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很多人相信,基因决定了人的智商,也有人相信"勤能补拙",后天学习能让人更聪明。到底哪种说法对?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日前首次确认人类大脑中两个与智商有关联的特定基因簇——M1和M3,每个基因簇由数百个相互关联的基因组成,它们共同影响人类的认知、记忆、注意力和推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9-I0020
转基因食物、转基因动物、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转基因”的背后,首先需要人们找到特定的基因,才能对基因组进行“改造”。但是,基因的数目实在太庞大的,人类身上就有3万多个基因,32亿个碱基对,面对这一天文数字,科学家该如何下手?如果有个“侦察兵”,手持“扫码器”,精准、快速地帮你找到特定基因,科学家的工作就能事半功倍,甚至事半N倍。  相似文献   

3.
林森 《百科知识》2012,(14):21-22
正人的基因组与动物的基因组差距并不大,例如人与自己的灵长类近亲倭黑猩猩有99.6%的基因一模一样,而与黑猩猩的基因也有98.73%的相似性。尽管人与自己灵长类近亲的基因差异并不大,但是,人的智商却远远高于自己的灵长类近亲。排除了人类智商高的一个重要产  相似文献   

4.
英国科学家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评估测试方式,对7000名7岁儿童的智力进行了测试。他们同时还从这些儿童体内截取了脱氧核糖核酸样品,希望识别高智商和低智商儿童间的基因差异性。在大规模拉网式检测中,研究人员在6种基因中发现了37种差异,这些基因看起来在决定智力差异方面扮演着一些角色。但是这些基因的单独作用影响却几乎无法探测到。  相似文献   

5.
王晓冰 《百科知识》2014,(22):22-24
迄今,人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人的智力或智商(智力测试结果,IQ)与多种因素有关。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人坚信智力与基因,即遗传有更多的关系。在探寻基因与智力的关系时也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和认知。一种认为基因与智力没有多大关系,另一种认为基因与智力关系较大。基因影响智力微乎其微人们对儿童的观察一般会产生熊孩子和好孩子的判断,前者愚钝顽劣,后者聪慧乖巧。这两类孩子的行为是否是由基因决定的呢?2007年,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研究院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颜色的功能     
科学家们对颜色的研究,为人们找到了美化生活、保障健康以及利于工作的新的有效手段。学会巧用颜色,你将受益非浅。颜色与智力德国科学家在一项长达3年的研究中发现,颜色可以影响人的智力,有一些颜色有益于提高智力,有一些则会使人智力下降。例如,淡蓝色和黄绿色可使儿童智商升高,白色、黑色、褐色能导致儿童智商下降;橙色可改善儿童的社会行为,振奋精神,使学习专心。加拿大一所中学闻“风”而动,将学校环境的颜色给以改变,用黄色取代白色,蓝色代替棕色,结果学生的成绩果然逐渐提高。颜色与情绪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最终完成,花费了全球6个国家的顶尖科学家们10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及30亿美元的财力。虽然不断有科学家报道他们关于治病基因的发现成果,但是含有30亿碱基对的人类基因组数量太庞大,基因疗法距离实际运用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  相似文献   

8.
我们正沐浴在基因的阳光中,尽管眼下对基因阳光温暖的感知还多少有些朦胧。2月12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正式完成了“正版”的人类基因组图谱,这个正版图是对去年的人类基因组草图的修正,其间较大的差别是,人类的基因只有约3.5万个,大大少于原来估计的10万个。在此之前和同时,科学家也相继完成了拟南芥、水稻、果蝇和老鼠等的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证明,多吃鱼有助于提高智商和改善睡眠质量。他们对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结论发表在"尤里卡警报"新闻网站上。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此前的一些研究揭示了鱼类含有的Omega-3脂肪酸对智力有影响,但对智商提高和睡眠改善之间的关系分析得还不够。  相似文献   

10.
在2005年12月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只12岁拳师狗的完全基因组图谱。通过研究这一图谱,将有助于了解一些特定基因的演化过程,对寻找一些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为人、狗共患遗传疾病及人类遗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水稻基因组的奥秘被初步揭开。在水稻基因组研究中,我国科学家惊奇地发现:水稻基因总数竟然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数目的约两倍,这打破了过去公众潜意识中存在的“生命越高级,基因数越多”的认识误区。通过对水稻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的详尽分析,中国科学院基因组信息学中心暨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专家估计,水稻基因组中基因总数在46022至55615个之间,并基本确定了其中一万多个基因的功能。水稻基因总数几乎是人类基因组基因总数的两倍。美国华盛顿大学王刚博士说:“我们津津乐道于人类自己基因组的优越时,可至少在基因数目上已输给…  相似文献   

12.
基因寻踪     
2000年6月26日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001年2月12日科学家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初步分析结果,2003年4月14日,科学家再次公布一个在目前技术条件下的人类基因组破译结果“最终版本”。随着这些基因研究的成果的一再公布,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多国科学家长达15年的辛勤工作之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破译工作囿于目前技术条件而已经暂时告一段落,而“最终版本”的基因组也被保存在HUGO的数据库中。尽管这样,近几年人类对基因的探索并没有停止,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从黑猩猩的基因理解人类人类一直在想…  相似文献   

13.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缘何高达1100多公斤?为寻找确切答案,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由我国基因专家和水稻专家联合实施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目前进展迅速,科学家已发现一些与稻米品质、光合作用等超高因素相关的基因位点。 于去年5月启动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基因计划”,是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成功后,我国科学家实施的“中国生物资源基因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破译“超级稻”遗传密码,旨在为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品质、保持我国杂交水稻生产的国际领先地位打下永久性基础。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走到了一起。 截至2000年底,研究工作已取得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科学家共测了近5亿个碱基对,找到了 352个与抗性基因相关的位点、2269个与蛋白受体激酶相关的位点、2263个与激素代谢相关的位点。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还发现了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位点,而光合作用与超高产密切相关。 科学家的目标是获得90%覆盖率的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建立我国杂交水稻的基因表达图谱并鉴定其重要和特有的基因,建立我国水稻的遗传谱系和杂交水稻种子基因库。 科学家们希望用3年到5年时间实现从水稻基因组研究到分子育种甚至大田种植,闯出一条从基础研究到规模产业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4.
2月12日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只有3-4万个基因,远比过去预测的10万个基因少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先研究人员对基因的估计只是一个大概的预测,它反映了基因和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由浅显到深入,由简单到复杂,由模糊到精确,由低级到高级。其实,基因数目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早就在开始“缩水”了。1999年12月1日人类基因组科学家宣布,第22号染色体被全部破译。第22  相似文献   

15.
走近智商     
早期的心理学家对人的智力水平差异的研究引出了智商的概念。所谓智商是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通常用这两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IQ表示。智商的概念最早可能是德国心理学家斯腾提出来的。智商是指心理年龄(或叫智力年龄)除以生理年龄(或叫实际年龄)所得的商数。智商有时也叫比率智商。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年龄与他的生理年龄相  相似文献   

16.
英国科学家近来发现,人脑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有很大的关系.在体液酸碱性允许的范围之内,酸性时智商低,碱性时智商高.科学家们对42名年龄在6至13岁的男孩进行观察时发现,大脑中的体液ph值大于7者比小于7的智商高一倍.  相似文献   

17.
范志红 《百科知识》2014,(17):18-19
正最近,有个"长期吃肉降低智商"的说法在网上流传。该传言称,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实验对象身上发现了一个现象: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个说法让很多朋友感觉惊奇,一些人提出了疑问:"自己不够聪明是因为爱吃肉的缘故吗?"其实,这一观点并不是最近的研究结果,相关新闻在2008年就已经在网上发布。该报道称,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的科学家对30岁以上的成年人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在10岁时(人类智商基本成熟时)的智商和饮食情况。其中有  相似文献   

18.
正"你真是头猪"这句经常作为朋友之间调侃的话,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可能真有几分道理。科学家将猪的基因组与人的基因组进行相似性比对后发现,它们之间有极高的相似性。也就是说,人和猪确实"共享"了很多基因。生物基因组间的相似与不同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生物界,难解的DNA编码犹如天书一般,让物种的命运从出生时就被注定。在动植物界,有很多物种与人类的基因组存在相似性。这其中既有黑猩猩一类灵长目近亲,也有酵母、香蕉等与人类完全不搭界的物种。有哪些物种的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相似性较高?这种相似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研究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相似性又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19.
李彤 《百科知识》2004,(5):21-22
所谓“白痴”,通常指智商低下的人。患者动作迟钝,表现愚笨。轻者语言机能不健全,重者连自己的饮食起居都不能料理。但是研究发现,在白痴中偶然会冒出几个某一方面智力超群的佼佼者,科学家们把这种“聪明的傻子”(在某一方面的特殊才能超过正常人)称为“白痴学者”。几年前,美国纽约的心理学家希尔调查研究了300个收容智力迟钝者的机构;他发现在接受调查的9000名白痴患者中,有54名白痴学者,比例为1/200。  相似文献   

20.
正冬瓜、黄瓜、甜瓜、西瓜、葫芦、南瓜、丝瓜等葫芦科作物有着共同的祖先,是什么导致它们演变成不同形态、大小和风味的?中国科学家在冬瓜基因组和变异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并阐明了瓜类作物基因组演变历史。在目前已知的瓜类作物里,冬瓜的基因组最大,包含27000多个基因;而且,冬瓜还是所有瓜类作物中保留祖先基因状态最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