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发展 《宁夏教育》2002,(11):45-46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还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变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小荣 《云南教育》2003,(25):42-43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学生、教师的地位、作用作了这样的阐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标准》中对学生、教师角色的定位,明确告诉我们:学生已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作用也不再是单一地“传授知识”,而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合适的情境,促进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那么,教师如何通过创设合适的情境,去引导、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呢?结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实践,笔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创设疑…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改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教材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思维碰撞”的场所,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调动着学生思维参与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依据教材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内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是极其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提出了自主学习的理念,它提倡教育应注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学习,主动解决学习中的障碍,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海玲 《青海教育》2003,(10):67-67
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文通过研究学案式教学,探讨了高中语文课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陆萍 《中小学电教》2008,(12):129-129
<正>在《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逻辑思维培养启蒙阶段,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逻辑思维培养启  相似文献   

10.
一、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学习,一般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由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周丽英 《课外阅读》2011,(10):158-158
新课程呼唤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化的学习,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学,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它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因此,在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教学更应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实现自找发展而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  相似文献   

15.
罗荣 《课外阅读》2010,(7):110-110,113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响亮地提出:课程学习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师要还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力、时间和空间,即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经过自觉、积极、主动的认知活动与合作学习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它是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其核心是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学习潜能,主动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哪些策略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提出了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有个性地学习。作为语文学科,要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关注学生主动、健康的成长。一是重自得,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生命成长;二是重合作,让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实现生命成长;三是重创造,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创新中实现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7.
季刚 《现代语文》2008,(10):80-8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自主学习是这样论述的:“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运用探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本次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师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在学习中个性的发展。尊重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是小学阶段教师的责任与追求,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个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