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案例】 近日,我给学生听写了一些成语,其中有“金碧辉煌”这个词。批改之后,发现全班40个学生中有四五个学生把“金碧辉煌”写成了“金壁辉煌”。我也没当回事,就让他们订正两遍给我看。结果有一个学生,订正后还是写成了“金壁辉煌”。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把“象”写成“向”,“纸”写成“(纟氐)”,这已是第六次写错了。我便把他找来当面订正。只见他拿到本子后不加思索,很快就订正好了,并且很正确。我奇怪地问他:“你为什么会订正而用时却错呢?”他很干脆地回答:“这些字差不多,反正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这个错了,一定是那个!”学生的回答,固然说明了他  相似文献   

3.
为学生感动     
做教师几十年中,有很多时候,有很多学生常常让我感动,也让我不由得更加喜欢我的学生,更加投入地关爱每个孩子。静静地回想起来,让我感动的有时不过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然而,品味其中,几多温馨萦绕在心间。这样的学生在每一个教师身边,这样的事也许每个学校每天都在发生。不信你看:  课间,我在批改课堂作业,一个小小的女生悄无声息地来到我身边,麻利地把每个本子翻开,顺次递给我。我说:“你出去玩吧。”小女生说:“我来帮您,可以批快点。”等到全部批完了,小女生又把本子分成整齐的两份,一份全对的,一份是需要订正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小学生,算错数学题是经常发生的事。遇上这种情况,我们做老师的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打上一个大大的“×”,写上“订正”两字了事,往往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同是错算,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出错缘由。面对错题,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然后针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指导订正。  相似文献   

5.
以前我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对的都打“√”,错的均打“×”。此法弊端有二:一是学生不知错因,订正时浪费时间,浪费笔墨!(如有一学生因抄错题目而做错,他以为是粗心而错,只顾订正,不查错因,连续订正八次都没有改好,最后经教师点拨方知错因);二是:不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最近我采用五种记号法,学生普  相似文献   

6.
在批改学生的教学作业时,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普遍的处理方式是在错题上打个“×”号,让学生自行订正,或者是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我在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打破常规的订正方式,作了一点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每次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先不急于批改而是先浏览一下每个学生的整篇作业,只要发现作业中有错  相似文献   

7.
从教育角度看,“订正”是从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缜密思考、严格要求自己的良好习惯,从而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严肃认真的思想作风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进行订正呢?老师什么时候要求学生订正呢?这里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需要科学地加以回答和解释。前一段时间我到杨思中学听课,他们的教学,特别是他们的订正教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引发了我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随镇教办视导组到某小学检查工作,在查阅学生数学课堂作业本时,发现程老师批改学生作业非常认真、仔细,要求严格,凡是学生做错的习题,她都一律要求订正,她对错题订正的方法很有独特之处:先要学生自己当“医生”,分析“病因”后再订正。如计算: 学生先在作业错处划上“~~”,然后写出错题原因:用5乘4得20,应该写0进2,而我口诀错了,写成了进3。订正:竖式计算(略) 再如:课本练习二十五应用题(8):一个农具厂制造抽水机。每台用钢材113千克,124台共用钢  相似文献   

9.
一次,我让学生用“激励”一词造句。一位学生是这样造的:“昨天,我在广播里听到了中国足球队以二比○战胜日本队的好消息,我激励得哭了。”这显然是个病句,主要错在他不理解“激励”的词意。我要求他在理解“激励”一词意思的基础上,学习书上例句,进行订正。不料,他把订正好的句子给我看,竟是另造的一个新句。虽然造得不错,但我没有让他“过关”。  相似文献   

10.
我们     
《现代教学》2013,(3):80-80
作业能够体现出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业水平,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也是关注学生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突破口。教师应科学地设计作业,规范作业流程,帮助学生正确订正作业和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作业效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减负增效”。本期,我们介绍上海市曹杨中学开展的为期四年的“班级授课制下的个别化订正方式”研究实践,  相似文献   

11.
宋非 《江苏教育》2001,(17):16-16
“作业为什么不订正?”我一把抓住想从我身后溜走的晓洋生气地问。  相似文献   

12.
订正与作文是什么关系?非“混搭”而是“标配”。但是,实际作文教学中,将订正与作文的关系视为“混搭”的却大有人在。笔者认为,实现作文“标配”订正,需要在强化学生的“成品”意识、培养学生的订正习惯、教会学生作文订正方法、改革作文教学常规上做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午休的时间,我坐在教室里批改学生订正的作业。有学生过来举报,小张同学在抄答案。于是,我将小张叫到跟前,问道:“你抄同学答案了?”  相似文献   

14.
叙事一本学期我参与研究的课题是《培养三年级学生纠错能力方法的研究》,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尝试一:在每个班级安排了五位改错小组长,负责督促本组学生订正每天的大笔记本和练习册中的错题。每次纠错之前,我都先订正改错组长作业中的错题,再让其订正组员作业中的错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取  相似文献   

15.
期中考试后,读一年级的孩子拿出语文试卷让我签字。我发现有两道看图写字题,原本是可以得分的。第一题,儿子面对画面上正在给小树苗浇水的男孩写道:“哥哥在种树。”结果被老师判为错。题下订正为“哥哥在浇水”。第二题,儿子面对画面上大片成熟的麦子和两个正在捉蝴蝶的小孩写道:“庄稼丰收   了。”结果又是错,题下订正为“小朋友捉蝴蝶”。  我把儿子叫到身边,问:“你的答案是正确的,为什么没有得分?”儿子说:“老师说,不是标准答案。”在儿子眼里,老师是绝对正确的。我并不在乎儿子一次考试成绩,但一个标准答案,使…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三个维度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第一学段要求800-10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要求18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5-6年级)则达到2500个左右。对于这样的目标,每个语文老师都会采取一定量的默写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生字,而几乎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每次默写都会有同学错误?为什么有些同学错了订正后下次还会错?  相似文献   

17.
一、直面课堂,错题订正的现状透视 方式1:直接订正式.学生在订正时,不是先从自己原先做的过程中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 方式2:反复订正式.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遍、第四遍才订正对. 方式3:投机取巧式.部分学生在订正判断题及选择题时,只是根据老师的批改结果进行推理来订正,如,原来判“对”的,现在就订正为“错”;原来是判“错”的,现在就订正为“对”;原来选择“A”是错误的,现在就从其他选项中再选一个.  相似文献   

18.
    
“叮呤呤……”乳白色的高跟皮鞋急促而又有力地敲击着地面,“笃、笃、笃……”没等上课铃打完,燕老师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严厉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在座的同学,不用说也知道,燕老师今天又要批评谁了。“今天我们二〈3〉班发生了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昨天我把作业本发给大家订正,今天本子收上来我看了几本,大部分同学很听话,订正得很好。但是有极个别的同学……”燕老师的目光像利剑一样停在尤小强身上不动了,“尤小强!站起来。”  相似文献   

19.
问题的产生: “这道题讲了N遍还是错?简直服了他们了!”;“这道题就改了几个数据怎么就不会做了呢?真不知道现在的学生怎么了!”……办公室里经常能听到老师们这样抱怨。和大家一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我想:有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有效的作业订正,作业的订正情况直接反映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我不禁反思:学生的数学作业到底该如何订正才能真正有效?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算错数学题是经常的事。遇上这种情况老师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地打上一个大大的“×”,往往难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为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出错缘由。面对错题,我们应该平心静气地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什么,然后针对每个同学的具体情况指导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