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云 《世界发明》2003,26(6):32-34
据说有一次,古代京城画院,曾用“深山藏古寺”这一句诗为题,来考应试的画师。结果怎样呢?有的考生画成深山里林木环抱,中间有一座古寺;有的画成密林深处露出寺庙的一角;有的画成林木上空高高飘着一幅幡等。但是这些画都没有被选中,因为都没有抓住“藏”字。所有的画都在画面上露出了寺,没有“藏”好。既要让人看出有古寺,又要“藏”起来,这是个矛盾。可有一个画师解决了这个矛盾:他画了山峦起伏,林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08,(6):104-107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因为这片绿,病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盘古的礼物(创造智慧寓言)张明智为了奖赏一个年轻的发明家,盘古亲自作了一幅画赠送给他。发明家打开画轴,将这珍贵的礼物挂在自己的客厅里。以后,只要有闲暇,他就来欣赏这幅画。不久,他越看越觉得神奇,发现这画中的山山水水竟充满着灵气,可以感到日、月、星辰在...  相似文献   

4.
小王子     
我还只有6岁的时候,画了第一幅画:一条正在吞食大象的蟒蛇。可大人们看了后却说:"这不就是一顶帽子吗?"我的第二幅作品和第一幅作品遭遇一样,从此我就打消了当画  相似文献   

5.
请听一个古代故事。一次,画院的老师曾给学生出了道难道:“请画一幅花香图,但绝对不许出现花朵。”这的确有点困难,“花香”既无色彩又无形状,怎么画?但这难不倒学生,只见他稍加思索后便挥笔画了起来。画面上,一个满面春风的骑者正从春天的原野归来,背景是桃红绿柳,近景是马蹄高抬,两只美丽的蝴蝶正围着那马蹄翩翩飞舞!天!连马蹄都成了香的!想必原野里开满了鲜花!瞧!“不画花”也有“花香”!这就叫聪明!于是想起了歌德的名言:“巨匠在限制中表现自己。”难道不是吗?只要你有丰富的想像力,就准能突破限制展翅高飞。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请再细品…  相似文献   

6.
我们遇到问题时 ,往往习惯在自己的头脑里寻找唯一正确答案。其实在变化万千的社会现实中有多种选择。人的聪明 ,就与思路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所谓人的灵性也往往体现在这里。有的人左右逢源 ,头头是道 ;而有的人却一条道走到黑 ,甚至撞着南墙也不会拐弯。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古代八格达国王重金招聘画师装饰王宫大厅里的两面墙壁 ,最后选定了一位希腊人和一位中国人。国王问两人 ,何时才能完成一张大壁画 ?中国大师答“要三个月”。希腊画师神秘地笑道 :“我与他同时完成。”大厅用幕布隔成封闭的两半 ,两位画师开始工作。三个月后 ,人们华服…  相似文献   

7.
正做不到的完美1726年10月的一天,20岁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伦敦学习了两年的印刷出版业后,经历了12个星期的大西洋航行,终于抵达费城。想到即将开启舒适的美国生活,他的疲顿一扫而空。但年轻的富兰克林毕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稍事休息之后,他很快冷静下来,决心磨练自己。在旅馆的房间里,富兰克林勾勒出一幅图表,他将用它来监督自己的个人成长。图表上面是一周的天数,一侧写着13个美德。他列出的美德分别是节制、沉默、秩序、节俭、诚信、公正、贞节和谦逊等。富  相似文献   

8.
李军 《知识窗》2002,(3):15
1877年1月,清光绪皇帝接见一批驻华使馆人员,一位西方画家也随同前往"绘觐见一图".半年后此画运到上海,由主要从事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的墨海书馆总经销,由于这些画对当时中国人来说,如同不可多得的珍宝,很快就销售完毕.时任上海<申报>的老板、英国商人美查先生看到这些作品在中国有市场,立即从英国订购了一大批国外画师绘制的新闻图画集子,其中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图>、<铁甲兵船>、<英法俄三国交战>等.他怕中国读者看不懂那些外国人的新闻画,特意聘请了<申报>主笔蔡尔康另撰说明文字,并以薄纸印刷后蒙在各幅新闻图画上.  相似文献   

9.
画师的困惑     
一名少年立下鸿鹄之志,要成为天下最好的画师。经过多年不懈地努力拼搏,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许多人慕名而来,求购他的画作。 面对金钱的诱惑,画师越来越贪婪。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他作画的过程变成了流水线生产:他常常将一些构图大同小异的画放在一块儿出售,这些作品粗制滥造、内容雷同,艺术价值不高。长此以往,画师鲜有精品问世,来买画的人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0.
我有一个朋友承包了一个小煤矿,干得还算顺利.他的性格有些张扬,几个有资历的矿主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有一次在酒桌上,一个很牛的矿主就对他说:"你现在到底有啥啊,凭什么这么张狂呢?"他说:"我可能现在什么都不如你,但是有一样是你不如我的,那就是年龄.你比我大10岁,这10年之间发生什么,谁都不可预料.年轻,就是我的资本."  相似文献   

11.
妙笔与败笔     
有一位画家想画一幅人人都感到满意的画。画毕,他满怀信心地拿到市场上去展示。他在画旁附上说明:如果你认为此画有欠佳之处,请拿此笔在画上做个记号。""""""  相似文献   

12.
画蟹与之胜于赠酒一坛 国画大师齐白石擅长画墨蟹、墨虾,他的好友仲孚先生已拥有多幅齐白石的国画,但苦于没有一幅他的墨蟹图,可是又不好意思说明,后来灵机一动,就派人给齐白石送去一篓活蟹,并附一便笺:"持蟹品酒,远不如看您的墨蟹下酒更为过瘾."  相似文献   

13.
创业就像走迷宫,“自古成功在尝试”。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三换思维”:换位思考,换心思考,换向思考。有个经典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不少人还是免不了重蹈覆辙。一位青年画家请教大画家门采尔:“我作一幅画只用一天的时间就够了,为什么卖掉它却要用上一年的时间?”门采尔反问道:“  相似文献   

14.
钟灵 《科教文汇》2005,(1):33-33
漫画家方成兄为我画过一幅漫像.作为他写的《钟灵外传》的插图,发表在《人物》杂志上,画的是我正在挥笔作画。最有趣的是在我屁股后面的口袋里.装着一瓶白酒,大约为了喝起来方便,居然在瓶颈上还扣着一只酒杯,谁看了也会忍俊不禁。可见我和酒神结下了不解之缘,已经载入报刊,名声在外了。  相似文献   

15.
断指的国王     
从前,有个印度国王有一个很能干的丞相,每当有大事发生,他都会先请教这位丞相。国王与丞相有一个共同的嗜好———打猎。国王每次打猎时,只有丞相相伴。有一次,国王在检查猎器时不小心被猎器割断了一截拇指。他赶忙询问丞相:"我的拇指被割了一段,好不好?""好,国王陛下。"国王听后,满腔怒气,认为丞相落井下石,便下令将丞相关起来。国王对关在牢房的丞相说:"现在你被关在牢房里,好不好?""好。很好!"国王被他气坏了:"既然你认为好,便在这儿住几天吧!"过了两天,国王的"打猎欲望"发作,很想出去打猎,但又碍于面子,不想释放丞相,只好  相似文献   

16.
史晓雷 《百科知识》2012,(11):48-49
正我们先来看一幅画(图1),不知道大家能否猜到这位坐在凳上俯身的女子是在做什么?或许要给你几分钟的时间去琢磨,结果也许会令人失望,你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位画师究竟是要表现什么呢?你也可以拿着这幅画问问身边的朋友,估计极少有人知道画上这位女子是在干什么。当然,这没有什么可以惊诧的,因为这幅画所描绘的场景我们极少能看到了。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漫画家于昌伟老师相遇,他送给我一幅生肖漫画。漫画中鸡妈妈和小鸡在一起捉虫,并配上了俏皮的语言,极其生动。从那一刻起,我便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漫画。于老师曾说:"只有爱漫画才能画好漫画。""画画讲究的是功夫,要练就一身好功夫,就得多练。哪怕每天只画一个人物,只要能坚持,就会有收获。"我爱漫画,真的也能画好吗?好奇的我拿起画笔,坚  相似文献   

18.
李玉柱 《知识窗》2010,(9X):1-1
<正>我工作过的学校里,有面墙上写过这样一幅大标语:"知识改变命运,读书铸就前程。"这句标语写得很实在,但我却觉得境界不够高,只是让学生站在个  相似文献   

19.
汪去 《知识窗》2011,(12):30-30
“嗡嗡嗡,嗡嗡嗡……”调成振动的手机在抽屉里动个不停,萨金特皱了皱眉头,拿出来一看.又是那个陌生的号码,今天已经打来两次了。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22,(5):36-37
在央视系列纪录片《吾家吾国》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引人关注.影片里,这位98岁高龄的院士指着自家客厅墙上的一幅牡丹国画说:"这幅画就是我一生的写照,(从)石头里生出牡丹,象征着(我)在艰苦的环境中出了成绩,而为牡丹提供养分的是石头周边的土壤,说明我的成绩不属于我个人,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