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故事设疑激发兴趣。吴老师微笑着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相似文献   

2.
主动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主动学习能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 ,发展学生的各种潜在学习能力。为使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 ,克服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学科的特点 ,创设多种有效的学习活动。  一、创设有趣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学数学就是要解决数学问题。有趣的数学问题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例如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 ,我们创设如下情境 ,提出问题 :有一次 ,孙悟空给花果山上的小猴子们分桃子 ,孙悟空说 :“每 12个桃子分给 6只小猴子吃。…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02,(6):31-31
学科:小学数学。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教师:郫县郫筒镇第二小学唐学蓉。教学过程:上课了,唐老师首先操作计算机,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演示:孙悟空的动画画面。“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唐老师亲切地问道。“喜欢!”学生七嘴八舌地争着回答。“那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喜欢吃什么?”“孙悟空喜欢吃桃子。”“好,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孙悟空是怎样吃桃子的。”多媒体演示:孙悟空吃桃子的动画。“刚才,我们观察了孙悟空吃桃子的情境。现在一个桃子都没有了,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相似文献   

4.
上课了,老师讲故事:“有一天,孙悟空在花果山摘了30个桃子,6个小猴子争着要吃,悟空只好平均分给他们。但小猴们还嫌不够,悟空火了,手一拍:‘好吧!我下次摘300个桃子,分给60个小猴子吃,让你们吃个饱。’”顿时,教室里一片笑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有学生说“每个猴子都是5个桃子。”有学生说:“悟空真狡猾,每个猴子仍是5个桃子。”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后板书:30、6=5,y用、60=5,然后揭示课题:除法的基本性质。教师把除法的基本性质嵌人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里,学生听得人迷,同时必会想:这两次分桃,每个小猴子得到的…  相似文献   

5.
一、提问彰显趣味性,使课堂活力四射 趣味性的提问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说:“有一天,一只老猴子让小猴子分桃,把100只桃子平均分给20只大猴子,把10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2~33页。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操作活动中,认识“平均分”的含义。2.在经历“分一分”的过程中,体会“分”、“分完”、“平均分(分完)”、“平均分(有剩余,但剩余数量小于份数)”的不同情况。3.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教学过程一、操作学具,感知“分”的含义师:孙悟空回花果山探望它的儿孙,带回8个桃子。他要把这些桃子全部分给2只猴子吃,每只猴子可能吃到几个桃子?(电脑依次出现画面“孙悟空”、“8个桃子”、“2只猴…  相似文献   

7.
正当大家拿不出主意的时候,猴子从树上跳了下来,说:“小狼王出题考咱们,咱们难道不会出道题考考他。”“啊!这个主意非常好!”小熊两只熊掌用力一拍说:“猴子,出道题考考这贪婪的小狼王吧!”“我出道老山羊分桃的题目给他做!”猴子眨了眨眼睛说:“老山羊给三群猴子分桃子,如果只分给第一群,每只猴子可得12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二群,每只猴子可得15个桃;如果只分给第三群,每只猴子可得20个桃。那么把桃同时分给三群猴子,平均每只猴子可得多少个桃”?“老山羊分桃,好题目!我把这道题写在纸上贴出去。”小熊忙着找纸又…  相似文献   

8.
猴王分桃     
一天傍晚,猴王召集五位猴将商讨分“长寿桃”的办法,猴将们希望自己手下的猴子吃上“长寿桃”,都想多分几个。猴王说:“将桃子平均分成5份,你们每人各取一份。”可是怎么也分不成。于是大家只得先去睡觉。夜里一位猴将偷偷起来,把一个桃子吃了,剩下的桃子,正好平均分成5份,他把自已的一份藏起来,又睡觉去了。第二位猴将爬起来也吃了一个桃子,剩下的桃子也正好平均分成5份,他把自己那一份收起来。第三、第四、第五位猴子将都是这样做了。最后剩下1020个桃子。那么原来一共有多少桃子呢?筌《猴王分桃》答案:1020÷(…  相似文献   

9.
教学设计(案例实录)一、故事引入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胜利归来,为表示庆祝,悟空特地从花果山带回一筐桃子(共18个)。因怕贪嘴的八戒独占,嘱咐八戒分吃这筐桃的13,沙僧分吃这筐桃的26,唐僧分吃这筐桃的39,八戒一听,马上跳起来,“不行,不行,猴子偏心,我老猪分得最少。”沙僧说:“师父最多,我没话说。”唐僧笑而不答。师:同学们,你们说,这样分,谁最多?生甲:八戒多。生乙:沙僧多。生丙:唐僧多。师:别忙,到底谁最多,请三位同学上讲台分一分。二、动手操作将准备好的三份桃子每份18个,让三个学生按悟空的分…  相似文献   

10.
一、激情引趣(展示目标)幻灯出示猴子图。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有一天,猴妈妈带着一大群小猴子到桃园去摘桃子。来到桃园,看到又红又大的桃子,小猴子们一个个口水直往下流,恨不得一下子爬到树上吃个够。这时,猴妈妈下了一道命令:“我们先摘桃子,谁也不许偷吃,摘完后大家要平均分着吃,你们说好吗?”小猴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于是,大家一起动手,不一会儿摘了满满一大筐。要分桃子了,小猴子们整整齐齐地排好队,等猴妈妈分桃子。猴妈妈拿着8个桃子对站在最前面的小猴子说:“请你把这…  相似文献   

11.
导语:有一座花果山,山j往着鞭子一家。一天猴妈妈给0猴分桃,先摆好三推桃子,每H都是24个。猴妈妈对警大说‘给你第一堆桃子的斗。’老大m后棒着桃走了。接着报妈妈对2二说:‘给哪第二推桃子的合。昌二听后,脸上留出了笑容,棒着桃高兴地走了夜后猴妈妈对老三说:”给你第三推桃子的六。”s冯妈刚说完,春三就高兴地乐了起来,一蹦三跳J奉着桃走了。同学们想一想,三R猴子哪个分到1当于为什么于体会:用故事引入新课,充满清趣,符合小4主的认知特点,整个过程揭示了”分子租分田现?Eg化,但是分数值不变’的规律。为学习新知i对设…  相似文献   

12.
谢媛媛 《小学生》2010,(7):63-65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54—56页。(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教材编写的主线: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一自主操作、解决问题一观察思考、理解算理一巩固应用。教材创设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教学情境,第一次是2只猴子分48个桃子,学生已经会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在这里主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小狼王在野猪群里逃了出来。他心有余悸地暗想:“真玄呀?差点把命搭进去了。”突然,他发现一只狐狸蹲在前面。小狼王眼珠子一转上前说:“走,今天我请客!”二人进了“山猫酒家”,不一会儿,山猫经理端来了红烧兔肉、烤野鸭、清炖羊肉,外加两瓶猕猴桃酒。酒过三巡,小狼王瞪着两只红眼,说:“咱们都很喜欢吃兔子肉,这树林里的兔子可要分一分,省得打架!”“对!”狐狸说:“但不知树林里有多少只兔啊?”“听猴子说这片树林里共有120只兔子,”小狼王对狐狸说:“咱们就照猴子说的数目来分,让你分到兔子数的14,等于我分到兔子数…  相似文献   

14.
一天,长臂猴佳佳和一群猴子摘了许多桃子。猴子们都要吃桃子,长臂猴佳佳说:“慢点儿,解一道有趣的题目再吃桃子。”“什么有趣的题目?”猴子们说。“你们看吧!”  相似文献   

15.
颜凌 《青海教育》2006,(9):78-79
[片断一]教师:同学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路上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路过桃园,停下来休息。孙悟空、猪八戒看见大蜜桃口水直流。师傅说:“要吃桃子可以,不过先要回答几个问题。”悟空、八戒连连点头说:“行啊!”师傅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学生回答)师傅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学生回答)师傅又说:“有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两人,每人得几个?请写出这个数?”“半个。”“那半个该怎样写成数呢?”悟空、八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所措。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们吗?你们会写这个数吗?  相似文献   

16.
孙薇 《四川教育》2014,(11):24-24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有一个养猴子的人给猴子分橡子吃,说:“早上三颗,晚上四颗.”猴子都非常生气.主人便说:“既然这样,那么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好了.”猴子们都很高兴.桃子的总数没有改变,只是分法做了调整,猴子们的情绪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7.
策划人语:学习贵在创新,教学也一样。“发现法”的发明者美国布鲁纳有一个中心理论是:无论哪 里,在知识的最前哨也好,在三年级的教室里也好,智力的活动全部相同。观察和发现学生 的创造性,挖掘儿童的创造潜能,这是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应该具有的睿智。笔者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结课时,采用了故事巩固式。故事大意是:猴王国运来一批 桃子,老猴叫小猴拿6个桃子去分给3只猴子,小猴很不高兴,老猴又叫它拿60个桃子去分给 30只猴子,小猴依然不很高兴,最后老猴叫它拿600个桃子去分给300只猴子,这次小猴笑了 ,老猴也笑了。我问学生谁…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84~85页例10~例12。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2.能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4.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及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在学习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时,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扩大几倍和缩小几倍的含义,谁知道,扩大几倍是什么意思?缩小几倍呢?2.口答。(投影出示)〔评析: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离不开已有的…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下面谈谈“探究性学习”的几个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开启自主探究的动机在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和积极自主探究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编了一个故事:孙悟空不在花果山,猪八戒带领30只小猴摘了100个桃子,猪八戒分给每只小猴3个桃子,告诉众猴子100÷30=10÷3=3……1,他只得了一个并不多占,猴子们都觉得猪八戒不贪吃,恰好孙悟空回来了,知道了这件…  相似文献   

20.
一、提问彰显趣味性,使课堂活力四射 趣味性的提问设计,可以使学生在愉快中接受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说:"有一天,一只老猴子让小猴子分桃,把100只桃子平均分给20只大猴子,把10只桃子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