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樟柯 《出版参考》2004,(35):45-46
上初三的时候,我的一个结拜兄弟当兵要走.我去送他,他坐在大轿车里一言不发.我想安慰他,便说,这下好了,你自由了.说完此话,他还是一脸苦相,便有些烦他.在我的概念里,只要不上学,不做功课,不被老师烦,便是最大的幸福.而能离家远走,不被父母管教,那更是天大的喜事.我由衷地羡慕他,所以不太理解我那兄弟为何总是沉默不语,并且低着头不拿眼睛看我们.车快开的时候,我实在不想再看他一脸哭相,便说:"你是不是怕我们看你远走高飞,心里不平衡,假装不高兴来安慰我们?"  相似文献   

2.
心中的影象     
朱红 《出版参考》2005,(5):35-35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不太爱哭的人,但是有时候也会挤出几颗“金豆子”,不过这些“金豆子”也分酸、酣两种。 有一天,我正在无聊地看着嬉戏玩耍的同学。突然从我的身后传出一声“打开了”的叫声,我向后一看,原来是林星超把韩康的秘码文具盒打开了,看他那神情,简直比哥仑布发现新大陆还要兴奋。我便问他:“你是怎么把它打开的?”于是,他详细地告诉我打开文具盒的窍门。正当他说的眉飞色舞、沫星四溅的时候,韩康从外边跑了回来。林星超顿时站在那一动也不动,好像是一截木桩。韩康走到桌子旁边,看了看半开的文具盒,仿佛明白了几分,立刻冲着…  相似文献   

4.
心中的影象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遇到佛印正在打坐.苏东坡便在佛印的对面静静地坐了下来,也学佛印打坐.过了约一柱香的时间,两人同时张开眼睛,结束打坐.由于刚打完坐,苏东坡觉得浑身舒畅,满心欢喜.他问佛印说:"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回答苏东坡:"我看阁下像一尊佛."苏东坡听了佛印说自己像尊佛,心中大乐.佛印也问苏东坡说:"那阁下看我像什么呢?"苏东坡心想:"平常老是被你占便宜,今儿个可让我逮到机会了.也换我来占占你的便宜."于是他回答佛印说:"我看你像一陀大便."佛印脸上微微一笑,便又继续打坐了.  相似文献   

5.
"哎呀,你是个坚强的男子汉,怎么哭了呀?"当我们在大街上走的时候,看到男孩子哭,我们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对他们这么说. "别哭了,有本事你就战胜它……"当我们看到有人因为痛苦而哭泣的时候,我们也会这样安慰他.  相似文献   

6.
纸上的青春     
韩赛  吕江  与闻 《出版参考》2005,(6):9-10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了。从小镇到上海有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我的梦境里一直重复着这么一个镜头一大佑见到那男的后在口袋里掏啊掏啊的,突然摸出一把小刀,扔给那男的,说老子来讨债了,我们决斗。那男的说,你别看不起残疾人,想当年和你女朋友幽会时我也是一表人才,现在虽然差了点,但好歹还有半表人才。你给我一把小刀,你赤手空拳算是看不起我还是怎么着。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25日,家住吉林省延吉市小营镇新农村的苏庆财夫妇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听着他说话的声音,看着那张熟悉的脸,苏庆财一眼就认出他正是自己10年前捡到的4万元钱的主人。当两双手紧紧地据在一起的时候,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哥,这事俺们做得不光彩,太对不起你了,太对不起了!”而这个中年男子则同样激动地说:“兄弟,你千万别这么说,当年我态度不好,是我对不起你啊!”“你放心,钱在公安局里,我会证明失主就是你!10年了,这4万元钱早就应该还你了啊!这些年它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着我呀!”[编按]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5,(Z1)
《税收与社会》的编辑们文/延川昨晚上失眠,翻来复去睡不着。睡不着就胡思乱想,冷了地就看见一张黑胖脸笑嘻嘻地冲我说:“真有你的,还在睡!什么时候了,明天第×期稿子下厂,你的稿还没交呢!”我心里一格楞,醒了。人还在床上躺着,可那张黑胖脸仍在冲我笑,那焦急...  相似文献   

9.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进京时的年龄一样。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这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0.
太阳收去最后的光芒,暮色就要.降临了。下午的后半个时候一直坐在我办公室闲聊的一位同事,忽然抬腕看了下手表,站起来说:走吧。我们真该下班了。楼道里已很空寂,我望了一眼窗外说:就是,我们走。便也跟着站起来收拾东西。同事打了个哈欠,又半是玩笑半认真地说:两个在情人节里既没有接到赴宴的邀约电话也没有谁肯给送花的人,真是悲哀极了啊。  相似文献   

11.
一根中华烟     
高中时的老同学刘大发来厂里找到他,说老婆爱养花,求他给焊个花架。刘大发跟他见面时递给他一根烟,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烟时火机里没气了,他掏掏自己的火机,竞也没带,这根烟就夹在手里一直没吸。大发说了说花架的大小要求走了,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那根烟的牌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是根“中华”烟!他是个每月只有500多元工资的焊工,自然没抽过“中华”烟,  相似文献   

12.
中等个子,国字脸,未开口先带三分笑,这便是梁志刚给人的第一印象。第一次接触梁志刚,是我刚调师机关不久。那天,我们组织全师报道会战到团里采访,采访结束刚回到招待所,便响起了敲门声,我拉开房门,是一位佩戴上等兵军衔的战士。他口未开关先露:“请问你是谷干事吗?”我点了点头,说:“对呀。”他的脸立马笑成了一朵大菊花,说:“嘿嘿,我找了你几次,现在总算见到你了。”我把他让进屋,他自我介绍说,他叫梁志刚,很热爱写报道,希望我给予指点,说完像弥勒佛似的笑眯眯地望着我。我说好啊,你以前在家搞过报道吗?他说没有,…  相似文献   

13.
去年6月份的一天,一位茌平的农民在电话里告诉我:"我想给你说一声,你的文章里,有一个字写错了." "什么字?"我问. "一个是非的是字,你写成事情的事了."他说. 错了就错了呗,又不是看不明白.我有点不高兴,但还是装模作样,用感激的声音说:"没想到你看得这么仔细,谢谢你,感谢你对我们报纸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家有韩迷     
女儿什么时候成了韩迷,我说不清楚,只知道她现在是地道的韩迷。 首先是迷韩剧。一日女儿回家对我说:妈,我觉得你真是老古董,别人的妈妈都爱看韩剧,你不看吧,也不让我看。我说。韩剧婆婆妈妈,家长里短,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你有那时间看吗?  相似文献   

15.
一个灰头上脸的邋遢老头,黑乎乎的手向你递上一支检自垃圾堆的皱巴巴劣质香烟,你抽不抽?──回答多半不抽。然而我抽了。那天晚饭后,我偕妻在雅安市青衣江边散步。走到中桥下时,我瞥见桥洞里有个邋遢老头。是乞丐?是疯子?还是落魄之人?为什么栖身桥洞?好奇心驱使我上前看个究竟。桥洞里用3块卵石支个别人用来熬药的砂罐,煮着一块捡来的猪心肺,地上放一个酒瓶,一个酒杯,两个破碗加一双筷子。破席子卷着一团破棉絮,大概那就是睡具了。老人仰起股十分紧张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蹲下身子,和蔼地问他河风吹冷不冷,他答冷。我…  相似文献   

16.
赵贵急急走了进来,禀报:“老爷,我们已将你死的消息传遍了太原城。”张百万一听,大喜,连声叫好:“好!好好好!”管家试探着问道:“老爷,难道你真要装死?”张百万说:“事到如今,我不装死能行吗?那狗官借和尚被杀之机,想吞下我的半个家业!昨个他给我定了5大罪状,想洗清哪一条也得一万两银子!这个狗官,每遇到案件都是故意延缓案情,拖着不办,而是吃了原告吃被告,想点儿生法儿捞银子。不过也好,我今年已六十五岁,人间的事看遍了,阴间的事儿一点儿也不知道。现在那狗官向我狮子大张  相似文献   

17.
走进心里     
一个灰头土脸的邋遢老头,黑乎乎的手向你递上一支捡自垃圾堆的皱巴巴的劣质香烟,你抽不抽?——回答多半不抽。然而我抽了。那天晚饭后,我偕妻在雅安市青衣江边散步。走到中桥下时,我瞥见桥洞里有个邋遢老头。是乞丐?是疯子?还是落魄之人?为什么栖身桥洞?好奇心驱使我上前看个究竟。桥洞里用3块卵石支个别人用来熬药的砂罐,煮着一块捡来的猪心肺,地上放一个酒瓶,一个酒杯,两个破碗加一双筷子。破席子卷着一团破棉絮,大概那就是睡具了。老人仰起脸十分紧张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蹲下身子,轻声地问他河风吹冷不冷,他答冷。…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开播至今,特别受到知识群体的喜欢。近日我采访了主持人马东。见到他的时候一点也没感到意外,他跟电视里一模一样,不算高大,不算英俊,但眼睛里透着睿智。我和他开玩笑:“如果春节晚会让你主持怎么样?”他说:“那怎么可能,大过节的谁愿意见我这模样的人啊?”似乎优秀的主持人都有一招幽默的好本事,其实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曾经说过,看马东主持节目挺过瘾的。 主持人就像水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在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的片头里,有一连串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要求:知识力、感受力、应变力、表现力……这些标…  相似文献   

19.
品味长沙     
两个讲着长沙话的青年哥哥在路上走,他们的前面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叫花子胳肢窝里挟着一个讨饭的碗。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赌一碗面,去要那个叫花子自己把那只碗打烂。我当时觉得这赌注像纸变钱一样难。谁知另一个长沙的听了问:“真的赌一碗面?”先前那个长沙的说:“千真万确!”担心赌注不真实的那个说了句“看我的”便小跑上前,到了叫花子身边,右手朝乞丐肩上一搭,他乡遇故知的话语热腾腾地出来:“叫花子哥哥吨,你还有赶回家去呀,你屋里娘老子病得脑壳只剩咯大了”,他边说边将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合起来做成个圆圈。  相似文献   

20.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进京时的年龄一样.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这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