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判断涉及诸多因素,是发明实质审查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发明构思是判断创造性的内在依据和标尺,应当贯穿审查过程的始终,以便从整体上客观地对发明进行考量和判断,保证审查思路清晰,走向明确、准确,本文从继续审查概念与发明构思内涵出发,结合审查实践案例,浅析在继续审查中应当立足发明构思以便保持对发明整体清醒认知,避免被意见陈述书中的争辩意见带偏,以期有助于提高审查效能。  相似文献   

2.
发明是否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是判断发明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审查过程的难点。本文选取三个高院判例,从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的判断、以及不同描述方式的技术效果的比较等方面阐述了化学领域如何判断发明是否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强调证据在判断发明是否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并基于确定的技术问题判断发明是否显而易见,对于创造性结论的判断有着重要的影响。实际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往往难以根据某些区别特征给出准确的"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结合两个实际案例,从单个区别和多个区别两种情况入手,分析探讨了在说明书未明确记载区别特征的技术效果时,如何正确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为在审查过程中遇到确定"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难点提供有效途径,保证创造性的评价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着重分析了技术效果在高分子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判断中所起的作用,介绍了美、欧、日在创造性判断中对技术效果的相关规定,为高分子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审查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审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包含方法特征的产品权利要求,对于此类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判断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结合一个案例的创造性审查过程,思考和比较了产品权利要求中制备方法所起作用存在的两种观点,从技术层面对该类型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判断过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制备方法对产品结构实际限定作用的判断和认定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专利的授权以及有效性而言,创造性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在专利审查以及权利权的确权程序中涉及的权利要求中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是否为公知常识经常是各方争议的焦点之一。发明构思作为理解发明,重塑发明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审查和确权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大力的提倡。从发明构思整体技术方案中去分析和认定公知常识,是保证公知常识的判断不出现偏差,发明创造性的显而易见性能够得到准确判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更有效的分类办法,实现创造性的类别化判断,应引入发明构思原则,基于发明构思实现创造性类别化判断。该类别化方法可以更好解释已有的分类框架,与创造性整体判断要求相吻合,能够有效提高实践中创造性审查的质效。  相似文献   

8.
在专利实践中,因专利审查三步法内在局限性及审查员个人原因等多种因素,导致问题专利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控制。肇始于美国专利法的发明构思方法在专利审查中有其独特功效,对增加审查客观性有积极作用。为有效控制及扼制问题专利,基于发明构思的方法和视角,申请人应当在申请文件的撰写中体现发明构思,讲好自己的发明故事;审查员在阅读完申请文件后应遵循发明构思原则,对技术方案进行整体性判断,并以此为基点确定现有技术、区别技术特征以及技术效果,以推动创造性判断的客观性,从源头上遏制问题专利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在发明专利审查有关创造性评述的三步法中,最容易出现争议的地方就是第三步,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出发,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要确定的是现有技术整体是否存在某种技术启示,即现有技术中是否给出将区别技术特征应用到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以解决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尽管审查指南中给出了认为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启示的三种情况,但在实际案件的审查中这仍然会成为审查员与申请人之间争议的焦点,审查员、代理人或申请人对于技术启示的判断往往会产生分歧,经常会出现将某个独立特征的功能作为创造性判断中对整体技术方案的启示,而探讨产生上述观点分歧的原因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通过实际审查中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对现有技术是否给出了技术启示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是创造性判断的核心和难点。为了能够实现客观、准确地评价创造性,本文从审查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出发,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两方面,深入分析了创造性判断中为何以及如何对现有技术进行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11.
在2006年修订的新审查指南中确立了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基准。审查基准一词沿用了旧审查指南判断新颖性、创造性的说法,将判断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否属于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与判断新颖性、创造性放在同样的高度上。该审查基准的确立的目的,就是拨开笼罩在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上空挥之不去的智力活动规则的疑云,明确什么样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是专利法保护的客体,可以进入到后续的评价新颖性、判断性的审查阶段。也就是给公众、申请人、审查员、代理人对某个发明是否应当申请专利、能否被授予专利权以更加明确的心理预期。为实现此目的,新审查指南开出的“药方”就是两步三类判断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提取物发明专利的审查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对提取方法发明的创造性的判断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于统一该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标准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判断技术启示的基础,在创造性审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案例重点探讨了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存在的几个误区,探讨分析不同情形下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确定方法,旨在为创造性评判提出更为客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组针对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与非显而易见性的关系,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比较研究得出以下观点: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不是创造性判断的单独因素,而是通过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技术启示的确定,蕴含于非显而易见性的判断过程中,或在非显而易见性判断后,修正创造性判断结论。在不同的案件中,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技术进步的程度有高低之分,其对创造性判断结论的影响要综合评价。当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越来越显而易见,则发明欲具备创造性所需的技术进步也应随之提高,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前者在创造性的整体判断中所占权重更大。发明的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产生质变,重点需要判断其与现有技术已知性能的相关性。在"量"上优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尚不足以证明预料不到,还应当结合相关背景技术和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确定该效果是否超出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专利的权利要求按照性质划分,有两种基本类型,即产品权利要求和方法权利要求.《审查指南》中规定,方法权利要求适用于方法发明,通常应当用工艺过程、操作条件、步骤或流程等技术特征来描述.但是,申请人在撰写方法权利要求时,往往会在权利要求中加入涉及到原材料、操作装置或设备、适用对象等与产品相关的技术特征.这些产品特征对方法权利要求是否具有限定作用,如果具有限定作用,那么如何来判断,尤其是在评价方法权利要求的新颖性和创造性时如何判断其限定作用,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给广大申请人带来了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16.
非技术特征是涉及专利法排除主题的非发明的特征。通过两个法院判决发现,目前对于包含有非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是不是技术方案的判断,虽然都采用了技术手段、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的三要素判断方法,但仍然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通过研究欧美的审查实践提出了含有非技术特征的权利要求的判断与审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使用参数特征来限定产品是权利要求撰写中常见的方式之一,在实质审查过程中,判定参数特征对于产品权利要求的新创性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难点之一,在此基础上,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合理分析理解性能/效果类参数特征与产品结构和/或组成之间的关联,是性能/效果类参数限定的产品权利要求实质审查中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具体的实审案件为例,分享审查员的审查思路,对这类案件的新创性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性评判为主线"是我国专利审查的基本要求,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的确定对创造性审查中: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取是否准确、发明实际解决技术问题的确定是否正确、以及现有技术是否存在结合启示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其直接关系到案件走向的正确与否,本文以《专利审查指南(2010)》为基础,对创造性审查中涉及到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效果的判断做出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进行探讨,希望对相关主体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技术问题在创造性的评判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紧扣创造性审查实际操作层面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结合一个具体案例,提出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的一些思考,详细分析了当一个区别特征达到多个技术效果时,如何客观确定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结出还原发明时,基于现有技术的发展趋势确定出符合技术发展脉络的技术问题的操作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法律思维和技术判断两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发明创造性评判过程中法律思维运用的实质和技术判断的过程,并进一步从创造性评判过程中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择、公知常识的认定和本领域技术人员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两者之间的结合,以从法理层面上规范审查思维,从技术层面上强化技术认知,从而使得对发明智慧贡献的判断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