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许多幼儿离开妈妈的怀抱去面对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一张张陌生的小脸,不免会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为入园感到焦虑。如何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消除焦虑和不安,使其对亲人的依恋顺利转向教师和同伴,从而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一直是许多小班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带小班幼儿的经历,谈谈自己的做法。1.创设优美温馨的环境——让幼儿喜欢幼儿园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一番耐心的分析、亲切的批评,会引起幼儿深刻的思考……可见,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无论就其正面还是负面来看,对孩子们心灵上的影响,都是终生难忘,不可磨灭的。当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会因恋家哭闹不停,幼儿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妈妈般的关心,但在幼儿园总有个别教师有时因心情不好,把孩子作为发泄…  相似文献   

3.
每年的九月份,是新生入园的季节。清晨,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新入园的幼儿哭喊着不愿入园,他们紧抱着大人的腿,或拼命地撕扯着大人的衣物,躲闪着老师伸出的双手,仿佛老师是吃人的怪物。即使老师接过孩子,但孩子撕心般的哭声,却让家长们深深地不安。新入园幼儿的这种哭闹现象,其实是一种恋母(亲人)情结,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幼儿入园前,在家里可谓是自由自在,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在他们所熟悉的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有安全感。因此,他们对家庭环境及身边的亲人,有特别强烈的依恋感。而到了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伙伴和陌生的老师,以及具有约…  相似文献   

4.
幼儿的任性行为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任件是幼儿的一种不正常心理状态的反映,也是他们要挟父母、老师或其他亲人,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一种手段。 幼儿的任性是由多种心理引起的,比如,为了得到老师的骄宠或有意引起成人的注意,为了得到别人的承认,为了表现自己,等等。也有人认为执拗、任性是坚强的一种表现。我认为恰恰相反,它是幼儿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的一种表现。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如果教师或父母对任性的幼儿缺乏有效的教育,幼儿就会逐渐  相似文献   

5.
周升芳 《山东教育》2002,(30):30-30
每当新学期开始,就会有许多新的幼儿走进幼儿园。新入园幼儿最突出的问题是不停地哭闹,怎样才能让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而喜欢幼儿园、爱恋幼儿园呢?几年来,我在实践中总结出了点滴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一、动作亲抚,消除陌生感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是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走向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小,依赖性强,再加上大多数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得到亲人太多的关心和爱抚,所以一换新环境就会产生孤独、恐惧、失落和不安全感。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多一点的温暖和关爱,接过其亲人的“接力棒”,以慈母的襟怀来接纳孩子:抱抱、…  相似文献   

6.
一、认真做好新生家访工作班级就像一个家庭,家庭里需要阳光和雨露。孩子从出生之日起,在家中一直处于中心地位,整天被成人关怀、宠爱。亲人的过分呵护导致孩子行为上对亲人过度依恋。而刚入园的孩子面对的又都是陌生面孔、陌生环境,会哭闹不止。对此,家长则又是心疼,又是担心——“孩子会不会哭?会不会不吃饭?吃的好吗?会自己大小便吗?”为了帮助幼儿克服入园后种种不适应,顺利地由家庭生活向幼儿园生活过渡,我做了以下的工作。到每一位新生家中家访,真正地贴近幼儿,做幼儿的好朋友。在幼儿家中,新生对于老师的出现表现出恐惧,躲在妈妈身后…  相似文献   

7.
幼儿还不具备独立写信的能力,但是幼儿园可以由老师组织,用代幼儿集体写信的方式,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一种形式,即“写信课”。“写信课”不仅能培养幼儿语言的连贯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如对离别的小伙伴、亲人、老师的思念之惰。“写信课”是幼儿园语言课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形式,因为它需要有写信的特定环境与条件。例如,要选好幼儿们都熟悉的、并且有一定感情的写信对象,事前要使幼儿了解一些写信的基本常识,等等。第一次上写信课,可采用写回信的方式。在领导写信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有顺序、有层次地启发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早操活动是幼儿一日常规活动中的第一项集体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协调,调动乐观情绪,增强幼儿体质,塑造良好性格,培养优秀品德,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幼儿园早操已形成常规,开展较好,但问题仍不少,如老师对早操的作用缺乏深刻认识,早操的形式和内容单一,幼儿老师缺乏充分的情感投入等。  相似文献   

9.
幼儿一进入幼儿园,便由家庭生活进入幼儿园生活,这是孩子生活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经历这一转折便会在生活习惯、行为要求、生活环境等方面带来一些不适应,并导致孩子许多行为问题的出现。如果家长与教师能及早地发现、重视这些行为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则会使之得到尽快的消除。根据观察发现,新入园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恋亲人,哭吵不止。有些孩子由于过分依恋亲人与家庭,所以不愿入园。有的一离家门,知道是上幼儿园,就一路挣扎哭闹;有的是在园内吃饭、  相似文献   

10.
入园适应期是指幼儿正式独立地在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的最初时期.每年的新生入园都是伴着幼儿的哭闹声开始的.这些幼儿因为突然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家人,对陌生的环境、老师产生恐惧心理,一时难以适应,便哭闹不止.心理学上把幼儿初次离开亲人、家庭来到幼儿园所产生的不适应现象称之为"分离焦虑".那么,如何缩短幼儿初入园的不适应期,使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笔者针对幼儿的特点,精心设计了几个环节,借以缓解幼儿紧张、焦躁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赵梅玉 《甘肃教育》2014,(22):42-42
正新入园的幼儿都会产生分离焦虑。那么,作为幼儿园教师,该如何帮助幼儿顺利度过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阶段并更快地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呢?一、创设一个"幼儿园是我家"的环境充满童趣的环境能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温馨、舒适、亲切的家庭式环境能有效缓解幼儿的焦虑和不安,这就需要教师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把环境设计成具有浓厚的"家"的氛围来吸引幼儿。具有"家"的氛围的设置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帮助幼儿更加适应、喜欢幼儿园,甚至会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各个区角,营造出温馨、  相似文献   

12.
侯瑞荣 《山东教育》2002,(12):51-52
三岁多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和亲人,来到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老师、同伴在一起,是他们生活的巨大改变。那些性格活泼开朗的幼儿进入幼儿园,用不了几天,便会如鱼得水般地与同伴们玩耍起来;而那些性格内向、依恋性强的幼儿在很长时间内会有哭、闹、焦虑、惊恐不安的表现,他们胆小、不合群,甚者拒绝吃饭、睡觉,影响了身心健康的发展。情绪性强是小班幼儿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情绪支配、左右着他们的行为,对他们的认知活动、智力操作及个性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班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应尽量让幼儿经常处于愉快、活泼的…  相似文献   

13.
一、掌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把握幼儿心理特点幼儿心理特点随年龄增长有所改变:3~4岁幼儿开始离开熟悉的家和亲人,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幼儿园)  相似文献   

14.
正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历史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而幼儿学习优秀的艺术文化将会深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思想也将得到一定水平的发展。如果在实际教学中,学龄前老师只是向孩子们讲解知识,会引起幼儿烦躁。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以现实为出发点,合理运用民间艺术和文化内容,使用正确的渗透策略。一.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由于民间艺术文化来源于生活,所以其中包含着很多趣味性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15.
幼儿刚刚进入新奇的幼儿园,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幼儿教师与陌生的小伙伴,使幼儿产生了不安全感,使幼儿对亲人的依恋感加强,不愿意离开亲人.每个幼儿入园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教师和家长应该想一些办法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幼儿缓解入园焦虑,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里教师与幼儿最常见的互动模式是:提问—回答—回应,教师提问可以预设,而幼儿回答之后的教师回应是可变的,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在观摩一些展示课时,常常会对老师精彩的回应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精心设计的比赛评优活动,老师的回应总是那么及时与准确。可是通过这些师生和谐的问答,如果我们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眼神是无声语言中最主要的一种。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幼儿园里,老师和幼儿的关系常常需要用眼神来建立和维持。如教师用亲切和蔼的眼光经常注视幼儿,他们会感到老师时刻都在关心着自己,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亲切感;胆小的幼儿在老师期待的眼光下能鼓起勇气举手发言;遇到困难的幼儿  相似文献   

18.
幼儿进入幼儿园,是由一个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生活环境(幼儿园),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转折往往会使幼儿在生活环境、行为习惯上带来一些不适应,导致幼儿许多行为问题的出现。如果家长和教师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有针性的措施进行教育,便会使之得到尽快的消除。  下面就常见的新入园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教育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一、依恋亲人,哭吵不止。  有些孩子由于过分依恋家人,不愿意上幼儿园。有的一离开家门,知道是上幼儿园,就一路挣扎、哭闹;有的甚至在吃饭、午睡、上课时哭吵;还有个别幼儿入园…  相似文献   

19.
如今,在许多服务性的行业里,微笑服务已成为吸引顾客、增强竞争力、提高自身信誉的一种特殊需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真切地感受到,在幼儿园里也应大力提倡微笑教学,这是因为:1.微笑面对幼儿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园里老师如果经常态度严厉,动辄训斥幼儿,或面部表情漠然,就会使幼儿产生一种被冷落、被遗弃的感觉,自然就会疏远老师,害怕老师,就有可能导致幼儿性格抑郁,产生自卑感。如果老师时常满脸笑容,说话和颜悦色,幼儿便在精神上感到愉快,处处感到安全、快乐,就能激发起积极向上的情绪。这样,他们就会思维活…  相似文献   

20.
九月初新生入园时的幼儿园,那是听取哇声一片呀!一个个小皇帝、小公主要独自步入江湖——幼儿园,开始了闯荡世界之旅。这时的孩子从自由、熟悉、唯我独尊的家庭,进入到有规则、陌生、有大量同龄人的幼儿园;从独享亲人的爱到与同伴分享老师的爱。一下从王子、公主降为平民,心理上肯定会产生不安、烦躁、忧伤、恐惧等情绪,形成入园焦虑。怎样解决幼儿的入园焦虑呢?我有妙招轻松搞定:即借助家庭教育这一强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