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主语和话题的问题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但直到现在,语法学界对话题和主语的认识还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各家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问题:(1)话题和主语的关系;(2)话题与主语的区别特征;(3)“是不是”的判定标准;(4)话题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2.
“别”字祈使句主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需要,有的认为不需要。本文在分析大量事例之后,对“别”字祈使句的主语进行分类,分析主语隐现的条件,并与肯定祈使句主语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功能的角度对新闻评论语体和消息语体的主语进行区别,消息的主语倾向于原型主语,而评论主语则倾向于话题.其"话题化"功能体现在"固态化"、"抽象化"、"对比化"及"提引主观参与"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卜云美 《高中生》2010,(2):20-21
1.不定式和动名词作主语 (1)一般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意义无很大区别。 (2)在实际使用中,选择不定式还是动名词作主语,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满胜 《高中生》2014,(3):46-47
一、与主语从句的区别 强调句与含形式主语it的主语从句虽然在形式上很相似,都含有itis/was…that…,但是它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强调句去掉itis/was和that之后,句子结构仍然完整,而主语从句却不能这样。  相似文献   

6.
霍妮用“应该之暴行”来形容神经症患者追求理想自我时的病态要求,她认为,当他们没有达到自己内心的理想化标准时,便会怨恨和自贱.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应该”外在或内在的强制要求着,使得我们感到苦恼和责备自己、他人与环境.认识这些“应该”给我带来的“暴行”,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主语和话题的区别,学术界对其一直存在分岐,本文依据胡裕树、范晓两位先生的观点,分析具体句子,拟就主语与话题的区别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综观近几年的英语高考试题,it的考点主要有如下几点:(1)it在强调句型中的各种变形考查;(2)it在疑问形式以及作为宾语从句、主语从句的形式主语或形式宾语的考查;(3)it构成的各种词组及惯用句型的考查;(4)it的替代用法(与one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大主语或小主语是受事的句子,是普通的动词性谓语句主-动-宾格式的变换形式,其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只是出于功能性调节的需要而对句中某些成分进行句法位置的变换,而不能称其为一种新的句式——主谓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应该是在主谓基本句式的基础上增加与事成分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乔姆斯基在管约理论中根据动词屈折变化丰富程度,按照主语的可还原性将语言分为主语脱落语言和非主语脱落语言.有学者认为,虽然英语被划入非主语脱落语言,但是英语无主祈使句符合“主语脱落”现象,从而认为“还原说”存在一定的不足.文章认为,英语无主祈使句的主语不是“pro”,而是一种话语省略.  相似文献   

11.
过去对于"把"字句语法意义的几种解释都没有把握这种句式意义的基本特质。我们认为"把"字句的基本语义要求是表明行动的主动性,并因为叙述视点不同形成了外向和内向两种语义传递模式,由此演化出一些具体的句义类别。"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基本语义、语义传递模式和具体句义类别构成的层次性系统。  相似文献   

12.
"X以来"和"X以降"是现代汉语中的近义格式,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拟从语义特征、介词搭配、"X"的时间性质、以及"X"构成成分等四个方面来考察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集韵》是一部官修的重要辞书,在辞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该书收字务从该广,书中收录了大量形音义有问题的字。本文在对传世字书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结合文献用字,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对《集韵》中的15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14.
宋本((玉篇》的俗字和相应正字在形体上存在4种差异。俗字的造字者既有重视理据的一面,也有忽视理据的一面。一方面,造字者结合了俗字使用群体的认知水平、生活习俗等,对俗字的表音或表义理据重构,以求使用者能够最大程度地通过文字的构形联想到其代表的语音或(和)语义;另一方面,造字者为提高书写效率,对一些字进行了笔画重组,从而解构了这些字的理据。俗字的造字规则具有多样性,一部分俗字是造字者依据语音或(和)语义使用形声或会意方式构字,一些记号字、半记号字和少数形声字,依据类推,同化规则生成。  相似文献   

15.
传统"六书"说不能适应现代文字学研究的需要.近现代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说,但仍不甚理想,各说之间分歧也比较大.因之,现拟跳出"造字"和"用字"的框框,提出汉字发生法和汉字构字法理论,主要是汉字发生法的"二书"说和汉字构字法的"四书"说.  相似文献   

16.
楚简“史”、“弁”二字构形多有相混,释读颇有异议;辨析时除从形体上着手外,还应把其用法结合起来:记录“史”系词语者为“史”字,记录“弁”系词语者为“弁”字。  相似文献   

17.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卑”得声的62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49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13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卑”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竹部的143个字进行语义上的归类,分出竹本身、竹的部位、竹器、行为及其他五个语义场。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分类义场与同义义场、总分义场相交织在一起。从竹部字所涉及的语义范围,我们可以看出竹这一植物在上古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倒"与"却"的交际功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词"倒"与"却"的区别使用,留学生常常难以把握。本文通过收集150多万字的口语和书面两种语料,比较分析1591句含有副词"倒"与"却"的语句,从凸显焦点的性质、凸显焦点的位置、凸显焦点的反射域,及其关联方式和语体选择等方面,对这两个副词在交际功能上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接受美学中的文本"空白"理论为依据,从语义、句法、结构和意境等角度探讨了古诗英译中空白艺术的处理,认为原文的意义空白不应随意填补,以便更好地进行诗学功能和审美效果的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