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月26日,上级领导机关的5名同志在丽江古城参观时,一名领导看到古城纳西族建筑的屋顶上镶嵌着一个神似猫的东西时,感到非常奇怪.这时,随行的丽江支队驾驶员魏宏介绍道:"这叫瓦猫,纳西族人建筑房屋时都要把它放置在上面,有着驱邪镇宅的作用."参观的同志在游历古城的全程中所提出的类似问题这名士官都能够有问必答.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1999年10月15日至20日,将在云南省丽江举办国际东巴文化艺术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是中国少数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中国唯一一个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是一个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典、东巴绘画、东巴舞蹈、东巴音乐、东巴工艺、东巴仪式等丰富内容的全息系统,是纳西族独有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纳西  相似文献   

3.
纳西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宗教,即"纳西语""东巴象形文字"和"东巴教",留下了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特别是长诗、经书、绘画和歌舞等等,形成了纳西族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纳西族的传统文化对其民族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现代公民道德的萌芽仍值得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本文梳理了丽江纳西族传统文化中现代公民道德的思想萌芽,就其传承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现实对传承的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前仅仅是听说,在云南丽江有一位音乐奇人,他70多岁了,坐了20多年牢,出来后搞了纳西古乐,一下子在世界上红火起来,成了文化名人。 去采访他以前,我总以为这个纳西人一定是美髯银须、满脸沧桑并且是老态龙钟的。其实,进入丽江的当晚,我便打听到正在县里的国际交流中心参加会  相似文献   

5.
纳西族歌谣是反映纳西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民族旅游逐渐走向市场的今天,如何更好地挖掘纳西族歌谣文化的旅游功能,发挥它在旅游景观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文章对纳西族歌谣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开发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12月26日,上级领导机关的5名同志在丽江古城参观时,一名领导看到古城纳西族建筑的屋顶上镶嵌着一个神似猫的东西时,感到非常奇怪。这时,随行的丽江支队驾驶员魏宏介绍道:“这叫瓦猫,纳西族人建筑房屋时都要把它放置在上面,有着驱邪镇宅的作用。”参观的同志在游历古城的全程中所提出的类似问题这名士官都能够有问必簪。大家感到惊讶不已:一个汽车兵咋会懂这么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云南高原西北部的丽江古城,是现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有独特风格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已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城坐落在丽江坝中央,海拔2210米,面积约1.4平方公里,共居住有4200余户人家,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的古老城镇。这里保留了古老的、浓郁的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元初,古城一带至少已有千余产纳西族人家。到明朝末年,丽江古城已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高原集  相似文献   

8.
延边朝鲜族农村的村民们在历史沉淀下所独有的生活习俗和乡土风情,让他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别具一格,彰显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如今大部分朝鲜族村落人口趋于老龄化,老人们成为农村文化消费的主体。而他们在借文化消费来得到情感慰藉的过程中,文化消费产品的民族化"包装"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提高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素质,对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效应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丽江县东巴文化博物馆和北京东巴文化艺术促进会共同合作,于1997年12月4日至1998年6月15日在苏黎世举办了纳西族东巴文化展览,这是云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大盛事。来自中国、瑞士、德国、意大利、美国、法国、葡萄牙等国的学者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200多人参加了展览开幕仪式。这次展览是纳西族东巴文化首次应邀在国外举  相似文献   

10.
近日赴丽江,听纳西古乐,才知丽江的“稀世三宝”蜚声中外,声名远播全世界。“稀世三宝”是指丽江纳西古乐会里的古稀老人、稀有乐器和古老乐曲。我们在纳西古乐会馆里听曲。会馆不大,一个可容二三十人的长条形舞台,一个可坐一二百人的四方形场子。幕启,台上坐着三十来人的乐队,  相似文献   

11.
丽江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横断山脉衔接处、滇西北中部,因地处万里长江第一湾河套地区而得名,纳西语称其为“依古堆”,意为金沙江转弯的地方。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多样,资源丰富,是云南正在开发的一块宝地。走进这座绿色宝库,绿海无垠,林涛阵阵,一派“天地孕育万物,万物和谐共生”的人间仙境。是谁让金沙江畔的万树常青?  相似文献   

12.
优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教育素材。该文聚焦于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文化,在深入研究其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分析其在中学美术课程中应用的可能性,发掘少数民族文化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美育价值,探讨如何在丰富中学美术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此同时,以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为代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受到冲击,面临着一定的生存危机。如何在抢救保护“非遗”的基础上,使教育效果深入人心,使文化传播兼具深度和广度,实现活态传承,也是从事美育事业的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丽汀天文台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冶县太安乡高美古村正式奠基开工。一个优良的天文台台址的选择和确定非常困难,它对地形、环境、气候、气象等方面的要求相当苛刻。从1956年开始,我国的天文科学家即开始在我国南方寻找天文台的台址,历经30多年的风雨,经  相似文献   

14.
合理运用民族文化关键符号能够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文化认同,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该文通过开展田野调查,梳理纳西族文化关键符号三多节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纳丽江运用三多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总结三多节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作用,提出可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搭建节日宣传平台、创新节日活动形式、深化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融合、加强节日文化教育等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运用民族文化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发展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桂东客家村落风水林是目前我国村落风水林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村落风水林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本文从开篇论述桂东客家人的由来,接着从神灵的庇护、和谐的天人关系两方面,解读桂东客家村落与风水林文化。  相似文献   

16.
赞美如良药     
在南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许多优秀的生活礼仪和处世方式.譬如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人便会让犯错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种时候,整个部落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传统村落文化包含着多样的文化源流与多彩的人文魅力,然而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却面临诸多难题。为此,只有坚定文化自信,落实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科学调查,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以人为本,积极调动广大民众参与;战略提升,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纳入传统村落文化传承等,才能促使福建省传统村落文化的心理传承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孕育了多样化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逐步累积的文化结晶,展现着村民的生活特征、景观特征、生活习俗,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扎实技术支持。该文分别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内涵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探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基础与策略,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石头城     
在丽江城北110公里处的金沙江峡谷中,有一座独立的蘑菇状巨石,百余户纳西族人家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座巨石之上的一座石头城堡里。走进石头城发现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灶台、石磨、炕都是从岩石上造出来的,连孩子们的游戏也离不开石子棋。整座村寨的房子顺山而建,见不到一条平整的街道,大人小孩走在高低不平的山路上如履平地。晚上就住在向导的家里,热情的主人生火做饭,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就端上了桌。女主人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性文化和古人生产、生活的传统智慧。将安徽省内五批次共400个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纳入分析范围,分别运用SPSS进行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等描述性统计分析,ArcGIS进行最邻近距离、最邻近点指数和核密度等地理空间分析,探讨五批次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演进的过程和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安徽省传统村落呈现非均衡凝聚型的空间分布特征,集聚形成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形成两大核心区。②五批次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演进与高程、坡度、坡向等自然地理条件存在密切关联,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缓坡、阳坡的地区。③五批次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演进与所在城镇GDP、道路交通等社会经济方面,集中分布在经济相对滞后地区,靠近道路和城镇的地区。④各个批次的传统村落各个形成年代均有之,其中隋唐五代形成的村落随批次逐渐减少,宋、元、明、清代随批次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