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太阳光线的照射,物体会形成一个影子,影子的朝向、长短等会随着太阳的视运动位置的不同,而时刻发生变化.面对以此作为载体,进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日出和日落太阳光线来向、影子的长度等知识和运用能力的考核,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地球的自传轴与围绕太阳公转轨道平面不是垂直的,有一个66.5度的倾角,在公转过程中这个角度始终不变。这样,在一年中,太阳的直射点总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于是就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夏季时,北半球光照时间长,南半球就是冬季。  相似文献   

3.
自制、改造绘图用具,配之两步绘图法可使一些用曲线板较难清绘的曲线方便而流畅地完成。自制曲线板尺可弥补曲线板的不足,使用更为灵活方便,绘制的曲线效果更佳,改进碳素墨水绘图笔,可弥补其他绘图笔难以在模扳上圆滑流畅地临摹大曲度曲线和椭圆图形的不足。两步绘图法可使一些长曲线和曲度变化多端的曲线,用曲线笔徒手圆滑而流畅地绘成。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计算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知识点,许多教师也总结出一些自己的计算方法,但都不理想。因为这些方法都侧重在充分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来进行运算,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文中,我重点将地理知识与数学中的坐标知识相结合,试图找到一种既符合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又符合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5.
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地表反照率特征及参数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肖塘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地表反照率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找出了土壤湿度临界点,分别拟合出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2.5cm土壤湿度经验公式,讨论了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运用CoLM陆面过程模式进行了Off-line试验,并与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冬季大、夏季小,年平均值为0.27。太阳高度角≥15°时地表反照率趋于一个常数,且与太阳高度角满足指数函数关系。不同天气下地表反照率不同,雨天减小,雪天增大。晴空指数≤0.3时,地表反照率波动很大。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壤湿度拟合效果不好;随2m气温和地表温度升高基本呈减小趋势,但不明显。土壤湿度对肖塘地区地表反照率年内变化没有影响,只对日变化有影响,且地表反照率对0.097~0.13范围内的浅层土壤湿度响应敏感。CoLM原模式模拟的净辐射、感热通量和地表温度平均日变化与观测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地表反照率参数化方案改为0.27后,CoLM模式对净辐射平均日变化正午前后的模拟与观测基本一致;对地表温度平均日变化模拟得到改善,平均峰值低估0.51℃;地表反照率参数化后CoLM模式对感热通量平均日变化模拟能力没有提高。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关正午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计算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知识点,许多教师也总结出一些自己的计算方法,但都不理想.因为这些方法都侧重在充分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来进行运算,但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文中,我重点将地理知识与数学中的坐标知识相结合,试图找到一种既符合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又符合中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绘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高职院校计算机绘图(CAXA)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版本较低、教学环节效果欠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理论教学与上机操作有机结合起来等改革措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Auto CAD具有强大的绘图和三维造型功能 ,在工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离不开对各种图形的讲解和处理 ,如果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应用和开发 Auto CAD技术 ,将给教学带来全新的效率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6)
如何确定视频的拍摄地点和日期是视频数据分析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2015年数学建模A题数据资料前提下建立基于搜索算法的太阳影子变化模型。首先通过建立地平坐标系,利用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来定位太阳的影子,并联立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赤纬角,时角等的计算公式,得到影子长度的变化模型一,使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模型,计算出影子长度以及变化的曲线图。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影子的长度是先减小后增大,在11时44分达到最小值3.8411m,在15时达到最大值7.7393m,太阳高度角则先增大后减小并与影子长度呈相反的增长过程,影子长度最短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37.991°,影子长度最长时达到最小值21.1878°,而太阳方位角则随时间增长而变大,最后对影子长度的变化曲线图进行了拟合,误差(MSE)不超过10-2。  相似文献   

10.
植物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是指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而控制生理反应的现象,其中通常研究较多的是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科学家们早在1920年就发现了植物光周期现象。如某些大豆品种即使在春季的不同时期播种,其开花几乎在夏季的同一时期,且与开花时的营养体大小无关。许多光周期现象(如暗期的重要性等)均是以大豆为材料而认知的,大豆是早期研究光周期现象的重要模式作物  相似文献   

11.
阳历和阴历     
我们生活居住所在的行星——地球,虽然不是太阳系里唯一有生命现象的星球,但差不多可以说是唯一有人类活动的星球。地球上一切动力来源,能量的获得,都是和太阳分不开的,所以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活状况莫不和太阳息息相关而受着太阳的极大影响。既然如此,那末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也必然影响到地球上的每一种活动。一般说,太阳对我们的位置有两种显著变化。一种是由於地球自转,使我们觉得太阳在东升西落,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产生时间的单位——日。另一种是因为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但地球自转轴并不垂  相似文献   

12.
安广禄 《知识窗》2006,(12):51-51
金属钟表产生以前,古人测量时间的办法用的是沙漏和水钟,再早一些的时候则是用最原始的“立竿见影”方法来测量时间,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日晷”。人们在一块有刻度的圆石板中间立一根竹竿,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来时,长长的竿子影子倒向西边。随着太阳慢慢地向天顶移动,竿子的影子也慢慢地缩短,并且慢慢地绕着竿子转动。到了正午时分,当太阳到达头顶时,竿子的影子最短。夏天时大部分地方甚至根本就没有影子。正午过后,太阳则绕到了竿子的西边,竿子的影子也开始倒向东边。并且慢慢地变长。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区太阳总辐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芳芳  薛静  穆海振 《资源科学》2010,32(4):693-700
根据上海地区徐家汇站1961年-1990年月太阳总辐射量与月日照百分率、月平均总云量、月相对湿度、月浮尘烟霾总数等气象要素,运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选定上海地区不同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并用选定的公式计算出1991年-2008年宝山月太阳总辐射量值.然后根据宝山站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小误差(6.3%)确定适合上海地区月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最后依据确定的气候学计算公式推算上海地区各气象站1961年-2008年累年各月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上海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7月总辐射量最多,其次是8月和5月,6月正午太阳高度角虽最大,但天空遮蔽度比5月、7月、8月大,因此总辐射量比5月、7月、8月要少.因上海地区地域面积小,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略有差异.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差异为:年东北部及南部沿海地区最多;春季东北部最多;夏季南部沿海最多;秋冬季北部最多;7月~8月差异略为明显,其它月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多处知识,由于受学生知识,能力的限制,特别是高中一年级,使之成为教学中的难中之难、疑中之疑。如:“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地球公转速度远日点和近日点变化”、“太阳高度与受热面积大小的关系”及“三圈环流的形成”等。课本用了大量的文字、图解去叙述,  相似文献   

15.
《机械制图》就是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掌握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对空间想象的能力。它是机械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在黑板绘图,学生在练习本上绘图。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绘图已运用于机械设计和制造等领域,现代教学中出现过分强调计算机技术而忽视手绘技法的现象,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手工绘图与计算机绘图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实例教学法在《VHDL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HDL语言是一种数字电路设计硬件描述语言,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相比,VHDL语言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在《VHDL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系统的教学实例安排教学,在讲解典型电路实例的同时,讲解实例所涉及的VHDL语言规则,把语法规则的讲解融合在实例讲解中。教学实践表明实例教学法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地从整体上掌握VHDL程序的结构和基本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杨莉 《知识窗》2013,(22):47-47
地理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有文科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如高一上册的自然地理,比较偏理科性质,而下册的人文地理比较偏文科性质,所以教师必须随机调整教学方法。下面,笔者介绍几种高一地理的学习方法。一、培养兴趣,观察生活1.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生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如太阳的东升西落、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昼夜长短、有云的夜晚温度较高等。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它能解释身边各种现象和总结规律,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就随之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从天文学、物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角度分析了《两小儿辩日》中提出的日地距离问题,并探究了早晨和中午观察到太阳的大小及凉热差别现象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早晨和中午地球上某一点与太阳距离的差值相对于日地间遥远的距离可以忽略不计,对观察太阳大小的影响甚微;大气层折射、光渗错觉与背衬原理是造成晨午观察到太阳太小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及地面吸收辐射热能在一天中的变化导致了晨午太阳凉热感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CAD是中职机械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强其教学指导,提升中职学生的CAD绘图能力意义重大。本文立足于中职机械CAD绘图教学,提出了一些实用性教学方法,旨在为后续关于CAD绘图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AutoCAD绘图工具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航空航天、机械、化工等领域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辅助工程绘图和设计的电子软件。为了使学生提早掌握AutoCAD的使用方法,更好的应用到将来的工作中,将AutoCAD加入到学生的日常教学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我国AutoCAD课程教学现状、AutoCAD在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以及AutoCAD应用后的效果进行反思,以期能为AutoCAD在课程设计中实现更高效的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