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竞相登场 色彩纷呈——90年代中国新闻周刊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背景下的新期刊新闻周刊是以报道时事为主要内容、刊期为一周的期刊。它以报道和解释新闻为主 ,集时效性、深度性于一身 ,图文并茂 ,印刷精美 ,堪称现代期刊市场上的“宠儿”。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周刊起源于新华通讯社主办的《望》(初为月刊 ,1984年改为周刊)。其他新闻周刊的大量出现还只是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期的事情。其中 ,《三联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 ;《新周刊》创办于1997年 ;《深圳风采周刊》由《深圳风采》月刊1997年改版而来 ;《新民周刊》创办于1999年 ;《中国新闻周刊》创办于2000年。…  相似文献   

2.
“新锐”的失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周刊》的“新锐”流于一般化,对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的阐发和报道,《新周刊》很难与一些有创刊背景和独特内容资源的期刊竞争,做到及时、新锐。《新周刊》的定位是“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  相似文献   

3.
卞吉 《编辑学报》2007,19(4):319-319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12条规定:创办期刊、设立期刊出版单位,由期刊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材料:1)按要求填写的《期刊出版申请表》;2)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的有关资质证明材料;3)拟任出版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简历、身份证明文件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相似文献   

4.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期刊出版管理规定》,与1988年颁布实施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相比,主要修改内容如下:(一)界定期刊和期刊出版单位概念。新规定明确界定了期刊和期刊出版单位的概念,期刊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  相似文献   

5.
《编辑学报》2007,19(3):169-169
《期刊出版管理规定》第9条规定:“创办期刊、设立期刊出版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确定的、不与已有期刊重复的名称;(二)有期刊出版单位的名称、章程;(三)有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条件的主管、主办单位;(四)有确定的期刊出版业务范围;(五)有30万元以上的注册资本;(六)有适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02,(4)
《新周刊》创刊至今一直倍受瞩目,被誉为期刊界的“黑马”。富有冲击力的选题策划和精品包装策略使《新周刊》成为一种品牌,这个品牌带给《新周刊》的是一批稳定的读者群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7.
《新周刊》创刊至今一直倍受瞩目,被誉为期刊界的“黑马”。富有冲击力的选题策划和精品包装策略使《新周刊》成为一种品牌,这个品牌带给《新周刊》的是一批稳定的读者群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
新周刊成功的原因1.人情味互动@新周刊的互动不单纯是为提升微博影响力,其更重要的目的是激发用户参与杂志内容的生产,并最终将互动结果落实到印刷版杂志的版面内.(1)微博互动成为印刷版杂志的内容.例如2009年11月15日,《新周刊》第311期专题封面:"反动词汇:剩女——她们选择了剩下他们",这次专题封面的确定,是通过在微博上与网友互动征集而来.这是《新周刊》首次利用微博作为平台进行杂志内容的生产.这次互动的形式为直接评论以及私信,其互动过程,不是以《新周刊》官方微博发起,而是以《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的微博与粉丝互动.  相似文献   

9.
期刊的创办及更名是期刊发展趋势的最直接反映,是期刊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深入发展,是期刊出版单位积极进行转型升级的措施。本文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度批准新创办的期刊和批准更名的期刊进行研究,从中探寻我国期刊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刘静 《新闻传播》2014,(2):23+25
本文将以《新周刊》为个案,选取《新周刊》品牌建设三个特点,探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周刊》品牌化发展道路以及对我们期刊杂志的借鉴意义。创刊于1996年的《新周刊》,作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锐杂志,在经历了十多年不间断的创新和摸索后,其品牌发展及品牌推广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操作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新周刊》品牌核心要素的建立及维护,对这个典型媒介品牌进行解读。文章涵盖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新周刊》品牌的内容特色进行分析。第二个部分对《新周刊》特色封面进行解读。最后一个部分针对《新周刊》的市场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出版品牌作为出版单位的无形资产,是它在行业和读者中的特有影响力。伴随着微博的走红,这一平台成为众多出版单位打造品牌的前沿阵地。《新周刊》作为国内生活时事类杂志的佼佼者,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自身的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2,(3):7
《新周刊》:惊人强项:封面设计简约、新锐,是<新周刊>封面设计的特点,风格嬉笑怒骂不拘,色彩浓艳灰暗皆有,每期都有惊人之处,或者说图不惊人死不休是该刊的设计追求。苦心人,天不负, 2001年,《新周刊》的《2000年大盘点》封面设计荣获OZZIE奖的“最佳封面设计”大奖,OZZIE奖被誉为国际期刊界的“奥斯卡奖”,每年评选一次。代表作:《2000年大盘点》、《WTO规则的快乐》  相似文献   

14.
双月视点     
事件总署报刊出版管理两项规章正式实施2005年12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明确界定了报刊和报刊出版单位的概念,完善了报刊出版许可制度;将科技类期刊归口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批;增加对设立报刊出版单位审批的相关内容,使报刊创办和设立报刊出版单位的审批合为一体;明确规定报刊出版管理的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了报刊出版事后审读、报刊出版质量评估、报刊年度核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四项监管制度;首次明确指出,报刊可以转载、摘编互联网上的内容,但须核实,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下载网址、日期…  相似文献   

15.
在许多期刊苦于碌碌无为的今夭,《新周刊》以时尚、新锐的姿态出现,无疑成为了一面旗帜。 "尽管时不时地显出纷乱和肤浅,但不能否认其制造和发现时尚的能力"(中华读书网)。的确,就《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这一定位来评判,在"生活"方面,它有比号称"中国第一周刊"的《三联生活周刊》更彻底的地方:就以"新锐"而言,诸如"砸烂电视"等专题,也有周刊期发量最大的《深圳周刊》所不能及的地方。因此,简单地忽视《新周刊》在中国期刊界的独特地位,无疑是不愿正视现实的表现;但反过来讲,正如一个人最大的优点也可能成为最大的缺点一样,离难以捉摸、往往是从一小部分人开始的时尚越近,偏离大众、脱离百姓的可能性便越高。这面旗帜飘得越高,也就有飘得目不可及的可能。在《新周刊》的卷首部分,我们经常看到由该刊组织的一篇篇读者评刊文章,的确,有一些争论,或许让我们更能弄清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类期刊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凌 《新闻传播》2005,(12):59-60,6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新周刊》分别入选200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公信为和最具成长力的杂志:[1]《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南风窗》列广告收入最高的周刊(除时尚类和经营管理类)前三名。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精心实施社刊工程,加大投入,拓宽发展思路,采取改造与创办相结合的举措,使社办期刊面貌有了新的起色。首先,该局充分发掘现有的社办期刊资源,在资源整合中产生新的效益,该局将原工作指导类性质的《新闻出版天地》改为《双休日》,由面向本行业转为面向全社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使之成为出版效益新的生长点。其次是精心创办新期刊。江西科技出版社今年新创办的《家庭百事通》杂志在市场定位中独辟蹊径,以新婚前后的青年男女为特  相似文献   

18.
《新周刊》(以下简称《新》)与《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生活》)是目前中国期刊行业的两个名牌产品,两刊以其鲜明的风格,多样的内容使人爱不释手,过目难忘,它们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同属综合类期刊,同属半月刊,价格定位与读者定位也相类似。正是基于这些相同和相似之处,我们对比这两本期刊,使得大家对两刊有一个更深入、更理性化的认识,无论对于普通读者还是出版业内人士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可以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的发展轨迹。1998年8月,号称我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新周刊》在广州问世。这个一开始只是由三九广告公司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试验品,是在经历了两三年的风雨之后,几经更名(从《晨报》、《七天》到《新周刊》),最后才成为今天的模式,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和三九企业集团合办。它起先就以《泰坦尼克号特刊》和《中国不踢球》、《改革开放20年全纪录》、《弱智的中国电视》等策划轰动一时。《新周刊》创办不久,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主办的《深圳周刊》(曾名《深圳风采周刊》)创刊。同年,《三联…  相似文献   

20.
新闻周刊,一般是指单周或隔周发行,以报道和评述时事新闻为主的期刊。大众新闻周刊,则是区别于以《半月谈》、《瞭望》等为代表的主流新闻周刊.以前卫、新锐、时尚的大众文化展现于读者面前的新型新闻周刊,如《三联生活周刊》、《南风窗》、《新周刊》、《新民周刊》等就是其成功的代表。在中国纸质媒体(主要是报纸、期刊)大众化、市场化的浪潮中,大众新闻周刊是继晚报、都市报之后媒介市场的新生“宠儿”。究其风行的原因,人们大多从传播特色、受众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