博物馆陈列展览的考察和反思为基础,讨论了现代主义设计观、表现特点及其对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影响,从功能与形式、一体与多元、清晰与虚拟、高雅与通俗五组范畴的探究,就多元化陈列设计风格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9,(4):128-128
【内容介绍】毫无疑问,互联网正在成为人类从工业文明走向技术文明和知识文明的“天梯”,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产业正是在这部“天梯”上运行的高速列车之一。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  相似文献   

6.
绿色是大自然的本色,哪里有人迹,哪里就有绿荫;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有绿色的希望。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活中的绿色在急剧减少,人们离绿色愈来愈远,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经过痛苦的思索,人们开始用一种分析的、批评的新眼光看待工业文明、科技进步和人类自身多方面活动所带来的后果。于是,有了“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首次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只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博物馆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的美学需求,博物馆的各项专业,无不蕴含着美学原则。本文从摄影艺术美出发,对摄影艺术美和陈列展览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一、摄影艺术美在陈列展览中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馆的主要任务除了进行有关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博物馆的改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其中谈论最多的是博物馆的社会化问题。什么是博物馆社会化 ,文物、博物馆界正在探索之中。我认为博物馆社会化涵盖的内容较广 ,从国内外尤其是国内一些博物馆关于社会化的理论和实践来看 ,主要的观念是“由单纯的国家办馆转向国家和社会共同办馆”。例如企业与个人向博物馆捐赠 ,组成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董事会或理事会 ,博物馆安全保卫由保安公司负责 ,清洁卫生可选择物业公司进行管理 ,陈列艺术设计 (即陈列形式设计 )、制作由社会上有关的展览公司或文化艺术公司承担等等…  相似文献   

9.
中俄畅销期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一场绿色变革的浪潮正席卷全球.在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的同时,营造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绿洲,是发展中国家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以人为中心提高公民素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郑州博物馆创建于1957年,是河南省成立最早的地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经过50余年的发展,郑州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馆藏文物达5万余件,跻身“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列,成为展示郑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窗口。1999年,郑州博物馆新馆落成开放,其新颖的建筑外观寓意“天圆地方,鼎立中原”,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于一体,独具特色。新馆占地面积9867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其中主展馆面积8337平方米,推出的常设陈列有“郑州文明曙光”、“郑州古都风采”和“古代文化神韵”,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