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分段指标评估和技战术归类的方法对王皓和波尔近期的4场国际乒乓球比赛进行技战术统计与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将波尔发球的类型和发球抢攻的方式相结合进行统计与分析.弥补了以往只研究发球和第三板单个技术的片面性,更好地将战术和技术相结合.三段对比中,波尔相持与王皓有一定差距.争夺前三板是两人比赛的关键;波尔发侧旋球较多选择反手抢攻;发逆旋转球较多选择正手抢攻.  相似文献   

2.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以期找出其失利的原因,并由此探讨王皓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马琳对王皓的发球控制严密,使王皓发球后难以上手,造成发抢段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抢攻段技术较顺,积极主动,表现出色,但接发球手段略显单一.相持球中正手对拉和反手横拉失误过多,打关键球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运用三段技术统计法对王皓在北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术进行统计并分析,以期找出其失利的原因,并由此探讨王皓在技战术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马琳对王皓的发球控制严密,使王皓发球后难以上手,造成发抢段得分率不高;接发球抢攻段技术新顺,积极主动,表现出色,但接发球手段略显单一。相持球中正手对拉和反手横拉失误过多,打关键球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5.
采用录像观察统计法和三段分析法对波尔与王皓和马琳比赛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用具体数据分析波尔的发球和接发球特点以及波尔在比赛的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不同技战术运用方法和实际效果,找出王皓与马琳在对阵波尔比赛中的相对优势和不足,为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分段指标评估法,对马琳在北京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战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得出结论:马琳的发抢优势明显,高质量的抢攻质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接发球段发挥最为稳定,是马琳取得比赛胜利的基础保障。相持段是马琳的薄弱环节;马琳在开局和尾局的战术运用过于保守;正手进攻能力突出,反手位特别是中远台进攻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观看马琳在比赛中的技术录像,利用分段指标评估法对马琳的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马琳的技战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但是一旦马琳的前3板技术被对手所控制,后面的技战术运用就显得比较被动了。因此,如何运用、处理好前3板技战术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柳承敏发球及发球后抢攻技术,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柳承敏与王皓、马琳、王励勤、萨姆索诺夫、李静6场比赛的柳承敏的293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左、中、右锄发球变化较多,而且旋转转强、分布于开局、中局、尾局在落点上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26届乒乓球世界杯波尔与王励勤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波尔参加26届乒乓球世界杯对王励勤比赛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优势所在及不足之处,即:波尔整体技术实力低于对手,但发球、接发球、接球后抢攻质量高于对手,主动相持局面较对手多,对尾局出现的战机球及关键局的把握与控制能力较对手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王励勤在48届世乒赛男单8进4、半决赛、决赛的技术指标及进攻与防守效果统计分析,找出王励勤在比赛中存在的技战术弱点,即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不够积极主动;反手攻球在力量、速度、旋转上与正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对台内球缺少有效的抢攻手段;正手摆短能力相对较弱,接发球摆短效果不理想;比赛中“慢热“现象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分段指标估法,对马龙、王皓在第11届全运会和广州亚运会男单决赛中技战术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王皓,增加发抢和相持的成功率是其今后训练的重点,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必要的体能训练也要随之加强。马龙,总体来说,技术体系比较全面,实力比较雄厚,需要注意的是发抢和接抢的成功率,还有心理素质的加强,要打出自己的霸气。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的杰出代表马琳、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男单决赛上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效果评析,总结出二人在比赛中技战术的规律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进攻型打法的技战术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直拍横打主要解决直拍打法反手位相持能力弱,反手进攻能力差的缺点。王皓是直拍横打的代表人物,在第28届和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皓分别输给了同为直拍单面攻代表人物柳承敏、马琳。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索直拍横打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对直拍横打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横打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26届乒乓球世界杯波尔与王励勤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波尔参加26届乒乓球世界杯对王励勤比赛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优势所在及不足之处, 即:波尔整体技术实力低于对手,但发球、接发球、接球后抢攻质量高于对手,主动相持局面较对手多,对尾局出现的战机球及关键局的控制与把握能力较对手强。  相似文献   

15.
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王皓在第5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的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王皓在发球抢攻段和接发球抢攻段的得分率偏低是造成本次比赛失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优秀直拍打法运动员马琳、王皓、柳承敏的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分析直拍进攻型打法在技术创新创新方面的优势,激励教练员和运动员进一步对其进行技术创新研究,保持直拍打法的先进性,使直拍打法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7.
对直拍快攻打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运用文献、访谈、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 ,以中国乒乓男队马琳、王皓为研究对象 ,分析研究直拍快攻打法。从技术、体能、心理等方面深入剖析 ,得出直拍快攻打法仍有很大优势等结论 ,为直拍快攻打法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第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勤前三板技战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王励勤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横拍进攻型打法的代表,其技战术代表了当今世界乒坛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发球、接发球以及发球后的抢攻(或抢拉、抢冲)统称为“前三板”,发球抢攻更称为比赛“第一战术”,它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一件看家宝。文章通过三段指标法、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对王励勤前三板技术应用做了系统的分析,希望能为从事乒乓球运动工作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