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为什么     
正飞机上为何不能随意调换座位?和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不同,飞机是规则的、对称的。飞机在天上飞行,除了借助飞机发动机的推力,还必须要遵守平衡原理。飞机上的工作人员会在乘客登机前计算乘客的体重和行李、货物等的重量,按照飞机重心要求摆放不同的东西,从而保证整个航班起飞、落地重量的平衡。如果随意调换座位,就会破坏飞机上的平衡,从而给  相似文献   

2.
<正>飞机起飞前都要根据运载的人员、货物的重量、安放位置计算配载数据,制作舱单。飞机重心是否在安全范围内,飞机起飞时各油箱油量、操纵舵面配平值都和配载数据有关。飞机重心过于靠前,可能导致不能正常拉起,施加在水平尾翼的力更大,无法保持正常的姿态巡航。飞机重心过于靠后,可能导致飞机尚未加速到起飞速度时就有抬头趋势(擦机尾风险),起飞后姿态急剧增大等。越是小的飞机对擅自换座位的要求越严格。外国有很多20座级螺旋桨飞机担当客运任务,值机时都要称体重分配座位。大型机、重型机通用的做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班的座位一个星期调换一次,由于座位的变动,班主任经常要重新打印座次表,既麻烦又浪费纸张,所以我想制作一个活动式座次表。我首先想到做一个磁性活动座次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地进步,人们采用的出行方式逐步转变为方便快捷的飞机。每年飞机旅客的到达量和飞机离开港口的数量都说明我国是稳居在世界第二的航天大国。我国又提出了实施大型的飞机工程,这让我国的航天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适航管理机构中国民航总局在对飞机设计制作以及运行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机构以及管理机制以及成熟但是在有些方面仍需要进行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即将经过一段不稳定气流,请旅客留在座位上,系好安全带……"这段广播内容,对于曾经坐过飞机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乱流发生时,往往会造成机身上下摇晃,严重时会导致乘客受伤。虽然大多数人都听过"乱流"一词,但并非每个人都了解乱流发生的原因。究竟什么是乱流?简言之,即大气中混乱的空气流动现象。乱流可从形成原因、现  相似文献   

6.
座位震动器     
在公共汽车上,我经常发现一些年轻人不主动让位。虽然司机叔叔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请主动给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的同志让座,谢谢”,但有时收效甚微,有人甚至立即假装睡觉。我想发明一个座位震动器。将它安装在座椅上,只要按下开关,座位就会震动,提醒座位上的人给身边需要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眼明手快     
初夏,佩奇警长在美国西南方的加利福尼亚州因公出差,当地警方有些人看他其貌不扬,对他并不尊重。但是他的非凡才能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使所有人对他刮目相看。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地警方得到线人的密告:在本市即将飞往阿拉斯加(美国的一个州)的飞机航班将遇上极大麻烦:乘客中也许有个恐怖分子,他计划在飞机升空后引爆自己身上的炸弹,制造一幕机毁人亡的惨剧!警方立即部署对策,然而困难在于任何人都不知道这个恐怖分子是谁,而且他携带的炸药又很难查出来。于是佩奇警长自告奋勇,和警方一起火速赶往机场,对即将上机的旅客逐一进行仔细检…  相似文献   

8.
正能装900人的巨无霸客机、在水上起降的大飞机、超音速客机、能放卫星的客机……看过了国产大飞机,你一定想知道,现在载客量最大的飞机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有"空中巨无霸"之称的空中客车A380是目前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民用客机,它在典型三舱(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布局下可承载555名乘客,采用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时可承载861名乘客。然而,这个承载量或许还不是空中客车工业公司最大的胃口,空客最近一份曝光的专利文件显示,未来的A3XX常规载客量就将达到900人。  相似文献   

9.
如今网络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速和广泛,版权的维护越来越困难,摄影师耗费财力和精力,有时是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下来的图像和影片,只要放在网络上,就很容易被随意转来载去。如果作者自己想奋起维护自己的利益,仅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乘客在飞机上动粗的事件越来越多,说起来,原因最主要是航班晚点,不过也有一些奇葩的理由,比如自己的座位没和亲友的连在一起、旁边的人太吵。不过一项新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研究人员对一家航空公司所有航班数据库中的"非法干扰性旅客事件"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发现,配备了头等舱的航班出现经济舱乘客闹事的几率几乎是其他航班的4倍,而在经济舱的乘客需要从头等舱穿  相似文献   

11.
王文东  猫六 《世界发明》2004,26(12):96-96
10个小时应该不算长,但是要看场合,如果在飞机上,那么10个小时简直就像一个世纪。我有过很多这样令人心烦意乱的飞行经历。整个人在座位上忍耐着,如果坐在靠窗的位置更是连在过道中走走都成了奢望,每次只能和旁边座位上的胖先生道声对不起,然后假意去洗手间来缓解长时间坐立带来的腿部麻木。好不容易盼到前面的大屏幕开始放电影了,  相似文献   

12.
奇思妙想     
海底球形住宅在浅海区建球形住宅,不但能保持恒温,而且利用潮汛和波浪发电,供住宅照明、取暖、制冷及各种电器用电,还可欣赏海底世界。能自救的船当船发生意外时,上层舱位与船体分离,浮在水面,等待救助。如能安装上动力,还可自行靠岸。皮老虎式储藏箱它可随物、品的增加拉长箱体,可储藏较多的物品。抽屉式建筑抽屉式建筑可随意插人框架内,如住五楼的人想换二楼,二楼的人想住五楼,可互相对调,方便极了。飞机自救气球当飞机发生机械事故,失去动力,它可打开顶盖,在极短时间内,由降落伞拖出气球,自动充气,使飞机下跌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3.
科普连连看     
正高铁座位编号为何没有E高铁座位的排列其实模仿了航空座位的排列形式。早期的飞机多是单通道,每排有6个座位,编号为A、B、C、D、E、F。这样就形成了A、F靠窗,C、D靠走廊,B、E是中间位置,久而久之,A~F这六个字母就不单纯表示顺序,还有靠窗、过道与中间座的区分,后来就形成了一种惯例。  相似文献   

14.
李明丽 《科学中国人》2011,(23):38-41,2,3
在机场、火车站,所有旅客都必须将随身行李放到安检设备上接受安全检查,而人则从一侧通过。将行李卸下、接受安检后再重新背上.这看起来很麻烦。因此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不把安检设备安装在一个门上.让旅客直接带着行李从门内走过就可以完成安检?这看起来是一个方便省事的好想法。  相似文献   

15.
<正>不管是在城市中,还是在深林里,我们都只能被淹没在高楼和树木之间。因此身处其中的我们很难发现身边都存在一些什么惊人的景象。然而只要换一个视角,飞上高空俯瞰地球,我们就能看到一些奇特而又震撼人心的景象,比如散布在地表上的这些人造的"麦田怪圈"。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书包里整天装着许多不同的课本,背起来可沉了,要是能有一种多功能超薄电子护眼课本多好啊!这本电子课本有保护学生眼睛不近视的作用,你可以随意调节自己想看的内容,想看哪一页就出现哪一页。这本书把所有年级所有不同科目的内容都综合在一起,每天只要带上这本书上学就可以了。老师也有同样的课本,学生做的作业都可以及时传达到老师的书上,老师直接就传送内容进行作业的修改。  相似文献   

17.
正在学校寄宿期间,我发现很多同学换被套时,需要两个人合作才能完成;有些同学晚上睡觉"不老实",没几天,整整齐齐的被芯就被揉成一团,只得再请人帮忙整理。有一天,一位同学在课间活动时不小心把一只胳膊摔骨折了,他怎么套被子呀?我走到宿舍发现,老师正在帮他套被子。我想,如果没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忙,一只手能不能完成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3,(23):9-11
如果你只接受最好的,你经常会得到最好的。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坐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个白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自信、执着、富有远见、勤于实践,会让你握有一张人生之旅永远的坐票。  相似文献   

19.
不闻船外事只管赢与输在布林迪西上船的旅客,大部分是去印度的,也有经过孟买到其他地方的。船上的乘客中,有文官武将,有英国人,也有印度人。在这些官员中,有些年轻英国人,是带着巨款到海外经商的。船上的事务长是公司的高管,对一切事务都很讲究,不论是早餐中餐,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1,(10):18-19
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被一些无形想法和行为所操控,比如反复想同一个问题,或者重复做同一件事。尽管他们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没有必要,却无法停止、如有个邮递员,总是怀疑从邮筒收集信件时会有遗漏,每次都要在邮筒里上上下下仔细摸几遍,仍不放心,总要将已锁好的邮筒重新打开,再摸几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