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是现代很多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但物理难学、物理难教是不争的事实,职业学校物理教和学更难。教学策略必然要不同于其他学科。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寻找到这个策略提供了导向。在物理学习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传统观念中的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而且要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多种智能。本文从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优化职业学校物理课堂教学的角度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职数学教育应该是在继高中教育之后的更深层次但教育内涵更接近生活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有更强的针对性,不仅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从情感及意识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和启示。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需要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开发适应不同智能结构的有效的课程方案,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3.
概念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学生进行计算、解题和证明的依据,深入理解概念本质对于数学教学非常重要。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利用多元智能,更要在把握数学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探索理解概念的关键智能,根据关键智能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构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多元智能方面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得纳在其专著《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人类至少存在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生物教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使每一个学生在多元智能方面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得纳在其专著<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人类至少存在语言智能、数学一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八种智能.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童话教育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课题以儿童为本位、以课堂为主阵地研究童话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解读文本,探寻教材的深度、广度、厚度外,更多的应研究儿童,探究多元智能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解读儿童的经验留存、研究儿童的个性差异、探寻学生的认知风格、思考学生的学习障碍等方面挖掘儿童的潜在智能,让儿童立场成为多元智能起飞的跑道。  相似文献   

7.
物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得到的能力也是其他相关学科所需要的。但物理难学、物理难教几乎成了教育界公认的事实。为使物理教学情景化、人文化,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必然要采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策略,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为寻找这个策略提供了导向。在学习物理中,学生需要发展和培养多种智能,而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语言智能、空间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本文借鉴多元智能理论,从优化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角度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新的多元智能理论,只有利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相关智能,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论述了数学魔术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调动和发展学生智能的作用,通过一些案例,列举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魔术。  相似文献   

9.
陈国良 《考试周刊》2013,(66):55-57
教育应该为所有学生提供使个人智力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开发的学习机会,而不应该由于相信所有学生都具有或应当具有同类的智力,而无视或否定这些差别。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确定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能。要运用多种智能参与数学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本文针对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翁平平 《考试周刊》2011,(67):60-62
本文阐述了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中职数学教师要树立多元智能理论观念,合理安排数学课堂教学,重视中职数学课堂评价的多元化.以此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  相似文献   

11.
解题教学是重要的数学教学活动.要提高解题教学的认知价值,教师应该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这三个问题.解题教学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发展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水平.数学解题要教寻找解题思路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要教反思总结和提升,教解题中的数学认知活动.数学解题的合理教法是:(1)选择和开发适当的样例和练习;(2)设计适当的数学认知和元认知活动;(3)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娇 《小学生》2013,(10):118-11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理逻辑智能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一种,它在数学学科中的表现方式就是计算和逻辑推理,其核心智能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活动中,任何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都有助于学生数理逻辑智能的发展。我们通常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转换问题"、"设计开放性问题"等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这一智能的发展。【案例1】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时,我就利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13.
依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意义,并对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发展的不均衡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学良 《天津教育》2004,(11):37-39
几十年来,数学教学改革使数学课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在教法、学法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是,这些探索大都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一直是围绕数学本身的能力进行的。无论是理念的更新、教法的改革、数学思想的渗透,最后的落脚点都是数学智能本身。也就是说,数学教学只承担着培养单一智能的任务,数学教育的功能没有全面地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给我们指明了学生智能的种类和发展方向,使我们能够有意识地通过数学教学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为我们的具体教学在培养学生多种智能方面提供了清晰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江羡珍 《高教论坛》2004,(6):94-96,108
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人能够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并进行复杂运算的能力。强调了运用逻辑一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数学智能是可以改变、训练和发展的,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强调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数学教学生活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理解的“双基”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参与等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数学智能。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逻辑—数学智能,忽视学生的运动、音乐、人际关系、自我认识智能等的培养,使得学生较少获得数学学习上的成功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对学习数学普遍不感兴趣,他们困在烦人的习题堆里。无可奈何地学习.正当我们努力寻求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时候,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这一学科占据着重要的教学地位,数学的运用也非常广泛,因此,如何教好数学这一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这是值得每一个数学教育工作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数学教学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教好数学知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展一种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带给教学工作一种新的思路,通过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然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童话教育促进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课题以儿童为本位、以课堂为主阵地研究童话促进儿童多元智能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师,除了要解读文本,探寻教材的深度、广度、厚度外,更多的应研究儿童.探究多元智能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解读儿童的经验留存、研究儿童的个性差异、探寻学生的认知风格、思考学生的学习障碍等方面挖掘儿童的潜在智能,让儿童立场成为多元智能起飞的跑道。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具有简洁性、严谨性、抽象性以及探究性的基础学科,而作为初中阶段的数学复习,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必须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的效果,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整合并融会贯通,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模式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智能教育,并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多元智能理论是指老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智能的提升,并形成多元方式的智力,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所谓的智能就是指人为了有效的解决问题与难题,进而应用大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以逻辑、人际交往、存在智能、视觉、自我反省、身体、语言、自然观察者以及音乐等为主要的存在条件.其特点在于突出智能的实践性、关注智能情境性、重视整体性以  相似文献   

20.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使教师意识到要超越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而采用较活泼的多元智能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多元化教学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