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耳屎不仅影响身体的整洁,耳屎过多还有可能影响我们的听力,所以将它们清理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在人与耳屎的长期的斗争中,人类甚至还总结了一些经验。比如公元1世纪,罗马人凯尔苏斯在他的书中就给出了一套复杂的掏耳朵的方法。在现代,也有一些奇怪的掏耳朵的方法,比如采耳灯。那么,把耳屎清除真的好吗?在一些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耳屎对流感嗜血杆菌和一些大肠杆菌,以及链球菌和黄金葡萄球菌等细菌具有杀灭作用,耳屎  相似文献   

2.
《科学生活》:耳垢,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耳屎”,医学上称之为耵聍,为什么耳垢被称为耵聍呢?人又为什么会有耳垢呢?马主任:人们常说的“耳道眼”就是医学上讲的外耳道,外耳道的表面被覆皮肤,既然是皮肤就有皮肤的附属器官,如毛发、汗腺、皮脂腺等,外耳道的腺体我们称之为耵聍腺。耵聍是外耳道内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亦称“耳屎”或“耳垢”。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可保持耳道清洁,防止昆虫和细菌侵入。它是外耳道新陈代谢的产物,因此无法避免耵聍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挖耳朵     
迪迪抱着足球来找闹闹玩。你在做什么呢?挖耳屎呢!所以才要挖干净。我给你拿个工具吧。给你个锅铲子挖耳朵吧!我才不怕呢!迪迪,我要揍扁你!你那么不听话,一定会长出很多耳屎!哈哈,你们两个不要再闹啦!耳屎到底是什么啊?对耳硬朵掏不耳好!屎外面待着吧。耳屎是外耳道内的皮脂腺分泌物干结后形成的。它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由外界吹进来的尘埃颗粒。耳屎和细毛还能防止昆虫等对耳朵的侵害。偶然闯进来的小虫碰上密茸茸的细毛,也会被挡住去路的。耳屎和细毛还能使耳道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到滤波和缓冲作用,使…  相似文献   

4.
正同学们,你们有挖耳屎的习惯吗?挖出耳屎后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耳屎是怎么形成的呢?耳屎在医学上叫耵聍,由耳道内皮肤腺体分泌的液体与灰尘、皮屑混合形成。它能润滑耳道,防止耳道干燥发痒;阻止异物直接进入耳道,刺激耳膜,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虽然耳屎每天都在产生,但其实大部分会通过咀嚼运动和体位改变等,在不知不觉中排出来。有趣的是,科学家也对挖耳屎感兴趣,只不过对象是世界上一种体形庞大的海洋生物——鲸鱼。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的几个──小玩艺田伟耳扒子上搞发明日本东京都世田谷区下北泽屋的梅原聪,是一位33岁的职员,他常爱帮亲属掏耳朵。长久以来,他发现掏耳朵的最大困难就是看不清耳展的位置,光线不易照到深处,于是他就灵机一动,琢磨出了一种“发光性耳扒”。这种耳扒子,其实...  相似文献   

6.
高手的悲哀     
周国勇 《知识窗》2007,(12):9-9
平开锁不用钥匙,一根细铁丝或一小片金属捅进锁孔里抠耳屎般地捻动,那锁头眨眼间便没了脾气。  相似文献   

7.
耳屎.也称耳垢,常被人们视为废物,当然也难登大雅之堂。在伊朗,却偏偏有人对它感兴趣.并因此引发出一项重大的发明.这个人就是发明家依拉迪·赫萨比。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老百姓常说的耳膜发炎是什么?它会使听力下降,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吗?请问中耳炎一般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马主任:老百姓俗称的耳膜就是医学上的鼓膜,是灰白色半透明薄膜,将外耳道与中耳隔开。声波经外耳道到达鼓膜,鼓膜振动,产生听觉。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与慢性中耳炎,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耳膜发炎。  相似文献   

9.
你知道吗?     
《科学与文化》2011,(6):18-19
为什么拍耳朵时会咳嗽?人的耳道皮肤和咽喉黏膜在神经分布上有一段"亲缘"关系。人体内共有12对脑神经,其中第10对叫迷走神经。它包含有运动和感觉两种神经纤维。与其他脑神经相比,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也广,从运动器官到感觉器官,从颈部到胸腔直至腹腔。它不仅管理喉头黏膜传来的感觉,而且还分支延伸到外耳道。特别是外耳道后壁的皮肤有不少它的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长沙的李女士总感觉双耳瘙痒难耐,甚至耳闷、耳朵堵得厉害。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时,医生发现李女士双耳外耳道壁及鼓膜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白苔,上面附着灰褐色的绒毛状物,被诊断为真菌性外耳道炎。"这个疾病可以理解为,你的耳朵得了脚气。"医生向李女士解释。医生称,李女士经常去足浴中心采耳,这可能是感染脚气的最大诱因。正所谓"掏耳一时爽,后果不堪想"。  相似文献   

11.
正美国耳鼻喉学会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警示,不要把棉签、发夹、铅笔、掰直的回形针等外物伸入耳朵,否则会给耳朵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照此结果,还怎么愉快地掏耳朵呢?有媒体援引印度富通医院医生米娜·尼哈拉尼的话报道,用棉签清理会让耳垢从原来的地方脱落,堆成一堆,更容易深入耳道,堵塞耳朵。而且,一不小心,棉签可能进入得太深,引起耳膜破  相似文献   

12.
耳朵可分为3个部分: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称为外耳,起保护和传导声波的作用,有的人耳朵能动就是外耳在动;鼓室及位于其中的锤骨、砧骨和镫骨这3块听小骨称为中耳,中耳以机械形式传递振动;耳蜗、半规管和听觉神经称为内耳.我们看到很多动物的耳朵都是会动的.人和动物一样,耳朵后面有一块动耳肌,在神经的支配下可以活动.  相似文献   

13.
余夫 《百科知识》2009,(11):48-49
哺乳动物的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为哺乳类所特有,内有弹性软骨支持,成为高度精巧而灵敏的集音装置。不过,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各类哺乳动物耳廓的构造却很不一样,从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耳朵”。  相似文献   

14.
明月 《科学生活》2014,(12):10-14
《科学生活》:我们的耳朵里面有哪些结构,耳朵各个结构的生理功能是什么?吴医生:我们的耳朵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就是处于最外面的部分,一个是耳廓,一个是外耳道。第二部分是中耳,中耳的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咽鼓管、鼓室、后面的乳突以及连接乳突和鼓室之间的鼓窦。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相似文献   

15.
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人,听力往在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长期以来,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十几年出现了一种“鼓室成形术”,不仅能够使流脓停止,而且可以改善听力。中耳的构造和作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怎样的一种病?为什么听力会减退?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不妨先简单地了解一下中耳的构造和生理作用。耳朵构造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中耳的主要部分称为鼓室,是耳朵深部骨组织中的一个小空腔(图1)。外面,它借一层薄而半透明的鼓膜和外耳道相隔;前方,它借一条细长  相似文献   

16.
耳朵     
声音的来源——发源,虽然有不同,但是性质却一样,都是由於声源物体的振动,引起介质(如空气)的振动,成为声波,向四面八方传送。声波到达我们的耳朵,我们便感觉到声音。可是,到底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这里就来给读者讲一讲关於耳朵的一些知识。外面看得见的“耳朵”只不过是人耳的一部分,它并不能听,就跟人的眼皮并不能看一样。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的(图1)。外耳和中耳的任务是传送声音,内耳的任务才是感受声音,它并且有管理身体平衡的作用。外耳主要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就是露在外  相似文献   

17.
正乌龟:物种歧视无处不在。蜗牛:大哥,别生气,咱们保持本色就好!乌龟:我说的不是色彩问题。蜗牛:那是文化问题?龟年鹤寿,是说大哥您寿命长,身体健康。乌龟:不是,不是,是无房户讽刺咱们有房阶层的。蜗牛:您是说龟兔赛跑?乌龟:人们竟然编个寓言讽刺我舍不得"房子",赢不了比赛。  相似文献   

18.
上篇:邂逅白猿张无忌:先生,你哪位啊?白猿:我是金刚。张无忌:胡说,金刚是黑人。白猿:我是它亲戚。张无忌:你找我有事吗?白猿:我肚子痛?张无忌:截肢。白猿:什么?能不能换一种治疗方法?的肚子很宝贵啊,里面有九阳真经。张无忌:酒养蒸金?真是财迷,要钱不命,这样吧,先给你电疗吧。  相似文献   

19.
gold goldmoan sachem提供如下的BG和MTNS为gold goldman sachem会员提供担保、贴现、买卖交易等中介服务: gold goldman sachem参予了美国债券(BOND)的贴现。金额为:2亿美元;年利息是:3.549%;期限是:12年;贴现率是:90%+1。 gold goldman sachem参予了美国债券(BOND)的贴现。金额为:5亿美元,年利息是:4.94%;期限是:10年;贴现率是:95%+1。  相似文献   

20.
二十多年前,黄重光医生在英国工作的时候,医治过很多有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儿童及青少年。彼得是其中一个。十三岁的彼得是一个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Mixed Disorder of Conduct and Emotion)的孩子。他逃学、离家出走、偷窃、打架,也有自毁行为。在第一节会面,黄医生见了他的母亲,了解家庭背景,谈到她的婚姻情况,以下是黄医生和她的对话:医:你的丈夫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哪一个丈夫?医:你的丈夫。她:我有四个丈夫。医:请你每一位都形容一下。她::我的第一任丈夫是一个极为不负责任的人,他酗酒赌博,虐待我和孩子,后来更抛弃我们走了。医:那么你的第二任丈夫呢?她:他也是一个酒徒和赌徒,也是虐妻虐儿和抛弃了我们。她继续再说第三和第四任丈夫,也是同一类的人,最终也是抛弃了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