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记得我刚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是讲父亲教育儿子的故事,说父亲有十个儿子,儿子们经常吵架闹得家里鸡犬不宁。有一天吃饭的时候,父亲把儿子们叫到饭桌前,发给他们每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结果每个人都毫不费力地把筷子折断了。父亲又拿来十根筷子,用线绳把筷子捆在一起,再让儿子们折。尽管他们使出吃奶的劲儿,结果谁也没有把筷子折断。父亲问道:“为什么一根筷子你们很容易折断,而十根筷子捆在一起你们谁都折不断呢?”儿子们心有所悟却口不能言。父亲便因势利导,讲了团结起来才有力量的道理,这使孩子们受到深刻的教育。从此,十个…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吃好     
一天,中午下班回家,把冰箱里昨晚做的青椒炒什件儿和豆腐汤,热了以后招呼儿子来吃饭。他看了一眼桌上的饭菜,对我说他不想吃。我看了儿子一眼,他知趣地坐上了饭桌,但什么菜也不碰,挑了几粒饭粒就说“吃好了”,放了筷子在一旁抹起了眼泪。我生气了,今天上午单位事太多,忙得脚起茧手冒泡,因为惦记着儿子才回家吃饭,想不到小家伙还挑三拣四。我伸出手让他看,  相似文献   

3.
一般人认为,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玩具是浪费时间。其实不然。大人花点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娱乐,可以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帮助孩子发展主动性、好奇心、想象力,促进体力、心理、社会道德和智力的健康发展。我的儿子五岁半了。我给他买了一部四轮童车,并认真地参与儿子的玩童车游戏。我在游戏中注意对孩子观察,引导他玩好,使孩子在玩中得到发展。一、引导孩了的探究心理孩子看见崭新的童车,喜爱之心油然而生。他不停地拨弄着车子,擦净车身上的灰尘。一次,他不停地拨弄后轮两旁的两个小轮、我问他这是干什么,儿子回答:“爸爸的车两个轮,我的车后轮边为什么还要装两个小轮?”我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拿来三根筷子,一端用橡皮筋扎住,另一端散开,让儿子看它稳稳地立在地上,然后,我又让孩子抽掉一根  相似文献   

4.
孩子有时不听话,每一个父母都会碰到,我也是。今天,我的儿子给我上了一课。午餐时,儿子边吃饭边看电视,看到广告,连吃饭也忘记了。我注意到这样看电视会影响吃饭,就把电视关了。孩子显然不痛快,坐在那里动来动去,手也一会摸桌子,一会摸盘子,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样子,根本没有认真吃饭。  相似文献   

5.
爷爷是个老党员,他一手将我拉扯大,对我管教却很严厉。小时不懂事,一直很恨他,因为他定下的许多规矩:出门、回家要向家里人一一道别或问候;吃饭时,家里人没到齐时不许动筷子,夹菜要就近,夹到什么吃什么,不许在碗里碟里翻挑,更不许边吃饭边说话;睡觉要规矩,两腿要并拢,侧卧;坐姿要端正,站立行走要抬头  相似文献   

6.
三岁的儿子有一次在吃饭时,用筷子将碗里的一些蔬菜挑了出来,放进了女儿的碗里,惹得女儿大声抗议:"弟弟你在干什么?"我对儿子说:"你知道吗?你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谁知儿子委屈地大声对我说:"爸爸,我非常不喜欢吃菠菜和茄子……"我很无奈,只得把他碗里的菠菜和茄子都夹到自己碗里.  相似文献   

7.
<正>在正文开始之前我来给大家讲个笑话。一位富豪年迈体衰,到了即将油灯枯尽的时候,将四个儿子叫到了床前,用眼神指示下人拿出三双筷子给了小儿子。小儿子接过筷子,对着父亲冷笑着,轻易便把筷子折断了。父亲无奈又指示下人拿出四双筷子放在三儿子面前,三儿子不屑一笑,拿着筷子也折断了。父亲流泪,再指示下人拿出五双筷子,二儿子哈哈大笑,拿起筷子,又折断了它们。无法说话的父亲十分愤怒,他指示下人拿出最后十双根筷子,大儿子哈哈大笑,对着大家轻蔑地说:"父亲的意思,是叫我们今后要团结一致,这我们都懂。"  相似文献   

8.
我很少打儿子。记忆里,也就打过他两三次。最清楚的一次是他两岁的时候。那时,他上幼儿园小班,还不会自己吃饭。早上的时间都是匆匆忙忙慌慌张张的。为了赶时间把他拾掇好送幼儿园后我好上班。我一边给他喂饭,一边催促他快点吃,一边还说着我几乎每天早上都要说的话:“上班去晚了,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老汉,一辈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到老来,老伴不在了,两个儿子娶了媳妇,女儿也出嫁了。老汉心想,年纪大了,靠儿女过个舒舒服服的晚年吧。两个儿子分了家,老汉想,光住在谁家也不合适,我就吃轮饭吧。没过半年,轮饭轮不下去了。他到大儿子家吃饭,大儿媳把脸拉得老长,不给他吃;他到小儿子家吃饭,小儿媳翻脸不认公爹了。老汉没办法,只好去女儿家。女儿、女婿待他不错,他心里不过  相似文献   

10.
由此想彼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儿子是一名二年级学生,我经常和儿子一起学数学、做数学。儿子正在做一道思考题:两根相同的筷子重叠一部分,总长是10厘米,重叠的部分是2厘米,求每根筷子长多少厘米?儿子在思考着,我也在思考解题方法:(10-2)÷2=4cm,4+2=6cm;同时还在想如何给儿子讲解解题方法。看着儿子专注思考的样子“,对呀,他在想什么呢?”于是,我就试探着问他:“想出来了吗?”儿子说:“是不是6厘米?”我连忙笑着问他:“你的6厘米是怎样得出来的?”儿子流利地说出了这样的算式“:10+2=12cm,12÷2=6cm。”我惊住了,没想到儿子的解题方法比我的还简单,…  相似文献   

11.
由此想彼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儿子是一名二年级学生,我经常和儿子一起学数学、做数学。儿子正在做一道思考题:两根相同的筷子重叠一部分,总长是10厘米,重叠的部分是2厘米,求每根筷子长多少厘米?儿子在思考着,我也在思考解题方法:(10-2)÷2=4cm,4 2=6cm;同时还在想如何给儿子讲解解题方法。看着儿子专注思考的样子“,对呀,他在想什么呢?”于是,我就试探着问他“:想出来了吗?”儿子说“:是不是6厘米?”我连忙笑着问他“:你的6厘米是怎样得出来的?”儿子流利地说出了这样的算式“:10 2=12cm,12÷2=6cm。”我惊住了,没想到儿子的解题方法比我的还简单,…  相似文献   

12.
弯曲连接筷     
我发现小孩在吃饭时老是掉筷子,电视上的外国人吃饭也用不好筷子。这时我突然想:“如果能把两只筷子连接到一起,那就可以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了。”于是我就开始想办法。但是用什么来连接呢?一开始我想到了喝饮料的管子上可以  相似文献   

13.
儿子刚刚会坐立时,我就在餐桌旁边安了一个宝宝椅,大人吃饭时好让儿子能坐在餐桌旁边。虽然儿子还不能吃下餐桌上的任何一道饭菜,但是他可以坐在旁边看着大人吃饭,看到大人吃饭时的笑容——餐桌就是课堂,让儿子围坐在餐桌旁边,就是要让儿子知道餐桌是一个让人快乐幸福的地方,吃饭是一件让人快乐幸福的事情。儿子两岁的时候,我领着他在餐桌周围转,餐桌上有碗有盘。儿子把  相似文献   

14.
女儿是在国内长大的,到五岁时,吃饭还要人喂。记得有一次哄她吃饭,我用调羹舀了饭,又挟了一些菜在上面,然后把调羹搁在两根筷子上,筷子的一端朝向她的小嘴,说道:“火车开来了,要进山洞了!”女儿便把小嘴张得大大的,一调羹饭菜就这样塞进嘴里。轮到女儿养育孩子了。小外孙笑笑出生在美国,快满一岁时,我去美国看望他。当时他已经断乳,吃的是牛奶、罐装的各种蔬菜糊、现刨的苹果泥和像小号羊眼圈那般大的玉米圈。牛奶、蔬菜糊和苹果泥由我定时喂他,玉米圈则定时倒在盘子里由他自己抓着吃。随着小外孙的牙齿越长越多,我们给他吃的东西也渐渐“粗…  相似文献   

15.
儿子爱劳动     
不满两岁的儿子是家里最活跃的人,每天从早到晚不是玩玩具,就是看图书,忙个不停。他还特别愿意干家务活,边干边口中念念有词:“帮妈妈和面。”“帮奶奶拣菜。”“给太婆搬板凳儿。”尽管是越帮越忙乱,但我想儿子难得有这么强的劳动愿望,应该满足他。平时,只要是儿子感兴趣且是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尽量让他去做。如,让他把水果皮、冰棍纸、空烟盒等扔进垃圾桶里,吃饭时让他摆筷,上班时让他把包  相似文献   

16.
我儿子刚开始学着拿碗吃饭的时候,他妈妈专为他买了一只袖珍小洋瓷碗.孩子几乎天天吃饭时都要把饭撒得四处都是,气得他妈老数落个不停.有次我在旁边吃饭,看见孩子吃饭时,他的小手一用勺子,碗就在小桌上乱转.我灵机一动,如果给孩子用大洋瓷碗,则稳定性增加,不就可以"稳稳"地吃完一顿饭了吗?第二天,我就叫他妈给儿子换了一只大碗,吃饭时,儿子端着饭,碗大人小,虽然样子可笑,可是从此撒饭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不言父爱     
我和父亲就是这样,见面就吵。他嫌我不争气,我怨他没本事。我真的很怀念小时侯,那时自我意识还没觉醒,傻啦吧唧的,谁的话都相信,看父亲更像仰望珠穆朗玛峰,崇敬至极。父亲呢,更是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儿子的身上,我是他理想的转化和再生。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可再大些,大约七八岁吧,就不再服帖,我顽劣的本性渐渐显露,对父亲也不再惟命是从,顶嘴抬杠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吃饭时,我和父亲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他气极了,拿起筷子就往我脸上抽,我用手一挡,“啪”的一声筷子应声落地,我的手背上也留下了两道血痕。我没动,也没哭,只是直直地坐在那…  相似文献   

18.
火钳妙用     
张欣然 《小读者》2011,(7):33-33
一家人在吃饭。儿子十分感慨地说:“先进与落后.在餐具上也能体现出来。外国人用的金属刀叉.而我们用的却是两根青竹筷子。”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我到亲戚家里去串门,见到他家十一岁的孩子用汤匙吃饭,我就问孩子:“你怎么不用筷子吃饭呢?”他说:“用筷子吃饭不得劲,从小我就没有学会。”,听了他的话我联想到,目前不  相似文献   

20.
“左撇子”的苦恼 我的儿子天生左撇子,比如说吃饭,大家围坐在一起,他非得和旁边人用筷子“打架”不可。再如画画,他常常手握两支笔,左一下,右一下,挥洒自如。幼儿园时期倒没什么,上小学后,开始显露出他的弱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