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正机器人被称为"未来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机器人,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完全实现产业规模化,各类机器人制造企业也同时脱颖而出,成为智能工业化产业中的一枝新秀。智能机器人从应用环境来划分,一般分为两大类——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冯常的研究属于后者。作为"中国核用特种机器人先行者"的他积极参与着这场机器人时代的发展历程。他主持发明的"反应堆水下异物打捞机器  相似文献   

2.
动态     
<正>中科大自主研发机器人柔性手爪国际获奖近日,在第21届Robo Cup机器人世界杯及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主研发的一款机器人柔性手爪获得"最佳操作奖"。传统机器人是刚性机器人,刚性手爪存在原理性局限,只能操作少数刚性规则形状物体,而且成本高、控制难度大、环境要求苛刻,远远不能满足智能制造、物流、家政服务、农业作业、救援、安防和国防等市场空间巨大的新产业需求,已成为当前机器人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向地球更深处寻找矿物资源。22日,中信重工承担的973计划"超深井大型提升装备设计制造及安全运行的基础研究"项目启动。  相似文献   

4.
<正>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并将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和"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趋势共同推动着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零  相似文献   

5.
《学会》2014,(12)
<正>全球工业已进入智能制造时代,"机器人"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正以平均25%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未来10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中国制造模式变革的10年。目前,中国高端制造业仍处于全球较低水平,要想在国际高端制造业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克服核心技术攻关、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和培养领域内创新人才等三个方面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大众科技》2011,(2):4-4
利用水泥厂回转窑消纳城市生活垃圾,将城市垃圾变成水泥原料,中信重工在国内首开先河。近期,中信重工与河南省建投在郑州签订了国内首个“利用水泥厂回转窑消纳城市生活垃圾项目”示范工程总承包合同。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4)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下,工业制造产业面临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机电一体化的实现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下面文章就对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特种机器人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种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相比在理论基础、技术特征和应用领域等方 面有显著特点,被列入许多国家的发展研究计划,吸引了世界众多科学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特种机器人已成为当今国际自动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特种机器人的国内外 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了特种机器人的特点、共性技术和基本科学问题,并对我国特种机器 人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湖北省由智能制造装备大省向强省转变,采取专利计量分析法,在incoP at数据库中检索智能制造装备和技术相关的专利数量,并通过国际专利分类号、联合专利分类体系分类号进行数据清洗,对国际国内以及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相关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且呈现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其中华东地区专利布局数量最多;(2)湖北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在“十三五”时期高速发展,但技术研发实力不够突出;(3)湖北省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武汉市、襄阳市和十堰市,技术研究热点为高档数控机床;(4)湖北省信息化发展水平与国内先进省份存在显著差距,自主研发技术缺乏,系统化、集成化的整体水平不高。基于分析结论,提出湖北省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先行区和示范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中,天津市承担着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发现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水平较低,在六省市中处于下游,在创新发展和智能化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天津市应通过创造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完善科技资金投融资体系、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弥补短板,加快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携手香港中文大学神经外科共同研发的MicroNeuro柔性微创脑手术机器人,在中国香港完成了国际首例微创脑室手术人体实验。通过一个微小的创口,医生在机器人精准控制及增强现实(A R)的辅助下成功完成手术,同时将对脑组织的创伤降低到传统手术的50%以下。“未来智能微创手术必将是医疗界的大势所趋。”研发团队负责人刘宏斌由此感叹。  相似文献   

12.
自从机器诞生以来,它的种种人类所不具备的优点就深深的吸引住一大部分人的目光,同时人们也在积极的尝试着是否能够制造出一种机器人来,随着第一台机器人的问世以来,机器人领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研究者研发出来,它们功能不同,形态各异,但是智能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笔者在此简单的介绍一下工业机器人抓取手臂的结构设计,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全面采集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文献,对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全球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热点技术及核心专利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及广东省智能机器人领域的专利申请态势、主要研发机构及专利类型进行统计,并结合内容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创新环境、行业标准基础、技术研发水平进行分析。在揭示广东省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预测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相关科研人员把握智能机器人产业技术现状、科学研判发展趋势、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发现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水平较低,在六省市中处于下游,在创新发展和智能化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天津市应通过创造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完善科技资金投融资体系和完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弥补短板,加快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6,(1)
文章通过介工业机器人智能柔性焊接工作站必要性,阐述了工业机器人、柔性生产、智能制造概念,探讨创建工业机器人智能柔性焊接工作站关键技术,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创建工业机器人智能柔性焊接工作站关键技术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苏州是先进制造业基地,政府、企业推进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利用关键词抽取技术,分析了苏州市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相关科技政策、企业研发、基础研究及产业情况。参考乌镇指数,比较了国内发达城市人工智能总体和细分领域,确立了苏州在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定位,对发挥城市禀赋,以人工智能促进智能制造,协调推进人工智能和智造产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芸 《科技通报》2022,(6):30-34
研究了一种基于网络远程控制和仿真的智能制造机器人的自动路径生成方法。智能制造提供实时远程监控系统,通过TCP/IP协议与机器控制器连接并获取信息。然后通过虚拟现实模拟机器人制造的加工路径,计算出机器人运动的路径点。机器人臂代码的自动路径规划被传送到臂控制器,以完成路径规划程序,并开始切割工件。此外,本文研究集成了一个具有智能功能和物联网的智能机箱,以提高控制精度,并通过收集大数据来分析量化数据。云平台采用传输协议、Postgre SQL、RESTful API和模型-视图-控制器仪表板(MVC)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8.
构建"校企互融、多元化培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通识化、共享化、学程化、模组化"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内一流国家级教学团队;建立区域共享型、国内一流的智能装备制造中心;创新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新字号"企业培育壮大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建设期内,打造国内高水平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群,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智能自动化控制技术专业群将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成为自动化技术品牌专业领军者,为推进龙江全面振兴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正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我国重矿机械行业龙头企业——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运行,2011年1月经科技部批复进入第二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2013年8月通过科技部验收。实验室下设物料与加工工艺实验室、制造工艺实验室、电气传动与控制实验室等18个专业实验室,共计31个实验系统,拥有机械、自动控制、检测诊断等重大设备及仪器。实验室形成了完整的实验研究手段和人才链条,也构成了重矿装备设计与制造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20.
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是指在现有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所研发的应用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工业机器人的感知适应能力、降低用户使用难度、缩短示教与编程时间、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运动精度以及拓宽其应用范围。然而,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与应用需求脱节,不仅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普及,也制约了工业机器人产业自身的大规模发展。文章针对现有工业机器人在制造自动化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地归纳和分析了工业机器人运用技术的重点研发方向,主要包括:提高易用性的直觉示教与快捷编程、提高绝对定位精度的运动标定与误差补偿以及拓宽应用范围的力-运动混合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部署和实施相关技术的研发对于提高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运用水平、加快制造业向智能化升级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