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正>共享单车发展史共享单车概念由来已久,但在2016年才真正迎来高速发展期,目前市场中有承包市政单车租赁业务的永安行、校园单车共享起家并获得滴滴出行巨额融资的ofo共享单车、自己生产单车的摩拜单车等三家主要公司在角逐。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顾泰来诉共享单车永安行案的过程、起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专利文本质量对案件的影响。通过对该案的研究,对诉讼请求人和被诉方在诉讼过程中的应对策略提出建议,并对谈判和解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21世纪初,随着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有桩"公共自行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16年底,"无桩"公共自行车,作为移动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一种新模式在内地大中型城市获得了飞速发展,摩拜、OFO、小蓝等无桩共享单车以井喷的方式投入市场,满足和迎合了当今人们低碳、绿色出行的需要,各大竞争企业对共享单车的研究和投入也非常可观。本文从中国共享单车的发展概况、专利技术发展和核心专利布局的情况出发,对共享单车专利申请量、核心专利技术、核心申请人等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共享单车的核心专利进行了分析探讨,着重解析智能锁结构、开锁方式、租赁系统等核心技术,探讨共享单车未来发展的制约、繁荣背后的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几乎在一夜之间,共享单车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其实,共享图书比共享单车行动得更早,其中有一个"借书人"平台已运营一年,只是目前依然还很小众。为何共享图书没能像共享单车那样火起来?究其原因,共享单车和共享图书的需求根本不在一个量级,共享单车建立在"最后一公里"的刚需基础上,有着超越阶层的潜在受众;阅读是一种比较私人化的体验,一个学计算机的工科生和搞法律的文科生,其阅读习惯可能完全不同,如果  相似文献   

5.
<正>截至2017年7月,全国共享单车累计投放超1600万辆,用户规模达1.06亿。摩拜后台大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个城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已经达到供需平衡。共享单车市场已饱和?共享单车集中在大城市投放,导致了其在一些城市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十二个城市已紧急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暂停新增共享单车城市现有投放量(万辆)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15)
基于"随用随借、节能减排"的选择观念,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大众解决"最后一公里"难的一种高效选择。目前,公共自行车在各大城市已经相对成熟。自2016年以来,共享单车概念逐渐在自行车市场上发光发热,势头超越公共有桩自行车。公共有桩自行车是否会就此没落?共享单车模式是否能长久运营下去?本文通过公共有桩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比较分析,旨在探索出自行车未来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钦  杨张博 《科学学研究》2018,36(9):1602-1609
共享单车是近年来快速成长并带来巨大社会影响的创新产品。 这一研究以摩拜和 ofo 两家企业的专利组合为样本, 利用其 IPC 分类信息,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研究了共享单车行业的主导设计和技术标准之争。 研究发现, ofo 的专利组合聚焦于共享单车的锁具与控制系统, 而摩拜则涵盖了从车身和轮毂设计、传动、 制动、 发电、 包含定位和网络通讯功能的智能锁、 软件系统等完整技术领域。 尽管 ofo 率先开创了互联网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 摩拜凭借专利组合优势领先形成了共享单车的主导设计, 并进一步影响了行业技术标准的确立。 但是, 智能锁及供电系统并未形成统一标准, 可能成为共享单车下一步竞争的焦点。 这一研究为新兴行业的创新战略提供了一些新的洞见。  相似文献   

8.
正"共享经济",在中国正在成为一个热词。当然,这个词的流行,是因为共享出行领域的一连串大新闻。比如,最近的共享单车被破坏的事情就刷爆了朋友圈,在网友贴出的图片中,共享单车的"死法"也是千奇百怪,有被砸坏的,有被拆解的,有被挂树上的,还有被扔水里的……一辆小小的共享单车的遭遇,说明人们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是理念还是很有差异。有人说,共享  相似文献   

9.
谭剑 《内江科技》2019,(1):126-128
通过使用"共享单车产品属性量表"、"用户体验感量表"和"再骑意愿量表",以南京共享单车的骑行市民为研究对象,共计339人(其中包括男性216位、女性包括123位),以多元阶层回归进行分析。探讨:①共享单车产品属性与用户体验感对市民再骑意愿的影响力;②共享单车产品属性与用户体验感在预测市民再骑意愿有交互影响的作用。得出结论:①共享单车的"性能体验感"是影响市民再骑意愿的重要因素;②共享单车的"非性能产品属性"与"性能体验感"在市民再骑意愿的预测上具有交互影响;③当共享单车产品为"非性能属性"强时,"性能体验感"可以提升市民再骑行意愿。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共享经济领域的两大投资热点,一个是共享单车,另一个就是共享充电宝了。然而,与共享单车相似,共享充电宝也在近期遭遇"寒冬"。  相似文献   

11.
<正>不知不觉间,共享单车已成为城市出行的新潮流。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共享单车的出现既方便了市民的生活,又倡导和践行了"绿色出行"。它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还能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共享单车之所以能实现,与背后支撑它的科技元素息息相关。◇GPS定位  相似文献   

12.
正有一句话"来得快,去得快",用来形容这两年打着共享经济大旗的创业公司是再合适不过的。不到两年时间,共享经济从2016年投资人抢投的热闹场面滑向了2017年无钱再投的冰冷局面,初创企业接二连三地猝死,以共享单车为例:2017年6月,悟空单车停止运营;8月,町町单车宣布倒闭;9月,酷骑单车办公室人去楼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共享单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破解了城市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随着数量大幅增加,停放在室外的共享单车在风吹日晒下,寿命远小于预期。数量较多时,共享单车的停放区域不仅极为拥挤,存、取车也极为不便,还浪费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拉萨市共享单车"押金问题""潜在道德风险问题"和"乱停放问题"的研究,可以分析得出造成共享单车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文章在研究拉萨市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拉萨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共享单车给地区的共享经济和政府监管带来的一系列改变。通过对共享单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措施,以便共享单车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并更好地服务西藏经济。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SCP范式法对中国共享单车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共享单车行业存在一定的资金壁垒,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动态调整。共享单车行业特殊,规模竞争策略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共享单车行业的重资金模式,使其市场绩效良好的同时又存在一定的风险。文章以是否新建平台和是否新入共享单车行业2个维度将企业参与共享单车行业分为"旧业务,旧平台"、"新业务,旧平台"、"旧业务,新平台"和"新业务,新平台"共4个路径,并结合案例加以说明,以期为企业在决定是否加入共享单车行业及选择怎样的路径加入共享单车行业时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北京国贸这样的热点区域,早高峰时平均每10秒钟就有一辆共享单车被骑走。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再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停车位,这串"共享+"的名单还在不断延伸。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共享"以极高的热度融入国人的生活。有报告显示,6亿国人加入了共享经济的大潮,这意味着每两个人中就有近一个人正在享受共享经济的"红利"。但与此同时,共享经济的安全性、资源浪费等问题也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互联网与共享经济时代,共享单车成为一种广受社会大众欢迎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在我国高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对大学生校园出行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景德镇高校还尚未引入共享单车,探究高校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潜力就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景德镇高校引入共享单车的优势,运用调查问卷与深入访谈的方法,对景德镇高校共享单车的需求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调查显示,景德镇高校大学生对共享单车引入校园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并希望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能够在押金收取、计费方式方面进行适当调整。因此,为推进共享单车在景德镇高校的投放与有序发展,从学校和共享单车运营企业两个方面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共享单车,一个热门的话题,那么它的出现会引起什么思考呢?本文通过数学模型、市场调研和BP算法建模探索了共享单车的市场饱和度、出行效率、出行博弈等问题。得出共享单车已经饱和、出行效率得到提升的结论,并建立了一个BP博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正从去年开始,共享经济成为社会热词,打车软件、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在"滴滴已死"的言论下及"摩拜和ofo的补贴大战"等竞争中,一种新的租车模式——共享汽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共享汽车的出现击中了人们的需求。当下,不少城市车辆限行、车牌限购,加之与车相关的成本高企、停车难题尚未解决,一部分人的买车欲望不得不暂时搁浅。而共享汽车的出现犹如一股春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从滴滴打车到ofo共享单车,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正在逐渐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概述了共享单车目前存在的典型现象和问题,借此为背景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学指纹锁的"速用"共享单车,并重点介绍了光学指纹锁的工作原理,以期对共享单车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