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一条"鱼肚子里的黑膜有毒"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流传。消息称:鱼的腹腔两侧有一层黑色膜衣,内含大量类脂质及粗腰、溶菌酶,有"腥毒",千万不能吃,吃了会有害健康。多数家庭吃鱼时,并不会关注到鱼肚子里的这层黑膜。这层黑膜真的有毒吗?鱼肉富含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价值极高,味道鲜美。做鱼时,当我们用刀剖开鱼肚子,就会看到内脏和腹腔,而在腹腔上,往往还有一层黑色的膜。它到底是什么?对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水产  相似文献   

2.
到北京吃烤鸭,到天津吃包子,到沈阳吃什么呢?有朋友说,去吃"专利鱼"吧!鉴于近年来不少商家都拿专利大做文章,"挂羊头卖狗肉",记者对这条"专利鱼"半信半疑。走进挂着醒目的写着"中国发明专利"招牌的沈阳美宣烤鱼食都,面对味道独特的鲜美烤鱼,与众不同的烤制流程、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发明人杭宝良、林亚力耐心细致地进行了专业讲解——事实证明了一切。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类会喂奶的动物叫哺乳动物。这类动物妈妈会用乳汁喂养自己的宝宝,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其实,还有不少动物会喂"奶"。除了动物妈妈,还有不少动物爸爸,甚至动物宝宝也不甘落后,当起了"奶妈"。鸽子和神仙鱼你见过会喂奶的鸟、会喂奶的鱼吗?如果你想见,不用跑到天涯海角去找这些稀奇的动物,只要去附近的宠物店就能看到。刚出壳的小鸽子还不能吃粮食,鸽子妈妈会产生鸽乳喂给小鸽子。而且不光鸽  相似文献   

4.
韦健 《今日科苑》2012,(14):98-99
立秋是什么时候?立秋养生吃什么?8月7日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立秋也是标志着秋天的开始,天气也渐渐变得凉爽起来。但是依旧会有"秋老虎"来犯。那么,立秋节气究竟该如何养生呢?中医专家建议,立秋养生一定要注意祛暑养肺护肝,这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人爱吃鱼、会吃鱼,民间有年年有鱼、鲤鱼跳龙门的说法,因此逢年过节更是必吃鱼。但是民间有另一种说法是"鲤鱼毒性大",这到底怎么回事呢?鲤鱼在物种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它的亲戚包括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以及鲫鱼、武昌鱼、翘嘴鲌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草腥味  相似文献   

6.
他刚出生,食量就大得惊人. 断了奶,这孩子的食量还是很大.妈妈总是敷衍说,孩子是在"疯长".孩子大点儿了,只要是能抓到手里的东西,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被填进了他的嘴里.妈妈总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是用嘴感知世界,长大就好了.不久,小孩儿会说话了,他学会的第一个宇就是"吃",满嘴都是"吃汽车?吃球?吃小狗?"之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您会吃药吗?是人皆会生病,生了病就要吃药。吃药谁还不会?但细细想来,生病了该吃什么药?什么时间吃、吃多少、如何吃、吃药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凡此种种,并非人人都明白。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美国纽约市卫生局"叫停"华人吃蟹黄,因为其中含有很多化学污染物,不利于人体健康。再过一个多月,国内的螃蟹就要大批上市,面对螃蟹黄,我们吃还是不吃呢?吃或不吃,需要权衡鱼、虾、蟹等水产品确实会从水体中富集污染物,其中最典型的是甲基汞、镉、多氯联苯、二恶英等。尽管污染物对健康不利,但这些水产品是  相似文献   

9.
有首歌谣说:“吃鱼的女士更漂亮,吃鱼的先生更健壮,吃鱼的孩童更聪明,吃鱼的民族更兴旺。”这四句话虽然是从水产与食品部门流传开去,却是道出了一个真理,即吃鱼能增强人民体质。为什么?因为鱼肉中含有蛋白质较高约占20%一30%,而脂肪含量较低,约占  相似文献   

10.
正网上关于鱼的记忆有一段特别"感人"的话: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7秒,7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如果把"鱼的记忆有7秒"当成一个科学结论,那么疑问就来了:记忆能力可以被精确到秒吗?如果鱼的平均记忆有7秒,那么一些笨鱼的记忆岂不是只有两三秒?当这些笨鱼咬了一口食物以后,岂不是瞬间忘记嘴里含着的东西是什么?记忆力至少有3个月众多关于鱼类记忆的研究都表明,鱼的记忆远不止7秒。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金鱼的  相似文献   

11.
开心剧场     
1.一起买锅盔吃,某男的上前:老板,来两个钢盔!(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2.班上有个同学叫黄家健,某天上课没到,老师进教室后见他座位空着,就问了一句:"黄家健人呢?"全班大笑,以后都叫他黄家贱人。3.朋友小孩半岁了,打电话去关心,寒暄了两句后,我来了一句:你的小孩现在是吃人奶还是你的奶?  相似文献   

12.
正如果你是一个"吃货",穿越到古代的话,会发现自己没什么能吃的,因为很多现在常见的食物,大多数在古代都没有,那么不同朝代的古人都能吃什么呢?新石器时代:祖先开始蒸饭了1973年,考古人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120吨人工栽培的谷物,这些粮食主要由籼米和粳稻组成。在北方,吃米的历史同样悠久。《史记·夏本纪》中就有在黄河中下游种植水稻的记载。  相似文献   

13.
正你是否听说过,现在有些葡萄干是用"速干剂"催出来的?听起来有点吓人,难道葡萄干不是直接晒出来的,也要用添加剂吗?于是很多人在微信上吐槽:吃葡萄干风险太大啦,小伙伴们快回去搓一搓买来的葡萄干,如果搓过的葡萄干在褶皱的地方出现白边,那就是用了"速干剂"的。这种让葡萄迅速干燥的"神奇物质"到底是什么?吃这种"速干的葡萄干",真的会吃出什么毛病吗?你在担心一种用了40年的东西?如果你吃葡萄时细心一点,你应该会注意到,有些葡萄的表皮上有一层白白的"霜"。这种霜并不是农药残留或长霉,而是葡萄表面天然的蜡质。科学家通过先进的仪器测定得知,这些蜡质  相似文献   

14.
“味精”,大家都很熟悉。在汤中加些味精,鲜美可口。但味精是什么东西做的?吃了有什么作用?吃时应注意些什么?大家不一定很熟悉,甚至可能存在一些误解。例如有人说多吃味精有毒,每人每天不能超过0.3克,或者说生产味精要用盐酸,人吃了要烂肚肠等等。味精的学名是  相似文献   

15.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憧憬的未来仿佛不仅仅是多极化、虚拟化之类概念,更多的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食品问题。基因动物奶、植物香肠、无胆固醇酥饼、维生素冷拼、人造三文鱼、纤维肉……这是科学家们为21世纪人类拟定的食谱中的一部分。21世纪,人类到底吃什么?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众》2011,(Z1):38-38
猫喜欢吃鱼,狗喜欢吃肉,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小常识。其实,猫不只吃鱼,有时候还会吃草,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正月鱼各鳍均为红色。而同属月鱼目的"皇带鱼"则仿佛是拉长版的月鱼惊人的发现美国国家大气和海洋管理局的研究团队在太平洋海域捕获一尾大鱼,它简直如尼斯湖水怪般令人难以置信:它竟然是"温血"的!还有什么能比这更惊人的呢?科学界一般将脊椎动物分为两大类,其中鸟类与哺乳类是"温血"动物,其体温不因外界温度的高低而有所改变;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则是"冷血"动物,这些动物的体温随外  相似文献   

18.
鲁石 《科学生活》2008,(6):43-43
众所周知,鱼肉含多种蛋白质和矿物质(如锌、硒和碘等),能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是免疫系统建立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为了使小宝宝既健康又聪明,年轻的爸爸妈妈在给婴幼儿准备食物时,往往会特别关注营养的摄取,因此,鱼汤、鱼肉松、鱼肝油等成了必需品。可是,哪一个年龄段可以开始吃鱼?哪类鱼适合婴幼儿吃?却有科学讲究。不久前,外国科学家曾以3个亚洲家庭的婴幼儿为主要对象作了一项研究,这些婴幼儿的年龄均在15个月至2岁之间。要求家长每天给孩子吃一次鱼粥,60天后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体内的汞(水银)含量均高出对照组孩子正常水平的5倍。而在其他地区的此类研究,也显  相似文献   

19.
<正>1变聪明抗老化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证实,"吃鱼"除了可以变聪明,还可以"防止老化"。这项研究针对4000位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经过6年多的心智状况和饮食习惯长期追踪发现,鱼吃得越多的老人家脑力衰退得越慢;这些老年人只要一个星期至少吃一次鱼,持续一年下来,会比那些不爱吃鱼的老人家智力少衰退10%—13%,相当于年轻3—4岁。研究人员将此结果归功于鱼肉中所富含的ω—3脂肪酸,认为ω—3脂肪酸可以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防止老化。不管是孩童、成人或是老人,多吃鱼对于帮助脑部神经的发育和维持脑部神经健康都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周末,小璐和小诺一起去了海洋馆,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脚步,一起去了解一下海洋馆的"常住居民"吧。它们有什么奇特之处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呢?笑脸盈盈的蝠鲼海洋馆里的生物虽然多,神奇动物最能吸引小璐的目光。第一个吸引着小璐流连忘返的是蝠鲼。蝠鲼别名不少——魔鬼鱼、老板鱼。什么?魔鬼鱼?别被它的名字吓到,这个别名和它的身材有关,而不是指它的性格暴虐,蝠鲼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