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智慧养老现状,构建"互联网+"智慧养老管理系统创新模式,主要包含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养老服务业系统以及养老服务操作应用层系统.其中,养老服务业系统可分为3个部分:智能防范走失系统(失智老人)、智能睡眠感应系统(亚健康老人)、智能管家服务系统(健康老人).并提出智慧养老管理系统创新模式下商业模式及智慧养老服务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产业更是飞速发展,现在我国的养老方式基本上分为居家养老和养老院两种模式。但是目前养老院床位紧缺,高昂的服务费用,以及老人更喜欢在家养老,使得居家养老越来越受老人及其子女的欢迎,因此诞生了许多家用智能养老设备,如智能地板、智能床、智能沙发、智能马桶、智能手环等。本文将针对现代老人需求,提出一个更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系统——智慧养老系统。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3)
目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等关键问题慢慢涌现出来,针对老人对于这一具有特殊人群,记忆力差,行动不方便,单独在家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智能药柜的设计建立了基于Android、储存和药物检测试剂盒真空处理、药箱遥控器、储存药物信息,制定卫生和康复每周等功能分类的语音播报系统,并与老人护理相结合,不仅解决了老人用药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和保证了老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吴越 《科技创业月刊》2012,(11):148-149
我国养老问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家庭成员虽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顾资源,但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的照顾功能因"空巢"的现实逐渐弱化,因此社区养老这种新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对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资料研究,了解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状况,发现目前空巢老人社区养老的优势与必然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空巢老人社区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子技术和机械装置设计智能除湿机器人,来实现家居环境清扫,除湿等工作的智能一体化。机器人以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DHT11和LCD1602液晶显示器、ADC0804电压采集芯片及制冷芯片TEC1-12706来实现机器人的自主行走模,温湿度感应,电量监测显示和物理除湿功能。另外,为了让智能除湿扫地机器人更好的实现自主功能,机器人还添加了自动回充模块,其主要是通过红外发射管IR5308C的红外大覆盖面积,使得单片机通过接收接收管HL-A838的信息,计算接受角从而达到正确寻找充电口的目的。该智能除湿扫地机器人方便、实用,尤其在华南地区出现"回南天"现象时,其更好的发挥作用,是一款能够应用于一般家庭、酒店的小家电产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的情况下,社区养老成为主流养老模式。然而,现有的社区养老模式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也无法顾及老人晚年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旨在通过阐明在我国特有的"未富先老"的老龄化国情下,老人们养老的现状,并指出我国现有养老体系存在的弊端,最后探索社区养老服务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物联网的建设加速了各行业的协同,创造出新的价值,但仅依靠网络空间的数据处理还不足以发掘其最大潜能。因此,在现实世界提供高级服务的领域中,能在实体空间中进行物理运动并与外界交互的"机器人技术"体现了重要的存在价值。比如,家用智能清洁机器人的主要作用是替代人工从事家庭环境的清洁工作。它集自动清洁技术和智能设计于一体,一般通过刷扫、吸尘、擦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8,(10):47-47
EL-E还不能成为你的机器人管家,但是它已经能胜任帮你取各种物品的工作了。美国乔治亚技术学院康复机器人实验室的主任查理·坎普设计了一种新式机器人,它能帮助老人或者因受伤而困在轮椅上的人拿来各种物品。  相似文献   

9.
当下,传统的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养老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但智慧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下,"独居老人"健康检测与救援系统以关爱老人身体健康与检测突发事件和突发疾病为目标,在日常生活,智能手环对老人的心率及血氧进行记录,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实时检测老人身体健康。当老人独自在家时,不小心摔倒或者突发疾病时,能够准确及时通知儿女或者医疗机构,通过授权远程对门进行开锁,能够保证老人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狄泊诺 (水平思考法大师 ,身兼英国牛津、伦敦、剑桥及美国哈佛四所大学教授 )在其著作和演讲中经常提到一个关于思考方法的故事。一位老人欠下了高利贷老板的巨款。贪婪的老板看上了老人的妙龄女儿。一天 ,老板通知老人和他的女儿去他的花园。在花园里 ,老板对这对父女说 :“让命运来决定你们的未来吧。”他随意从地上捡了两粒石子 ,放进早已预备好的一个盒子里 ,然后对老人的女儿说 :“你从盒子里摸一颗石子 ,如果是白色的 ,你就嫁给我 ,你父亲的债也一笔勾销 ;如果是黑色的 ,那么债也不用还 ,你还会得到自由 ;如果你拒绝挑石子 ,我会状告…  相似文献   

11.
漫游2050     
正一天,我从床上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发现家里的一切都变了。这时,一个机器人缓缓朝我走来,对我说:"小主人,该吃早饭了。"此时我还没反应过来,就猛然看见墙上的智能钟表显示着:2050年9月5日7点——原来我已经来到了2050年。下床后,我看见房间的门自动打开了,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在,我们每到一次节日就要要办一次特定主题的手抄黑板报,特别麻烦。所以,我想设计一种神奇的智能手抄黑板报。比如,春节前,我们需要办一个春节主题的手抄报。在智能手抄黑板报的旁边有一个小屏幕,只要我们在上面写上"春节"两字,春节主题的手抄报就会立刻画出来。假如你觉得颜色不够鲜艳,你可以点击蓝色的按钮,屏幕上就会在黑板上显示出手抄报,再点击"颜色",屏幕上就会出现五彩缤纷的颜色。你想要什么颜色,点击一下,然后点击你想换颜色的地方,就可以让这个黑板报  相似文献   

13.
废旧的手机还有什么用么?我们当然知道街上总会有些收购废旧手机的人,但是何不利用它来给自己找点乐子呢。比如,做一个会满街跑的机器人。你可以在办公室里突然把它拿出来,假装是个蟑螂,吓唬胆小的女生。你还可以专门做一个给自己的孩子作为礼物,前提是你家的小孩儿年龄已经足够大,已经过了见到什么都想拿来吃几口的岁数,因为这个机器人真的很小,而且它完全不具备智能,没有聪明到自己会喊救命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小毛是上海一位居家养老服务员,她所属的小区是所在街道中最"老"的小区,962户家庭中,就有200多户纯老人家庭。几年前,政府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购买服务,为经济困难、自理困难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在上海,八成老人青睐这个"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像小毛一样的居家养老服务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沈阳市全面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全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沈阳周边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市里,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老人。针对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本文以沈阳市农村为例,认真研究沈阳市周边农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一种适合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提出真正解决沈阳市周边农村养老保障"老、大、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3,(10):144-144
<正>今日视点2011年,我们关注智能手机;2012年,平板电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而今年又将是什么引领潮流呢?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在美国,大多数人并没有佩戴手表或腕表的习惯,不过近期一些电器制造商表示,马上你就会愿意每天戴着一只"手表",因为它将不仅仅是一个报时器,而更像是一个智能手机。在过去的一年里,索尼和Pebble都发布了一些称为"智能手表"的新型设备,因为它们不仅可以报时,还拥有了智能手机的一些功能。比如Pebble智能手表,它能够与iPhone等手机同步,显示来电、短信、社交网络提醒等信息。  相似文献   

17.
正其实,如何养老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在中国古代,除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先秦时期的《礼记·王制》记载:50岁以上的老人可供给细粮;汉代的《王杖诏令册》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代《唐大诏令集》规定老人可安排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代已出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种养老机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当前养老机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依托"互联网+"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和管理,同时实施"医养结合+社工介入"的融合服务方案,构建了失智老人新型机构养老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养老机构的不足,以满足养老机构中失智老人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9.
去年,在南京绿博园举办的"第七届南京农业嘉年华"开幕式上,现代农业馆内展示的"摘黄瓜机器人"、"施药机器人"吸引了大量民众。"摘黄瓜机器人"有一双"大眼睛"和一支灵活的机械手臂,它不仅能在15秒内完成黄瓜的采摘工作,还能自己辨别黄瓜的成熟度,只采摘那些个大饱满的黄瓜。另一台智能施药机器人,能利用自己的"眼睛"(机器视觉)获取农作物的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还没搞清楚自己的脑子在想些什么时,未来机器人却能轻松"看透"你,简直比你自己都更了解你。读脑绘图像:拷贝记忆不是梦多伦多斯卡伯勒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一种读心术,通过扫描你的大脑来展现你脑海中想象的图像。按照实验,这种读心术几乎万无一失。完成这项任务的是一种读心机器人,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人工智能程序,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