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管你是不是球迷,相信都听过“帽子戏法”这个说法吧?在足球运动中,“帽子戏法”指的是一场比赛中某位球员三次进球得分。那么,为什么一个人踢进三个球就叫“帽子戏法”呢?这个说法首次使用是在1858年,不过不是在足球赛场上,而是在板球赛场上。英国著名板球手斯蒂芬森连续三次击中门柱得分,这在板球比赛中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相似文献   

2.
电视里每天播出几分钟的成语小故事,引起了儿子的浓厚兴趣。为加深他的记忆,我趁热打铁,在他完成作业的休息时间,有意识地与他讨论电视里、他的语文课本里或儿童报刊上的成语小故事。什么“怒发冲冠”呀,什么“惊弓之鸟”、“杯弓蛇影”呀等等。后来,我提出与他做比赛成语  相似文献   

3.
成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深受人们喜爱,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与成语本身运用多种修辞格是分不开的。成语运用修辞格不但精当,而且种类也较丰富。一、叠字在四字格成语中,常把同一的字或单音词重叠起来使用。成语的叠字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前两字叠用,其公式为 AABC,如“比比皆是”“历历在目”“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等。  相似文献   

4.
今天晚上,离睡觉时间还早。我们一家人闲着无事,妈妈提议:“我们今天来一次猜成语比赛好不好?”“好!”我和爸爸满口答应。宣布了游戏规则后,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有许多长期为人们习用、结构较固定、言简意赅的词组或短句,叫成语。构成成语的词,主要是实词,但也有一些文言虚词,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的老成语,保留有更多的虚词。象“之乎者也”、“何其相似乃尔”、“不宁唯是”,全由文言虚词构成。有的四字成语,三个字是虚词,如:“忘乎所以”、“如此而已”。也有些成语保留了文言的句式特点,如“不亦乐乎”、“唯利是图”、“何去何从”。因此,了解成语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对准确掌握成语的含义是颇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6.
成语言简意赅,内蕴丰富,不少成语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或神话故事,而且还有“主角”。有的“主角”就显现在成语中,比如“愚公移山”。有的成语是发生在这个“主角”身上的故事,比如“铁杵成针”这个成语的“主角”就是李白。  相似文献   

7.
我校学生“达标”率在90%以上,参加小型竞赛活动人数平均一年在四千人次以上.近几年,我校参加部、省、地市级中专的各类比赛中,并获得团体冠军三次,亚军四次,季军五次,个人单项冠军十八人次,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连续三年被省教委中专体协命名为“体育达标先进单位”.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儿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对电视里每天播出几分钟的成语小故事有浓厚的兴趣。为加深他的记忆,在他做完作业的闲暇时间,我有意与他讨论电视里的成语小故事,什么怒发冲冠呀,千钧一发呀,惊弓之鸟呀,杯弓蛇影呀等等。后来,我提出与他做比赛成语的游戏,他乐意奉陪。要求是他和我依次各说出一个成语,谁说的成语多,谁就算赢;而且在同场比赛中,成语不准重复。他把从电视里和平时头脑积累的成语说完了,我就允许他翻《汉语成语小词典》。他随机翻着成语小词典读成语,我凭记忆背出成语。比赛的结果当然总是他蠃。这样,他对成语的兴趣也就越浓。慢慢地,就有一定的游戏规则。我说一个成语,要求他说出第一个字相同的成语来。反之,对我要求也是一样。如我说“一尘不  相似文献   

9.
每年春季(4~5)月份,我们要开展一次爱鸟周活动。在生物教师的带领下,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时间,组织了“爱鸟护鸟”演讲会,中师生有理有据地演讲了“生物与环境”,“食物链与食物网”等有关报告;举办了“爱鸟护鸟”有奖征文比赛,其中的优秀文章在校《生物快报》上连续刊载,举办了以“爱鸟护鸟”为主题的联欢会;中师生以“鸟”为题目自编自演了很多节目,如朗颂了成语古诗,演唱了《雁南飞》,黄梅戏《树上的  相似文献   

10.
“意义的完整性”是成语的主要特点之一。 成语既然是一种定型的语素组合,那么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在成语中必然会或多或少地保留着语义的独立性,但是独立的程度有差别。根据这种差别,成语可以分为“融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组合性成语”三种类型。本文中,我们对这三种类型成语进行分析,不难看到,无论哪种类型的成语,它们的意义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意义的完整性”作为成语的主要特点是无可非议的。 一、融合性成语 这类成语在语义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整体的意义已经不能从部分的意义探求出来。因此,不少时候人们可以了解这类成语的每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未必能正确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往往还需要知道  相似文献   

11.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其意。在运用成语过程中,常有人因“望文生义”或“孤陋寡闻”而误用。笔者所列高频误用成语80例,意在帮助人们规范使用语言之精华——成语。  相似文献   

12.
笨小鱼飞快地在海面上游弋,不时用尾鳍拍打水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变成一道美丽的彩虹。笨小鱼今天特别高兴,他连续三次申请参加“沉浮运动会”,终于被批准了。明天,他就可作为正式运动员参加比赛。什么叫“沉浮运动会”呢?这是“大洋鱼协会”专门为训练鱼类的沉浮能力而举办的,每月举行一次。笨小鱼参加的是100米沉浮比赛。几百名参赛者排队站在规定的位置上,只等裁判一声令下,大家就努力直线上浮,到水面后再迅速下沉,返回到原有的位置上。笨小鱼在比赛中十分努力,可不知为什么,他却显得笨手笨脚,必须加快尾鳍的运动,才能上浮或下沉。尽管…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在你小小的脑袋瓜里一定积累了好多有趣的成语吧?什么“数字成语”、“十二生肖成语”、“三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但你有没有留意到,在成语世界里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易序成语”呢?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许许多多的“连中三元”充斥各种媒体和刊物,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和混淆视听之虞,随便到互联网上查查,仅百度网站就出现了880000多个与“连中三元”相关的词条。试摘录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邯郸学步”、“败走麦城”、“逼上梁山”都是由地名构成的汉语成语,类似的情况,在英语中也不乏其例。不少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来源:有的源于宗教或历史事件,有的来自希腊神话传说或文艺作品。本文收集了部分涉及地名的成语,试与读者共同领略英语成语的魅力。1.meet one's Waterloo  相似文献   

16.
刘叔新先生提出通过成语具有“表意双层性”的特点来区分成语和惯用语,本文指出成语和惯用语构成“连续的梯度联系状态”。它们中间存在“模糊成分”,要通过“主干筛选法”并结合“表意双层性”特征对“模糊成分”进行定性划分从而区分成语和惯用语。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群众在长期生活中习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学生经常会听到成语、读到成语,还会向老师问到成语。如果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炼。一、如何理解成语的意义1.成语是固定的词组或短句,要理解它的意义,就要理解构成它的各个成分。有一部分成语,可以在逐字理解的基础上来理解它的整体意义。例如:似是而非、理直气壮、地大物博、一唱一和、异口同声。因为成语是长期沿用下来的,所以,有的成语中的一些字词保留了古代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我们要着重理解这些字词在成语中的含义。如:不速之客(“速”是“邀请”,不是“快”),短兵相接(“兵”是“兵器”,不是“战士”),同舟共济  相似文献   

18.
浅释三、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数词中,三、九是较为特别的数。它们在语言运用中,尤其是在成语和俗语中用途广泛,含义丰富。或表实数,或表虚数,或表多数,或表少数,甚至表全数、极数。现将三、九的含义浅释如下: “三”,作为实数,表示数目,二加一后所得,指小于四大于二的数。如成语中三从四德(三从:女子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三  相似文献   

19.
星期一,我们班举行了一次猜成语比赛。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向讲台,神秘地笑了笑,对大家说:"同学们,今 天我们来一次比赛。"我们真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急切地 问:"比什么呀?""猜成语比赛!"老师说着从桌上拿出6张纸条,对大家 说:"请6位同学每人抽一张写着成语的纸条,然后用动作把成语的意思 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一、积累型 1.成语积累(课内) 例:我国的成语,有许多来自古文(或寓言)中,如“讳疾忌医”就见于韩非《扁鹊见蔡桓公》。请你从读过的古诗文(或寓言)中举出三例,并且说出作者和出处(或篇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