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再春 《成才之路》2010,(15):46-46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不少与之不相适应的情况。如语文课堂教学无生气、呆板,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等。如何真正调动学生使之积极自觉、主动地学习,成为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想真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语文教学必须敢于“放”。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并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语文教学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语文素质教育的方向。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的:备课时,既重知识,又重学生。教学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确定了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主导思想。教学最终目的要让学生会学,教师的讲解、点拨要灵活,巧妙安排“学”的机会,提高“学”的效益。教学对象千差万别,因此…  相似文献   

3.
卢有刚 《甘肃教育》2009,(13):25-25
互动教学法是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我要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互动”教学法能体现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做到全面的“互动”,又从哪些方面进行“互动”呢?  相似文献   

4.
优化地理教学,是指在地理教与学这个双边互动过程中,运用合理的方法,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本综合考虑了中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从教学过程和课堂气氛两方面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别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建议。对学生而言,使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地理知识真正弄懂、弄通,并能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教师而言,使教师能够结合具体条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由于语文教材的局限及教学中形而上学的泛滥,出现了“教不得法”等一系列问题;而语文教学任务繁重,如果教师教学不得法容易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这样,“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成为广大中学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借助电视、幻灯、录音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其参与意识,收到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晓媚 《陕西教育》2011,(10):55-55
在教学中我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学生:“老师。我不喜欢语文。”“老师,我不爱上语文课。”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从心底喜欢学语文呢  相似文献   

7.
在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引导学生“学”;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授人之鱼,只食一餐,授人之渔,却终身受用。”教师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使他们在广阔空间中学会调适自己,适应社会,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试图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教要服务于学。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已被人们所共识。在教学中。只有依“学”施“教”,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结合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9.
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近两年高考语文试题已明确指向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复习备考首先必须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决不是什么唱高调、赶时髦,而是实实在在的高考现实。这里有一个转变认识的问题。如果我们还是用老眼光看新问题,仍然将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内,走不出课堂,走不出传统教学与备考的樊篱,那么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就注定要吃亏。因此,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其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45分钟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笔者在近一年的初中语文实验教学中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1.
丁波 《成才之路》2009,(32):6-6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要实旌素质教育.就必须根据学科的特点,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中.使语言文字的训练素质化,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让孩子走出应试教育的“深山”,还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以下是我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主要工作。而能上好作文课,更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要让学生“乐”写。如何才能使学生喜爱写作,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实验,大胆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创设情景,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相似文献   

14.
实现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在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上必须进行转变,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积极性,“思维”积极性,“手口”积极性,使学生眼、耳、手、口、脑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正在全国分步实施、有序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开始出现了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爱学语文,课堂气氛活跃的可喜局面。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要想使语文课程改革朝着既定目标健康发展,要想使语文教学走出“费时多而收效微”的低谷,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 ,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 ,把小学语文教学同提高学生的素质结合起来 ,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 ,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关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是低年级语文素质教育的前提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包含很多非智力因素 ,他们的学习直接与他们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相联系。有些学生学习差 ,不是智力低下 ,而是非智力因素的…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满足求知渴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净化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尝试着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陶忠华 《云南教育》2001,(21):16-17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一直是小学语文学术界反思的焦点。怎样把小学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呢?我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一、小学语文本体观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人文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在小学阶段,语文应作为交际和获取知识的工具来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符合当前课改的要求,反映素质教育的理念呢?如何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自由空间,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激发与释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只有多学善思、不断求索,真正把新课改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得到以上问题的答案。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一点粗浅看法。一、让学生在“情境”中学“情境”教学是新课改提倡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能给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以图画情境展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就在生活中,给学生提供观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