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感是智慧的闪光,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之一。在倡导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灵感,运用灵感进行教学革新,是每一个创新型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对灵感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师的活动,对教学灵感的激发与运用作了分析。探讨了发挥教学灵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灵感问题,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教师有意识地捕捉灵感;二是教学中注意发现灵感;三是课后总结时归纳灵感.通过教师捕捉灵感,激发学生灵感,更好的为体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3.
灵感是人们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最敏感的邂逅,是人们思维活动由量变到质变所产生出来的高度的创造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应精心创设情境,感悟诱发灵感;深入细致观察,探索获取灵感;善于汲取信息,整合触发灵感;转换视角剖析,脱俗寻觅灵感;打破常规思维,逆向创造灵感;心平气和思索,放松捕捉灵感。  相似文献   

4.
写作灵感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一种非常神奇的精神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巧妙地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写作质量提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灵感写作灵感是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可谓是创作的强烈火花。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创设使学生心理亢奋的情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产生写作的兴趣。1.设计恰当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86):25-27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新形象时思维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或诱惑而产生的突发性意念。写作灵感是作文者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彼此渗透的结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那么就能让学生写得酣畅淋漓,就能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乐趣,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写作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写作灵感的偶然产生也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阅读是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拓展学生思路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注意人机结合 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完成计算机不能胜任的工作,如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灵感与情感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应注意人机的密切结合,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勤 《教师》2011,(11):91-91
音乐给动作以灵魂,它是激发教师创作灵感的钥匙。在小学形体课教学中巧妙合理地运用音乐给孩子个性化带来了生机,也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学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是教学改革中创造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对于这种教学灵感,只要进行有效地激发和控制,就能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显然,如果教学只停留于依赖和模仿,沿袭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对存在种种弊端的课程、教材、教法,不加以改革,不思创新和进取,就永远不会有教学灵感的出现,当然也就不会有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 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和捕捉教学灵感呢?我认为重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教师必须使自己知识渊博,兴趣广泛,长…  相似文献   

9.
论教学灵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在充满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灵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教学灵感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绪处于奋发激昂、思维处于活跃升华状态时,由于外界某种因素的启发,突然使正在探索的或者长期探讨而未解决的教学问题或难题得到明确解决的精神活动。只要教师对专业执着追求,热爱学生、关心和了解学生,有明确的教学创新动机,有一个良好的心绪,善于捕捉教学灵感来临的时间,能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就能激发出教学灵感。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堂课都有其成功的地方,也可能存在某些缺憾。教学反思是教师在平时对自己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失败、亮点与遗憾以及瞬间的灵感进行总结分析、学习完善的活动。反思为教师深入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很有参考价值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活动中,将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融合,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教师长期摸索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素质的要点。教师可用何种方法来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探究性?怎样用音乐自身的特点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如何来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阐述了影响幼儿探究的因素有:教师的选材、对幼儿音乐学习的了解、自由开放的教学环境;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性的方法有:运用信息技术、采用新颖的教学形式、引用有效的提问,详细地论述了教学实践中所运用的融合音乐与探究性的策略及教学例说。通过教师的实践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如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教师要讲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文言文教学的侧重点谈谈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一、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与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和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文言  相似文献   

13.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过教研活动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能够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并从中取长补短;同时在交流分享中扩展自己的教育视野,激发自己的灵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因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关系着幼儿园的发展,所以,教研活动是所有活动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区域活动一直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对于区域活动也十分喜爱,幼儿通过区域活动可以自行发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升自身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是主导者,但在区域活动中应对幼儿给予充分的信任,激发幼儿的灵感和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讨教师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去教育幼儿.  相似文献   

15.
马钰娟 《小学生》2023,(6):40-42
如何帮助学生摆脱写作困扰,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而情境化教学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创设不同类型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给学生营造良性的写作空间。因此,本文将围绕情境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课堂中的运用展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灵感基础上的教学创新,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教师灵感产生于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同时受教师自身素养、学生素养及教材诸方面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创新,根植于对教学灵感的筛选、储备、分类与使用。该文从探讨教师灵感的诱因出发,对影响教师灵感的因素及如何处理灵感。使之成为教学创新的动力的方法、途径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创意写作课堂具有激发灵感、训练想象力、创新思维的特色。教师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运用"创意写作"的形式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创作思维的激发以及学生写作能力和兴趣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色彩教学既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激发学生美术灵感和创作激情的"钥匙"。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缤纷瑰丽的美术殿堂,指导学生用灵巧的双手和绚丽的色彩去表现生活、描绘大自然,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与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9.
李鸿忠 《学周刊C版》2019,(22):144-144
本文分析了互+教育模式的现实问题,指出互+教育对学生、教师、教学管理都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农村教师而言,互+模式能够影响教师的思想,让他们认识新事物;可以锻炼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现代技术运用能力;可以影响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教师的设计灵感,以及与实际环节结合等。因此,我们要有效地利用互+教育活动,促进农村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农村教师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师从"教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更多地使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课堂教学再不是过去传统模式的单调复合,而是模式多样、教学灵活、充满灵感的活动。一、教师更新观念,潜心钻研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潜心钻研,关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合理运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学生身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