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以4家传媒上市公司为例"剥离上市"与"整体上市"是当前我国传媒公司上市的两种模式。本文以出版传媒、新华传媒、粤传媒和博瑞传播为样本,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绩效为切入点,通过实证分析,致力于揭示在这两种模式下我国传媒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绩效的差异。问题的提出自1994年"东方明珠"上市之后,我国传媒公司上市热潮一路高涨。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传媒板块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7家。尽管绝大多数传媒公司的上市路径选择了"借壳上市",以自有资本直接上市的公司并不多,但传媒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对传统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的完善与重塑体现为: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媒介融合将传统的传媒产业发展格局由各自分立改变为平台式上下游一体化生态模式,由此促进了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经营意识重塑传媒产业产品研发、制作、营销业务流程,使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得到完善;“关系”维度重要性的凸显倒逼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促使传媒产业探索个性化、草根化、小众化商业模式.文章认为,互联网背景下的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完善与重塑遵循着一条从草根到主流、从边缘到中心的道路,以技术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用户的互动、参与、共享成为推动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以传统图书出版业的基本商业模式为基准,可以分析和衡量传统出版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探索新商业模式的举措。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位出版企业采用的4类以创新为中心的商业模式,并结合经营实例分析了其中9种具有代表性的应用举措。这些新模式和新举措旨在为组织、内容创作者或消费者创造新价值,但对传统出版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还有待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4.
张鸿飞 《新闻知识》2012,(3):21-22,29
"官网第一股"人民网上市在即,引起各方强烈关注。人民网上市迈出了国内新闻媒体整体上市的第一步,业界希望以此为契机突破束缚中国传媒资本市场的枷锁,拉开传媒产业资源重组的大幕。然而,人民网上市后仍将面临诸多挑战,能否跳出官媒市场化的悖论、尽快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是其中关键,这将决定着人民网的创新效应能否如期展开。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的传媒业正处在一场深刻嬗变的过程之中,以广告作为主要支撑的“二元售卖”盈利模式日渐式微,生存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困境。本文以泰莫斯关于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对当前传媒商业模式创新的逻辑与趋势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以传媒长期积累的品牌公信力为基础,从信息平台、话语平台向信任平台、信用平台的转向和影响力多元开发或是突围之道,而价值共生关系的打造则是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新闻网站转企改制上市背景下,从价值主张、内容资源和收益模式等方面分析新闻网站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探讨新闻网站商业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敏 《网络传播》2008,(2):66-67
在经历2007年的上市热潮之后,国内网游产业无疑正面临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冷思考。“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成为相互的起点和终点。”1月15日,苏州蜗牛电子公司(下称蜗牛)创始人、总经理石海在2007年度游戏产业年会上对外宣布,“蜗牛的未来一定在虚拟世界。”  相似文献   

8.
李凤萍 《新闻大学》2020,(3):107-116,121
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业的运用和渗透重构了传媒产业的边界和生态,驱动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在这一背景下,该文从价值平台网络探讨了传媒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传媒组织通过纵向集成形成智能定制平台、智能生产平台和智能分发平台;通过横向集成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四个平台共同以用户的场景需求为导向,依托数据的智能交互和场景连接形成价值平台网络,从而实现连接型的价值创造流程再造和传媒业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商业模式创新既包括在现有商业模式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包括建立崭新的商业模式,探索数字技术驱动情境下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方法】文章界定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梳理了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试图探究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结果】数字技术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文化产业商业模式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五种典型的商业模式:产业链经营商业模式、泛娱乐式商业模式、互联网大平台商业模式、品牌引领商业模式和O2O商业模式。【结论】数字技术驱动下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优化建议如下:打造产品核心竞争力,重视知识产权;依托数字技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把握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现在传媒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依赖于一个产品或几个产品,建立强大的商业模式以应付未来竞争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价值链理论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众多民营影视公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在传媒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依赖于一个产品或几个产品,建立强大的商业模式以应付未来竞争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以价值链理论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众多民营影视公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底,国内首家实现内容生产和经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传媒类企业——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登陆A股市场(简称“出版传媒”,证券代码601999),2009年1月公司名称变更为“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传媒上市令国内学者欢欣鼓舞,甚至有学者将之视为中国传媒产权制度改革坚冰已被打破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的三大背景,系统分析从AIGC(内容生成)快速向AI Decision(辅助决策)发展的三个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型应用、智能硬件、智能软件三大表现,以及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机器翻译、音频生成和处理、医疗诊断和药物研发、制造和自动化、金融和投资、游戏开发、教育和培训八大类应用场景及商业模式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案例和总结,商业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采取何种模式取决于公司的业务策略、产品特性、目标市场和竞争情况。  相似文献   

14.
竞争情报在商业模式分析及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景旭  张德  李虹 《图书与情报》2007,16(4):78-81,84
文章从商业模式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商业模式与竞争情报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基于商业模式的竞争情报工作,重点突出了竞争情报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商业模式是基于某种比较稳定的交易结构基础上的可盈利的方法。合理可行的商业模式是电视传媒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因此,文化经营需要重视商业模式的发现、选择、改进和优化。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方法选择是丰富而多样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平台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平台同质化严重,平台企业内部所拥有的创新资源、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有效支撑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的协同作用能够为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方法/过程] 对跨界搜寻、大数据能力及商业模式创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构建跨界搜寻与大数据能力协同作用模型。[结果/结论] 跨界搜寻有助于创新知识流动和创新资源获取,大数据能力可以完成资源整合及深度分析,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市场新知识发现,有利于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7.
丁飞扬  张敏 《网络传播》2007,(12):62-63
11月7日,国内最大的航空电视媒体公司——航美传媒(Air Media)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募股发行价为每一美国存托凭证15美元,募集资金1.8亿美元。航美传媒成为中国第一家进驻纳斯达克的航空传媒公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共享服务平台上多主体生成信息对资源需求方购买行为的交互影响,以助力后疫情时代共享经济的复苏和健康持续发展。[方法/过程]基于信号理论,结合共享服务平台上多主体生成信息特征,构建信息主导决策型共享服务平台消费者购买行为组态研究模型。以共享住宿平台为例,用Python爬取Airbnb平台上成都的共享房源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识别多主体生成信息对用户购买行为影响的组态效应。[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促使共享平台用户购买行为的信息特征组合有3种,且产生购买行为的必要条件有1种;导致消费者不购买行为的信息特征条件组合有3种,且不购买行为的必要条件有1种;导致用户购买行为的路径和不购买行为的路径并非相反。  相似文献   

19.
梅楠 《当代传播》2011,(3):62-64
本文分析了我国传媒企业组合区域和业务多元化以形成自身多元化战略的基本模式,并比较了不同组合是否会产生差异化的绩效.论文以我国12家上市传媒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在我国上市传媒企业组合区域和业务多元化时存在三种不同的模式,进一步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区域--业务多元化组合模式在所取得的绩效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媒科技》2007,(5):33-33
(本报讯)由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和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传媒情报所共同主办,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常务理事单位联合协办的“数字报业新技术现状与应用前景研讨会”将于2007年5月31日~6月2日在北京举办。此次研讨会是继2007年1月在广州举办的“数字报业的商业模式专题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战略性的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