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弱苗与壮苗     
今年春天,我们生物系一年级在昌平县开门办学。香屯二队检查小麦苗情的时候,发现一块面积四十多亩的三类苗,人们叫它是“头发丝地”,苗情极差。我当时便跟队长说:“这块麦地不行了,干脆改茬种别的吧!”队长说:“改种别的损失太大,咱们还是想个办法把它促上去吧!”  相似文献   

2.
科技知识     
我国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稀土”这个名字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意思是“稀少的土”。其实稀土不是土,而是金属。稀土金属是指元素周期表中ⅢB族中第57至71号15个镧系元素,加上钇和钪。我国稀土金属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生产能力居第二,仅决于美国。  相似文献   

3.
在季节分明的地方,春天最招人喜欢。因为这时节气温回升,草木萌动,冬眠的虫兽也苏醒了,春耕春种的大忙季节来到了人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农事安排得恰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一年的丰歉。然而在季风显著的我国广大地区,春天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就变得格外珍贵。因此,引得历代诗人为它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吟唱。这其中就有许多探听春天消息的歌。向谁去询问春天的消息呢?天文学家观察斗转星移,打听春天的消息。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至黄经315°的时候,就是“立春”了,时间在每年2月的4日或5日。如果我们查…  相似文献   

4.
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三分之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源也很少。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与玩亲近     
爱玩既是孩子的天性,又是孩子的学习方式,玩为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使孩子真正进入忘我快乐的创造空间。一、玩出创造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基本要素。孩子对未来世界、生活充满了探索欲,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大社会,帮助他们洞察自然和社会,使他们有所发现,这是培养创造力的好途径。春天的脚步刚刚走近,我就领着女儿去春游。我们边走边唱:“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女儿好奇地问:“妈妈,春天在哪里?”我指了指树、花、草,让她去摸、去闻、去看、去想。最后在回来的路上女儿竟说出了一首关于春天的小儿歌:小花告诉我,春天…  相似文献   

6.
眼睛     
“春天是什么颜色?” “春天是绿色的。” “绿色是一种什么东西?” “绿色是生命!” 在我的生命中有两种颜色,除了黑,便是父亲常跟我提到的绿。父亲说:“你听,春天来了,出去走走吧!去‘听’春天!” 我走着,走在人群里,没有人注视我。我用我的听觉感受到光  相似文献   

7.
吴天梅 《福建教育》2005,(12A):21-22
1.诗歌想像。柯容说:“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想必是因为孩子们最天真、最善良,对世界的感受总是新鲜,充满了各种神奇的幻想的缘故吧。”儿童诗,是孩子们五颜六色的幻想的浓缩。教孩子写诗就是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童心去展望世界,用独特的观察,开掘美的情愫。例如,当春天来临时,学生这样描写春天:春天的脚步悄悄地、悄悄地,她笑着走来,鸟儿唱起歌,叽叽喳喳,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舞蹈,多美的春天。在孩子的眼中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春的喜悦。他们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在普普通通的事物中,努力捕捉美的意象,展开想像的翅膀。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常常值得玩味. 《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大家都熟悉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的是文章的第一句:“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春天过去一大半了,照理应该暖和起来了,但还是冷;学生的问题是,句意明明有转折,为什么“还是冷”之前不用“却”?换而言之,这句话为什么不写作“春天去了一大半了,‘却’还是冷”?  相似文献   

9.
孤独的树     
本文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春临大地。冰雪消融的动人景象,充满诗情画意。“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哧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雪能笑,并且是“冷脸”笑成“花面”,拟人的手法,不仅展示了雪的可爱,更形象地展示了雪之后春的生机与活力。“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用王师的“旌旗鲜明”来比喻春天的树与花,写出了万物在春风中的动态,既形象生动,又新颖独特。而“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则是排比和拟人的综合运用,呈现的是春天丰富的意象,宛如春天的信使,栩栩如生。另外,“春天必然是这样的”,“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语句的反复像珠链一样贯穿全文,不仅使得文章结构分明,而且在反复中又洋溢出不同的深层意味。  相似文献   

10.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这几天,学生怎么老挂在嘴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以自己特有的敏锐,意识到这是学生在通过“特殊”的方式给我传递信息: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于是,我宣布:“今天的作文课,我们到野外去上。”学生高呼“万岁!”一出校门,学生们个个就像出了笼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扑向令人神往的大自然的怀抱。时值清明,各种花竞相开放,把个大自然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选定的去处是一块桃树和油菜套种的田地。举目平视,一片粉色的世界;俯首低视,则是满眼…  相似文献   

11.
"三级跳"     
随着书包越来越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小眼镜儿一族”。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学生的近视发病率接近60%,居世界第二位;近视人数超过6000万,居世界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近视的发病呈低龄化趋势,7~9岁儿童的近视检出率明显升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土地资源大国,但又是土地资源小国。因为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12亩,不到世界人均值的1/3,联合国规定了一‘’0795亩//足一个人起码0795亩土地i我国广东、福至06亩以下,。少量就相当于一尽管如此,蚕食和危害土地的各种现象一直存在,如全国垃圾占地就达150万亩。由于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也在逐年减少。一、土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由于滥垦草原,过度放牧,我国沙漠面积超过了10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59%,每年还仍以7395万亩的速度扩展。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有15亿亩耕地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约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仍以上。建国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兴修了大量基础设施,农田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目前的7.5亿亩,以占全国不足一半耕地的面积生产了占全国总量2/3的粮食,为养活12多亿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4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耕地占有量8.4立方米/亩,为世界的4/5,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东晋名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篇中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诗。对“一去三十年”句,教材和教学用书都解释为:从少年到41岁诗人辞官,大约有三十年。教学中,我们发现此说太“实”,显得生硬、牵强,故作如下辨析:  相似文献   

15.
词人黄庭坚在他的《清平乐》中写道: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我也真想把这明媚的春天留住,因为我已懂,要 想把春天留住真不容易,但无意中我真的把春天留住 了,我也知道春天是宝贵的。 春天,鹅黄柳绿,生机勃发,百花齐放,万紫千 红,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我心底里留下了一个 五颜六色的春天。 “春天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我们姑且别 “问黄鹂”先到大自然中去仔细寻找春的踪迹吧! 我走向田野,和煦的东南风吻着我的脸,她轻盈 地打着旋儿,匆匆地从我身边离去,大概怕我会捉住 她吧。虽…  相似文献   

16.
里耶秦简中出现了“隶妾居赀”一词,它是刑徒“隶妾”的一种刑罚类型,让“隶妾”去服“居赀”的劳役.“居赀”虽然是有偿的短期劳作,但“居赀”者是服“城旦舂”劳役的,其劳动强度要大于“隶臣妾”.“隶妾居赀”就是刑徒“隶妾”在服刑期间又犯了破坏或丢失公物等经济犯罪,自身又没有资产偿还,就以“居赀”服劳役的形式偿还.“隶妾居赀”也是跟“居赀”者一样被居于城旦舂服刑,这种刑罚是重于“隶妾”但轻于“城旦舂”的.  相似文献   

17.
她,看不见阳春白雪;她,听不见雨打芭蕉。她只能把手浸在湍急的溪流中,去感觉溪水丁冬的流淌;她只能在百花芬芳宜人的香气中,去想象五颜六色的春天。就是这样一位失去了视觉、听觉的人,却用她的心,写下了很多曾打动过无数人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的光明》就是她———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能获得“三天的光明”是作者的设想。正如文中所写:“只有聋子才渴望听力,只有瞎子才体会到能看见东西的种种幸福……只有失去了才知道重要……”海伦渴望能看一看这个世界,哪怕只有三天也好。这是一位残疾人内心简单而真切的向往。海伦,用充…  相似文献   

18.
美丽的春天     
钟珊 《生活教育》2010,(7):72-72
春天来了,小兔子从冬眠中醒过来了。它伸了个懒腰,一出山洞,就听到别的动物一直说:“春天来了!”“春天真美呀!”它很好奇。于是便决定去寻找春天。  相似文献   

19.
春天,草萌芽,树抽枝,花打苞;春天,青春涌动,心潮澎湃,生命怡然。 语文课上,讲有关春天的内容,问谁到野外春游过,本以为会小手林立,结果却鸦雀无声;请孩子们说说心中的春天,答案不外乎是“小草长出来了”“小河解冻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他们所见到的春天,全是书上和画上的。六年级的孩子,竟然身在春中不知春!于是,我斗胆宣布:带他们到不远的大水库边去春游。“耶——”,孩子们一听都欢快地叫喊起来。  相似文献   

20.
春天来了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春天,是农民播种的时间;春天,是候鸟回来的季节。让我们去欣赏春天,这大自然的美景吧!今天,周老师带着我们去操场找春天,我就找到了许多。你看,腊梅树的“粉色衣服”谢了,又穿上了一件“绿色衣服”,可精神啦!我们发现了小草不再是那么枯黄了,它们成了“绿色小天使”,一眼望去绿茵茵一片,可美丽啦。蜜蜂弟弟和蝴蝶姐姐也出马了,它们飞来飞去采集花蜜。你看蝴蝶花上也到处有蜜蜂、蝴蝶们的踪影,我想,蝴蝶花看了一定也忍不住想飞起来了。“我发现了白玉兰!”有位同学大叫起来,我们急不可待地跑了过去。“啊,洁白如玉的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